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0)
- 2023(5673)
- 2022(4738)
- 2021(4528)
- 2020(3719)
- 2019(7991)
- 2018(7979)
- 2017(13940)
- 2016(7882)
- 2015(8451)
- 2014(7734)
- 2013(7060)
- 2012(6219)
- 2011(5675)
- 2010(5683)
- 2009(5215)
- 2008(4832)
- 2007(4256)
- 2006(3776)
- 2005(3236)
- 学科
- 济(20144)
- 经济(20125)
- 管理(17668)
- 业(15456)
- 企(12052)
- 企业(12052)
- 学(9116)
- 农(7933)
- 理论(7805)
- 中国(7639)
- 教学(7074)
- 教育(6862)
- 方法(6049)
- 财(5401)
- 业经(5399)
- 农业(5340)
- 贸(4765)
- 贸易(4762)
- 学法(4651)
- 教学法(4651)
- 易(4617)
- 数学(4546)
- 数学方法(4390)
- 学理(4066)
- 学理论(4066)
- 制(3941)
- 地方(3770)
- 研究(3643)
- 务(3547)
- 财务(3530)
- 机构
- 学院(94965)
- 大学(91695)
- 研究(31792)
- 管理(30931)
- 济(30630)
- 经济(29791)
- 理学(25900)
- 理学院(25575)
- 管理学(24911)
- 管理学院(24738)
- 中国(22200)
- 科学(20240)
- 京(19156)
- 范(15936)
- 所(15792)
- 师范(15772)
- 江(15337)
- 农(15123)
- 财(15113)
- 技术(14457)
- 中心(14346)
- 研究所(14253)
- 业大(13407)
- 职业(12691)
- 州(12374)
- 师范大学(12245)
- 院(12039)
- 北京(11956)
- 农业(11862)
- 教育(11706)
- 基金
- 项目(61976)
- 研究(49649)
- 科学(47338)
- 基金(40591)
- 家(35272)
- 国家(34929)
- 科学基金(29209)
- 社会(28208)
- 省(26976)
- 社会科(26464)
- 社会科学(26459)
- 教育(25688)
- 编号(22964)
- 划(22131)
- 基金项目(20711)
- 成果(19113)
- 自然(17956)
- 自然科(17511)
- 自然科学(17505)
- 自然科学基金(17141)
- 课题(16905)
- 资助(16173)
- 年(15373)
- 重点(14805)
- 项目编号(13856)
- 发(13698)
- 创(13618)
- 规划(12626)
- 部(12616)
- 性(12592)
共检索到14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利
本文就我国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扬长避短的利用,借鉴美国外语教学学会设计的五C标准交流、比较、联结、文化和社区和OPI口语能力测试标准,同时参考欧洲理事会颁布的《欧洲共同语言教学与评价参考框架》和我国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目标是建立以五个C为标准的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外语人才培养 五C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石伟平
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智能制造时代实际上代表着新一轮的存在方式,是优化生产效率质量的结果,并且体现着人类的技术意志。在此背景之下,人类的身体技术逐渐解放、工具技术得到强化、社会技术开始凸显,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从"被动操作者"到"主动学习者"、从"单一技能者"到"复合技术者"、从"独立劳动者"到"合作创造者"的定位转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威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教育领域的推进,"互联网+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梳理"互联网+教育"的目标与文化特征等内容后,提出了在此背景下外语语言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理念和主要对策:树立生态化、个性化、协同化的新改革理念;把调整课程设置和推进教学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上;为有关设施和资源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把建设胜任"互联网+教育"的教师队伍始终放在关键位置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玲
文章陈述了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贸易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分析了该背景下广西外语商贸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外语商贸人才的对策,以期培养立足东盟自贸区,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外语商贸人才。
关键词:
东盟自贸区 外语商务人才 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向东 卢姝颖 金伊蔓 傅文馨
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培养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政府主导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互联网+”背景下多方共同参与的培养模式。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分别是“I+FL”外语实验室培养模式、“CTRS”培养模式、“内修+外延”模式、移动论坛学习模式、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本研究希望能为新时代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国际化 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春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对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外语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借鉴高层次本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从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勇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外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我国东盟地区小语种人才培养储备为例,就国内主要外国语高校和一些地方院校的东盟地区小语种专业开设、人才培养层次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领域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我国东盟地区小语种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总体趋势和情况,为相关教育机构制定语言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秋斌
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多技能操作型职业将被取代或改造,对技能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需加强学习引导,开展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探索,开发新型师资,做好教育规划与创新培养体系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宁 万军
立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愿望,在充分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完全学分制构建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实施分类、分层次选择性培养人才的架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并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就业岗位需求,培养出更具特色的多样化职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宁 万军
立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愿望,在充分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完全学分制构建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实施分类、分层次选择性培养人才的架构,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就业岗位需求,培养出更具特色的多样化职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夕宝 余景波 宋燕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高职院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逐渐成为教育界应该思考的命题。“双碳”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育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是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优化高职育人外部环境;中观层面是学校要积极作为,努力补齐内部育人“短板”;微观层面是提升师生综合素养,提高服务“双碳”目标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桂玲 张超
在软件工程(会计学)等工科背景下开设的会计学方向是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本文在整理相关院校类似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基本情况下,发现存在着专业的认可度较低、课程设置难度较大、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复合性较弱、人才流失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盛楠 牛俐智 赵国琦
国家不断加强农学专业建设,重视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对农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还存在滞后性。通过对生物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地位及其与农业专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生物学哲学思维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物学哲学 农学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技术素养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志,其内涵及养成策略是由技术的特征所决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技术素养的养成,加强技术训练与技术实践,依据技术流程(产品生产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流程改造,特别是作为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促进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