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042)
2022(10387)
2021(9664)
2020(8117)
2019(18470)
2018(18284)
2017(35613)
2016(19624)
2015(22180)
2014(21806)
2013(21562)
2012(19962)
2011(18317)
2010(18744)
2009(17823)
2008(17654)
2007(16476)
2006(14577)
2005(12959)
作者
(56402)
(47598)
(47430)
(45135)
(30001)
(22938)
(21639)
(18601)
(17898)
(16927)
(16129)
(15891)
(14902)
(14825)
(14747)
(14692)
(14663)
(13823)
(13779)
(13627)
(11951)
(11715)
(11599)
(11079)
(10884)
(10753)
(10742)
(10415)
(9659)
(9589)
学科
(82644)
经济(82564)
(56987)
管理(49688)
(47414)
(35784)
企业(35784)
方法(32339)
农业(31223)
数学(27910)
数学方法(27637)
中国(24726)
业经(21560)
(19427)
地方(18549)
(17035)
(16780)
(15760)
贸易(15753)
(15280)
(13001)
理论(12968)
(12692)
银行(12666)
(12092)
环境(12007)
(11624)
(11583)
金融(11580)
(11392)
机构
学院(285894)
大学(281701)
(116017)
经济(113364)
管理(104986)
研究(96087)
理学(89947)
理学院(88859)
管理学(87292)
管理学院(86732)
中国(72948)
(65379)
科学(59922)
(59237)
(52437)
农业(50533)
(49576)
业大(47070)
中心(45767)
(44958)
研究所(44775)
财经(41583)
(41169)
师范(40865)
(37559)
北京(36655)
(35958)
经济学(35277)
(33013)
师范大学(32246)
基金
项目(184523)
科学(144518)
研究(138887)
基金(131400)
(113610)
国家(112496)
科学基金(95624)
社会(87815)
社会科(82667)
社会科学(82638)
(74272)
基金项目(69963)
教育(63664)
(61704)
自然(59460)
编号(59332)
自然科(58025)
自然科学(58010)
自然科学基金(56924)
资助(51964)
成果(48697)
(41769)
重点(41556)
(41070)
课题(40580)
(38033)
(36192)
国家社会(35722)
(35479)
创新(35462)
期刊
(136588)
经济(136588)
研究(84951)
(67239)
中国(55654)
学报(45814)
农业(45235)
科学(41530)
(40636)
大学(34764)
教育(34145)
学学(32723)
管理(32358)
业经(28291)
(27833)
金融(27833)
技术(23746)
(21920)
问题(21176)
财经(20967)
经济研究(19306)
(18109)
(16433)
农村(14926)
(14926)
农业经济(14489)
世界(14371)
技术经济(13979)
现代(13620)
图书(13569)
共检索到42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翠兰  
借助语言存在论视角审视城市学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身心存在状态发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生活在言意异域的双重语言世界中,其身心常处于多音意同、多词意同、语空意缺的语言存在感缺失状态。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学校的身心存在状态,须创设平等的语言环境以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融入城市,形成语言存在观以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找到失缺的精神家园,培养城乡孩子语言主体间性以增进相互间认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田慧生  吴霓  张宁娟  李晓强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在校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建议中央设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实施教育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各地制订合理的入学标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推广农民工子女学校"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和监管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翠兰  
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在城市学校生活中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城市孩子所使用的标准语系统,农民工子女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呈现出诸多地域方言特征。由于作为一种象征性权力的语言建构了标准语系统和方言系统之间权势地位的巨大差异,从而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基于此,从多语共处的语言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实现教育过程平等的路径:树立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树立"母言"濒危的文化意识,以及创设平等共处的语言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轮  
2004年春以来,广东省许多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通过对广东进城务工农民状况的调查及分析,论证进城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城农民工分布与广东产业结构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广东进城农民工职业状况的分析,指出了进城农民工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状况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此产生“结构性民工短缺”。提出进城农民工问题,必须从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来考虑,进城农民工的结构性短缺使职业培训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丹  卿丽蓉  
采用库伯史密斯自尊问卷对333名进城务工农民初中阶段子女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在自尊各维度得分高于初二和初三,初二和初三没有显著差异;进城务工初中阶段子女自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文化水平对学校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离开父母时的年龄对一般自尊和自尊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贲成龙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南通地区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回流现象加以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回流产生了重要作用。进城务工农民的回归不仅振兴了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城市圈的方针相一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颖秀  
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生活的"三重大事"之一是使其子女在城市享受优质教育,故当前教育政策的立足点要从保障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学上"向"上好学"转移。这就要求改进教育政策的制定方式,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认识各方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一舟  
该文以农民进城打工的收入和成本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探讨进城农民工在低收益状况下的生存依赖和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心理倾向,认为当前进城农民工的低收入低职业地位也必然造成他们的低心理位置和低心理行为,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壁垒,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并会阻缓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静  刘绍军  刘秀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佳  
本文从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入手,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循着政策执行问题察觉、政策执行问题界定、政策执行问题陈述的逻辑顺序和分析框架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向东  田雅琳  李征  
本文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分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从业工作主要面临的两大困境:一是就业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从事一线底层体力性操作工作,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合法权益普遍受侵害,工作及加班费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基本劳动权益难以维护。造成这种状况,说到底还是根源于多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的二元多重体制性分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轮  
2004年春以来,广东出现“民工短缺”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农民工权益维护、工资收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热烈讨论,本文则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问题入手,分析进城工的职业现状与特点,指出进城工职业培训中教育机会、发展滞后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新产业工人观、财政专项经费安排、培训新模式及突破口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春  
基于安徽省进城务工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当地居民和谐相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获取情况、进城务工时与谁在一起、社会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公平或歧视、政府出台的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进城务工农民的未来打算等因素都对两者和谐相处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  吴霓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能否顺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成为社会及政府极为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两为主”政策的颁布是政府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的有力举措。落实“两为主”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除了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切实落实教育免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以及积极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外,还应在教育领域率先全面破除户籍壁垒,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拨付责任,加强流入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和参与办学,正确引导对农民工的尊重与认同,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