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7.136.7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4)
2023(8276)
2022(7260)
2021(6664)
2020(5683)
2019(13481)
2018(13099)
2017(25421)
2016(13965)
2015(16054)
2014(16242)
2013(16138)
2012(15267)
2011(13798)
2010(13780)
2009(12889)
2008(12885)
2007(11675)
2006(9936)
2005(8940)
作者
(42798)
(35785)
(35735)
(34144)
(22603)
(17322)
(16434)
(14166)
(13557)
(12714)
(12181)
(12033)
(11474)
(11348)
(11343)
(11272)
(11247)
(10694)
(10553)
(10429)
(9052)
(8877)
(8798)
(8237)
(8237)
(8103)
(7980)
(7967)
(7352)
(7343)
学科
(55988)
经济(55923)
管理(37579)
(36198)
(29186)
企业(29186)
方法(27844)
数学(24350)
数学方法(24065)
(15800)
(14996)
中国(14377)
(13800)
业经(11438)
(11378)
贸易(11376)
(11045)
地方(10545)
理论(10483)
农业(10415)
(10398)
(9178)
财务(9163)
财务管理(9134)
(9107)
企业财务(8611)
(8416)
银行(8377)
(8202)
金融(8200)
机构
大学(207430)
学院(205803)
(81242)
经济(79467)
管理(75041)
研究(71381)
理学(64767)
理学院(63966)
管理学(62726)
管理学院(62352)
中国(51924)
科学(46112)
(44112)
(40833)
(37771)
(37156)
研究所(34565)
业大(33939)
中心(33067)
农业(32843)
(31739)
财经(29814)
(28650)
师范(28268)
北京(27634)
(27042)
经济学(25412)
(25114)
(24937)
技术(23465)
基金
项目(137264)
科学(106039)
研究(98267)
基金(97557)
(86831)
国家(86092)
科学基金(71779)
社会(59965)
社会科(56665)
社会科学(56643)
(54226)
基金项目(51730)
自然(47474)
教育(46960)
(46776)
自然科(46359)
自然科学(46338)
自然科学基金(45501)
编号(40575)
资助(40127)
成果(33548)
重点(31830)
(30736)
(29884)
课题(28644)
(28494)
科研(26985)
创新(26563)
计划(26376)
教育部(25954)
期刊
(87328)
经济(87328)
研究(58683)
中国(40290)
学报(37590)
(36157)
科学(32335)
(29746)
大学(27518)
教育(26999)
学学(25760)
管理(25541)
农业(24334)
技术(18098)
(16464)
金融(16464)
财经(14896)
业经(14563)
经济研究(14433)
(13426)
(12885)
问题(11955)
(11025)
技术经济(10084)
图书(9951)
(9698)
理论(9529)
商业(9475)
业大(9344)
科技(9064)
共检索到29953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彩祥  
通过揭示语文课程改革中三个主要的课程感知群体——教科书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对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特征,描述课程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经历的改变的异同,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搜集结构性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编写者对课程理念持批判性认同,培训者和教师则体现为表面上的赞同。"三维目标融合"理念,培训者和教师对三个维度的看法各有偏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都认为"自主"是基础。认为"综合性学习"概念较笼统。课程理念的表述方式、感知者的个人因素(身份、年龄等)、地区差异、考试或评价方式等都对课程感知产生影响。为搞好语文课程改革,应厘清课程理念所使用的概念之间的界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瑞云  
“体验”,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本文阐述了“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独特意义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的应有重视 ,以及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初中 )中的体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彩祥  谢锡金  吴凤平  
课程改革理念存在不同的呈现方式,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经历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运作课程和体验课程的传递和阐释。在大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实行教材审定制,小学语文感知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更为复杂。通过对政策文件、教材编写资料、教材培训者的工作记录等文本资料的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感知课程表现形式有三种:感知课程一,通过编写实验教材体现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二,实验教材的培训过程中传达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三,教师个人认识和理解的小学语文课程。不同的课程感知者的身份、已有的课程经验、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的差异,直接影响感知课程形式所包含的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素霞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以专题组织课程内容"。实施专题教学,应确立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在透彻理解每个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寻找、提炼各个文本的聚合点,并形成与之相应的核心学习任务;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设计层次分明、指向不同的子任务,以分解核心学习任务;设计融合听说读写训练的言语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展开专题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环节,达成各子任务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晓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语文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职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以地域文化和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分析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实践路径,从而探索一条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的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德海  
杨晓著《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从理念到运行》就要出版问世了,这是她在就学西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思考和修改后所完成的一部有关课程教学论问题的专著,也是作为一个学者的她走向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和结出的第一个可喜的成果。这对她来说,无疑很有纪念意义,值得特别珍视。我是甚为此感到高兴的,并要在这里对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蓓菲  
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加涅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的视角,分析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应基于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原理,建构语文学科课程评价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漫  
文语和口语的问题,涉及到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本文对这一论域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思想观点的偏颇予以审理,对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文化传承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民族共同语和方言、语言教学的规范性等问题进行清思,旨在反拨对“课程生活化”的狭隘理解,反对课程研究中社会学模式的泛化,为书面语、共同语的教学正名张本,提倡语文教学对日常口语层面的超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与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1)规范性标准:即规范性内容是否正确,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是否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即是否符合生活认知常理,用到生活常理的,应用生活常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理,那就应该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即是否符合话语认知规律,如果话语前后缺乏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符合话语认知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自话语前后联系指向交际目标的紧密程度。(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