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2056)
- 2022(10761)
- 2021(10292)
- 2020(8604)
- 2019(19698)
- 2018(19792)
- 2017(37976)
- 2016(20798)
- 2015(23352)
- 2014(22935)
- 2013(22355)
- 2012(20343)
- 2011(18012)
- 2010(17615)
- 2009(16331)
- 2008(15386)
- 2007(13129)
- 2006(11132)
- 2005(9348)
- 学科
- 济(75517)
- 经济(75434)
- 管理(54951)
- 业(50951)
- 企(43405)
- 企业(43405)
- 方法(35043)
- 数学(29129)
- 数学方法(28744)
- 学(20971)
- 农(20818)
- 中国(19102)
- 业经(17876)
- 财(17587)
- 地方(16829)
- 理论(15623)
- 农业(13918)
- 和(13837)
- 贸(13172)
- 贸易(13163)
- 易(12699)
- 教育(12670)
- 环境(12288)
- 制(11958)
- 技术(11741)
- 务(11444)
- 财务(11379)
- 财务管理(11362)
- 企业财务(10644)
- 划(10430)
- 机构
- 大学(279288)
- 学院(278669)
- 管理(111234)
- 济(101330)
- 经济(98851)
- 理学(96800)
- 理学院(95678)
- 管理学(93907)
- 管理学院(93413)
- 研究(89456)
- 中国(64282)
- 京(59934)
- 科学(58940)
- 财(44836)
- 所(44210)
- 业大(43290)
- 农(43004)
- 研究所(40747)
- 中心(40732)
- 范(40049)
- 师范(39729)
- 江(39550)
- 北京(37701)
- 财经(36760)
- 农业(33431)
- 院(33355)
- 经(33276)
- 州(32988)
- 师范大学(32054)
- 技术(30606)
- 基金
- 项目(197498)
- 科学(153883)
- 研究(146482)
- 基金(140183)
- 家(121732)
- 国家(120662)
- 科学基金(103287)
- 社会(88933)
- 社会科(83903)
- 社会科学(83883)
- 省(78693)
- 基金项目(75656)
- 自然(68007)
- 教育(67574)
- 自然科(66327)
- 自然科学(66313)
- 划(65972)
- 自然科学基金(65082)
- 编号(62380)
- 资助(56916)
- 成果(50175)
- 重点(43911)
- 课题(42189)
- 部(42075)
- 发(41875)
- 创(40955)
- 项目编号(38336)
- 创新(37971)
- 科研(37840)
- 大学(36956)
共检索到39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萍 胡边
立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结合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指出语言学在森林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以湘西为例,提出从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森林文化研究的有效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语言学视角下的森林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关键词:
语言学 森林文化 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萍
森林文化是人类以森林为中心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性"、"地域性"、"民族性"、"人文性"。本文立足与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认为具有地域性的汉语方言,具有民族性的少数民族方言,具有人文性的并以方言为载体的乡土文学、民间歌谣、戏曲等艺术形式都可以折射出森林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方言学视角下研究湖南森林文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方言 地域文化 森林文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亮明 朱松 周围
通过建立通用的科学系统的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出不同区域的森林文化水平,定义了量化评价指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按此确定了各项指标评价标准分值,建立了评价体系。采用计算出的相关数据对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进行评价计分:湖南省得分为67.3分(满分100分),水平为III级(中等)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风平
中国森林文化与西方浓厚的树木神学色彩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人文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朴素唯物辩证法和实用价值观渗入人们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以多种形式融进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社会生活,以不同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林业科技进步和产品革新中。中国森林文化是结构完整、发育成熟且不断再生、繁衍的森林文化。
关键词:
中国 森林文化 特色认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雪姣 李慧 苏孝同 李文军
文章梳理了近30年来森林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森林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认为,森林文化未来的研究要从兼收并蓄、创新方法、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引领时代等5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现状 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雪姣 李慧 苏孝同 李文军
文章梳理了近30年来森林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森林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认为,森林文化未来的研究要从兼收并蓄、创新方法、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引领时代等5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现状 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海兴 徐嘉懿
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社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和谐之路。文章阐述了森林文化的涵义,从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队伍五个方面分析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文化建设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游客对森林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队伍、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在分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特色森林文化、增加宣传力度、寻求多方位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鹏 何友均 李智勇
基于森林公园、城市公园与附属绿地三类典型城市森林的300份生态文化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文化的认知与需求。研究表明:(1)居民对各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认知评价与满意程度由形态要素决定;(2)各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需求具有一定规律,与所在区域发展进程有关;(3)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形态要素需求高于非形态要素,附属绿地非形态要素需求高于形态要素。基于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态文化 认知 需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国洲 樊宝敏
基于史料、已有研究以及典型调查的数据,对福建省森林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森林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表明:福建森林文化先后经历了先秦时期的森林原始利用和仙道文化、秦汉至隋唐时期人工林的兴起和禅茶文化、宋元明清时期的山耕文化、近代的木业文化,以及现代的林家文化等发展阶段。福建森林文化取得重要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人与森林和谐共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通过改革林权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坚持理论创新并用新的理念武装人的头脑。福建森林文化历史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值得全国学习和推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雪姣 李文军
为挖掘芬兰独特的森林文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森林文化研究的借鉴意义,从以下4个方面介绍了芬兰的森林文化。1森林之子:与森林息息相关的宗教信仰及其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使得芬兰人民自称为森林之子;2森林休闲文化:现代芬兰人建立了39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法律允许任意采摘浆果,开展湖边别墅度假等活动,享受回归森林为主的大自然的快乐;3森林产品:芬兰人民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拥有世界上最环保先进的造纸技术和最大的造纸企业,从木材里提取化学药品,利用木材制造各种日常用品,以及近年来芬兰的热点话题——生物质能源;4森林经营管理:芬兰人民通过法律来管理森林及科学经营森林的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森林文化 芬兰 森林公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卢维英
文章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当前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调研成果和工作实践,对森林公安文化体系建设途径作初步的探析,提出了下一步建设方向,为促进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文化 森林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 何晓琦 孔艳 李文军
森林在自然和人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与森林和树木的关系在许多传统文化中都能见到。在欧洲,当代林业已具有多功能性,对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理解也不仅仅包括木材生产的可持续性,还增加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社会对森林的理解已变得更加广泛。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来使用的观点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社会组织和土地所有权政策的鼓励。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中,森林的文化和精神功能经常被忽视,如果仅仅基于经济方面,这种讨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有必要更注重森林的文化和精神功能,强调森林在人类生活中的文化和精神功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环境资源 功能与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祖荣 苏孝同
森林文化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载体,在人类与森林长期相互依存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森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有机组成部分。森林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于所处地域、民族、城乡和国度差异,其衍生的文化形态也各不相同,对不同地域、民族、城乡、国度和自身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将为人们认识色彩斑斓和经久不衰的森林文化提供另一参照系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森林 森林文化 形态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