- 年份
- 2024(6130)
- 2023(9084)
- 2022(7604)
- 2021(7137)
- 2020(5744)
- 2019(12426)
- 2018(12237)
- 2017(21813)
- 2016(12273)
- 2015(13536)
- 2014(12648)
- 2013(11301)
- 2012(9678)
- 2011(8530)
- 2010(8439)
- 2009(7695)
- 2008(6999)
- 2007(6029)
- 2006(4947)
- 2005(3936)
- 学科
- 济(34195)
- 经济(34153)
- 管理(30956)
- 业(26997)
- 企(21108)
- 企业(21108)
- 方法(15188)
- 数学(13592)
- 数学方法(13361)
- 农(11882)
- 中国(10839)
- 教学(10545)
- 财(9783)
- 贸(9348)
- 贸易(9345)
- 易(9111)
- 业经(8828)
- 理论(8323)
- 农业(8115)
- 学(7635)
- 教育(7234)
- 地方(6551)
- 环境(6550)
- 学法(6375)
- 教学法(6375)
- 技术(6239)
- 务(6233)
- 财务(6222)
- 财务管理(6214)
- 制(6155)
- 机构
- 学院(155414)
- 大学(154298)
- 管理(54682)
- 济(54086)
- 经济(52940)
- 理学(48564)
- 理学院(48006)
- 研究(46951)
- 管理学(46720)
- 管理学院(46489)
- 中国(32628)
- 科学(32101)
- 农(30649)
- 京(30003)
- 业大(27561)
- 农业(24676)
- 财(23670)
- 范(23231)
- 所(23118)
- 师范(22836)
- 中心(22044)
- 江(21960)
- 研究所(21555)
- 财经(19490)
- 技术(19153)
- 州(18111)
- 北京(17979)
- 经(17746)
- 师范大学(17635)
- 农业大学(17413)
- 基金
- 项目(112609)
- 科学(86382)
- 研究(81287)
- 基金(78148)
- 家(69842)
- 国家(69193)
- 科学基金(58613)
- 社会(49790)
- 社会科(47144)
- 社会科学(47133)
- 省(46393)
- 基金项目(42142)
- 教育(40796)
- 划(38640)
- 自然(38579)
- 自然科(37750)
- 自然科学(37737)
- 自然科学基金(37071)
- 编号(34170)
- 资助(30031)
- 成果(27332)
- 重点(25712)
- 创(24459)
- 课题(24274)
- 发(23863)
- 部(23329)
- 创新(22660)
- 大学(22334)
- 科研(22257)
- 年(21140)
共检索到21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华锦木
不同的语言关系要求不同的汉语教学模式,按照一定的语言关系调适汉语教学结构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语言接触影响下的语言关系现状和发展规模,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作出调整:利用语言借用成分、剖析语言结构混合现象、消除语言中介的影响、提高语言简化程度和语言转换速度,以此促进汉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调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调查表明,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汉语课程的设置、汉语第二课堂的开辟及汉语课改的推行等方面还急需完善。在推行进程中,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双语班 问题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姚小烈
"互联网+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基于信息对称的师生关系的重构和因此引发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领域,只有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创新少数民族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万春
语言接触现象十分复杂,语言接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制约着语言变化的方式、程度和方向。影响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方面,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汉语方言变化有其内部结构原因,但真正推动其变化的是社会文化力量,它的发展变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汉语方言接触的深度和广度的社会文化因素很多,以陕南方言作为语言接触的视点,归纳出制约或影响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方言变化 陕南方言 社会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学军
在语言教学中,口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并结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寻找一条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汉语教学水平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汉语口语教学 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汉语言的学习而获得汉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庄子》成语的分析,认为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生动形象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庄子》成语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人生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大方
对联在中国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言语模式。这种言语模式与汉语有多方面的完美体现,与汉民族思维特点、审美观念有深度的契合,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种言语模式,因其诗性特点和修辞手法的丰富多样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种言语模式因为相对简短优美、雅俗共赏、易于实践,具有创作性。因此,它能够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充当一种特殊的教学载体,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具有独特的方法论意义。通过以对联为载体的汉语教学,贯彻整体性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可以使少数民族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达到有效提升汉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对联 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丽萍
本文以汉语精读课堂教学为例,实施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结合,改变沿用已久的"词语讲解———课文串讲——课后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课文的学习与操练中,由此说明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平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玉丹 吴瑞林
本研究对新疆地区3种教育模式下的242所小学校长及六年级13785名学生进行多水平回归分析,研究学校教育资源因素对学生汉语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语幼儿园对双语班学生汉语成绩具有显著影响;(2)学生汉语成绩在学校间存在显著差异;(3)在学校教育资源方面,生均藏书数量、民考汉教师比例、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汉语成绩具有显著影响;(4)学校资源变量不仅对汉语成绩产生直接作用,并且通过学生个体水平变量对汉语成绩产生积极的或负向的影响。从结论中得到三点启示:(1)学前双语教育对学生汉语成绩存在显著影响,应加大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语言教学。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汉语词汇中有大量的文化词。其中汉语熟语数量众多,应用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便捷、有效、信息量最大的语言符号,成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汉语熟语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青
"去动机化"在语言学习动机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属于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去动机化"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不同因素对不同汉语学习水平和层次班级学生的影响。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疏导学生的焦虑情绪、完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细节入手,切实提高预科生汉语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
新疆 预科生 汉语学习 去动机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运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书写形式有误、语义理解有误、语义搭配不当、句法运用不当、语用范围不妥等。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对汉语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掌握不够;第三,对汉语成语使用语境了解不多;第四,成语工具书的误导等。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成语习得偏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范晓玲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材作为教育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一,它的质量不仅是教育过程中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的综合反映,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试图以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为切入口,依据一定的评估理论基础,对如何把握教材评估、确定教材评估标准、控制教材质量进行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海龙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应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观,建立职业汉语能力培养新机制。只有突破职业汉语能力的瓶颈,才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并使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导入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加强沟通、交融和团结的民族教育事业中,文化导入更具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应当积极克服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坚持文化导入的原则,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成功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为民族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关键词:
汉语 听说教学 文化导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时代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创新研究
“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族际接触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以新疆高校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为例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评《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
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字教学中的文化调适
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
新疆普通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以莎车县普通小学为例
三语教育视阈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与英语语言习得对比研究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