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9)
- 2023(2959)
- 2022(2460)
- 2021(2342)
- 2020(1853)
- 2019(4145)
- 2018(4169)
- 2017(7153)
- 2016(4337)
- 2015(5180)
- 2014(5500)
- 2013(4837)
- 2012(4552)
- 2011(4149)
- 2010(4206)
- 2009(3816)
- 2008(3628)
- 2007(3463)
- 2006(2968)
- 2005(2732)
- 学科
- 济(11258)
- 经济(11233)
- 管理(10536)
- 业(7864)
- 企(6732)
- 企业(6732)
- 理论(5104)
- 制(4945)
- 体(4860)
- 教学(4538)
- 中国(4533)
- 学(4520)
- 教育(4227)
- 农(3999)
- 财(3485)
- 银(3191)
- 方法(3187)
- 银行(3178)
- 行(3098)
- 融(2990)
- 金融(2983)
- 业经(2940)
- 地方(2875)
- 学法(2871)
- 教学法(2871)
- 体制(2754)
- 和(2461)
- 学理(2380)
- 学理论(2380)
- 农业(2293)
- 机构
- 学院(58915)
- 大学(57347)
- 研究(22279)
- 管理(17947)
- 济(17512)
- 经济(16864)
- 中国(15658)
- 理学(14701)
- 科学(14685)
- 理学院(14478)
- 管理学(14032)
- 管理学院(13919)
- 京(13264)
- 农(12596)
- 所(12071)
- 研究所(11046)
- 江(10554)
- 技术(10476)
- 范(10329)
- 师范(10160)
- 农业(9998)
- 中心(9920)
- 业大(9694)
- 财(9519)
- 北京(8390)
- 职业(8311)
- 州(8248)
- 教育(8203)
- 院(8151)
- 师范大学(7957)
- 基金
- 项目(37905)
- 研究(29526)
- 科学(28211)
- 基金(23899)
- 家(21479)
- 国家(21255)
- 科学基金(16998)
- 省(16520)
- 社会(15614)
- 教育(15449)
- 社会科(14555)
- 社会科学(14552)
- 划(13913)
- 编号(13728)
- 成果(12345)
- 基金项目(12171)
- 课题(11027)
- 自然(10651)
- 自然科(10389)
- 自然科学(10382)
- 自然科学基金(10171)
- 资助(9792)
- 体(9354)
- 年(9251)
- 重点(9046)
- 发(8217)
- 项目编号(8130)
- 部(7852)
- 创(7674)
- 性(7570)
共检索到9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本体 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慧姝
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工作世界与职业生活的重要准备,也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焦点。高职语文转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基于学习者的学生观、职业核心素养本位的知识观和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构建指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围绕职业主题设置课程实施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以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从而实现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高职语文课程 职业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秋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职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学校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因其不实用和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而一度引起学生的不满。而对于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进行了许多次,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住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导向性特点。高职语文教学应建立能力本位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职语文课程 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瑞云
“体验”,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本文阐述了“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独特意义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的应有重视 ,以及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初中 )中的体现
关键词:
体验 主题法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静
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来实施综合性的语文教育。遵循系统、多元、联系的原则,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语文基础、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等系列课程构成。
关键词:
高职 语文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朝晖
针对大学语文合班课无法保障学生多样个性能动学习,以及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充分发掘"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创建了宿舍学习共同体为主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和社团学习共同体共同支撑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共同体",最终形成过程与结果并重,把考试融入教学全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学习共同体 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和生
本文以主体教育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全程备课结构流程与工作内容设计理念的阐述,论证全程备课是实施中职语文课程主体教育的基石。
关键词:
全程备课 中职 语文教学 主体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
民族预科 语文课程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课程资源 影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与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1)规范性标准:即规范性内容是否正确,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是否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即是否符合生活认知常理,用到生活常理的,应用生活常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理,那就应该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即是否符合话语认知规律,如果话语前后缺乏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符合话语认知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自话语前后联系指向交际目标的紧密程度。(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基本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导向 协同教学 以用定学 能力本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问题意识 人文母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蕾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素可确定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各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整体;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三是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形成的整体。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