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
- 2023(38)
- 2022(28)
- 2021(31)
- 2020(17)
- 2019(35)
- 2018(44)
- 2017(80)
- 2016(57)
- 2015(55)
- 2014(49)
- 2013(44)
- 2012(40)
- 2011(39)
- 2010(27)
- 2009(33)
- 2008(30)
- 2007(24)
- 2006(21)
- 2005(11)
- 学科
- 教学(123)
- 语文(70)
- 文教(68)
- 管理(52)
- 中国(47)
- 教育(44)
- 济(44)
- 经济(44)
- 学(43)
- 理论(43)
- 学法(42)
- 教学法(42)
- 研究(31)
- 和(27)
- 政治(20)
- 农(17)
- 图书(17)
- 革(17)
- 业(16)
- 发(16)
- 发展(16)
- 思想(16)
- 业经(15)
- 书馆(15)
- 企(15)
- 企业(15)
- 图书馆(15)
- 展(15)
- 工作(15)
- 法(15)
- 机构
- 学院(530)
- 大学(528)
- 范(142)
- 师范(141)
- 研究(133)
- 师范大学(114)
- 京(110)
- 教育(105)
- 江(99)
- 科学(92)
- 州(85)
- 管理(83)
- 职业(82)
- 理学(75)
- 理学院(75)
- 济(74)
- 外国(73)
- 国语(72)
- 外国语(72)
- 技术(72)
- 中国(67)
- 经济(67)
- 北京(66)
- 管理学(63)
- 管理学院(63)
- 外语(62)
- 所(60)
- 职业技术(57)
- 技术学院(55)
- 院(55)
共检索到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郅丽梅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人们在交际中为了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常常会顺应不同的因素而使用预设。文章力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具体的交际语境中预设的使用做一个试探性的解释。
关键词:
交际语境顺应 预设 交际语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卜杰民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关键词:
认知 关联 顺应 语言语境 交际语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婧
预设是语言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以语用预设为视角的广告语言研究逐渐兴起。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或背景知识,具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从语用预设视角解析地产广告语具有现实适用性,对地产广告的制作和推广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语用学 预设 语用预设 地产广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凡宇
译者如果不具备敏感的语境意识,便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语境中千变万化的语言。本文援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揭示语境作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决定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阐明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语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认知语境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结果的观点。
关键词:
语境 语用翻译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哲宇 刘宝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跨文化成为了越发流行的趋势,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经济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熟悉的部分,但是伴随跨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存在跨文化语用失误,导致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者双方无法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在通过语言来发送与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对方关键意图,从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成为当前各界人士愈发关注的问题,只有减少中英跨文化语用失误才能够使得跨文化沟通顺利进行。
关键词:
顺应理论 中英跨文化 语用失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建武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从顺应理论观对照图书馆交际行为可以发现,馆读对话实际是语言与语境动态顺应的结果。图书馆交际要求馆员在做出语言选择时应顺应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关键词:
顺应性 动态性 图书馆交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玉屏
语境提示是互动社会语言学创始人约翰·甘伯兹在研究话语理解规律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对于解释会话推理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社会文化背景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语境提示理论提供了在语言形式特征与言语活动类型及相应的交际规约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将这一理论引入对外汉语语用研究中,对于揭示汉语的理解机制和会话策略,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汉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境提示 话语理解 对外汉语语用研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雷莉 张亚朋
语言的表达与接受是发话方与受话方两者之间互动博弈的过程,语用预设亦是如此。从表面上看,语用预设的受话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但实际上,受话方在接收预设信息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对发话方给出的预设信息加以判断、过滤和筛选。研究从受话方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以受话方被惹怒的缘由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用预设的受话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语用预设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语用预设 受话方 受话心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红梅 袁菊花
对一份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展开的语用调查问卷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态度问题作了展示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指出 :在跨文化交际中 ,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尊重别人的文化 ,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 ;要懂得适时地让外籍人士了解我国的文化和语言 ,以消除他们因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不快 ,从而促进我国的对外交流事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态度 异文化 己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湄
本文通过对里奇(Leech)"礼貌原则"的跨文化分析,论证了此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冲突性,指出东西方由于文化不同,在实现礼貌原则的语言手段和策略应用上也是不同的。如果不注意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就可能在交际中失败。
关键词:
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用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小宁
国际商务谈判的各种语境因素会影响谈判结果。交际语境因素包括谈判人员的心理特征、社交特征和非语言行为特征,这三类特征造成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民族心理观念、社会规范以及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婕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统编教材3~6年级共编排了12次想象作文训练,有梯度,序列感强,习作要求由浅入深,贴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小学想象类作文可以分为四大类:编写童话故事类、再造故事类、想象未来事物类、想象现实生活类。课标中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想象表达受文字符号、句式表达和篇章图式的制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婷 朱震远
知识检索过程必须借助于语言工具来实现,这一过程在用户同系统知识库的交互中,表现为知识→语言→知识→……的互相转换过程。在知识检索中普遍存在语境支持等语用现象,这些现象尤其集中存在于人机交互的检索界面,而其中的锚文本等及其分布构成了检索交流中重要的语境支持信息。知识检索系统界面的语用设计直接决定了系统检索的成效。系统界面及锚文本的语用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语境充分和整体优化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艳红
基于语用身份理论和顺应论,以《三国演义》中劝说话语为语料,分析劝说者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结果表明,劝说者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语境因素和交际需求,灵活选用语言动态建构的。身份的建构是一个动态顺应过程,具有可变性和商讨性。
关键词:
劝说话语 语用身份建构 动态顺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