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79)
2022(988)
2021(967)
2019(1702)
2018(1533)
2017(2799)
2016(1779)
2015(2156)
2014(2225)
2013(2092)
2012(2066)
2011(2073)
2010(2238)
2009(2112)
2008(2174)
2007(2231)
2006(2006)
2005(2000)
2004(1939)
2003(2168)
作者
(5483)
(4543)
(4285)
(4250)
(2912)
(2185)
(1981)
(1777)
(1761)
(1676)
(1612)
(1588)
(1564)
(1550)
(1448)
(1401)
(1361)
(1349)
(1346)
(1300)
(1214)
(1162)
(1134)
(1105)
(1094)
(1037)
(1012)
(1001)
(964)
(926)
学科
(6004)
经济(5997)
管理(4657)
(4120)
理论(4001)
(3728)
企业(3728)
教育(3371)
教学(3248)
(2617)
中国(2350)
(2034)
学法(1987)
教学法(1987)
(1858)
业经(1661)
(1643)
银行(1643)
学理(1626)
学理论(1626)
方法(1624)
(1581)
(1579)
金融(1578)
(1520)
(1495)
(1467)
(1320)
(1262)
思想(1172)
机构
大学(32257)
学院(31298)
研究(10006)
(9335)
经济(9031)
(7828)
师范(7805)
管理(7687)
(7103)
中国(6941)
(6507)
教育(6392)
师范大学(6316)
科学(6025)
(5938)
理学(5714)
理学院(5599)
(5586)
管理学(5440)
管理学院(5370)
(5006)
研究所(4866)
财经(4762)
北京(4700)
职业(4580)
(4410)
技术(4336)
(4148)
中心(3912)
财经大学(3291)
基金
项目(13673)
研究(12957)
科学(9945)
教育(7883)
基金(7839)
成果(6781)
社会(6680)
编号(6431)
(6313)
社会科(6234)
社会科学(6230)
国家(6204)
(5694)
课题(5428)
(4951)
(4864)
科学基金(4848)
项目编号(3814)
(3764)
规划(3668)
基金项目(3664)
(3453)
(3445)
阶段(3439)
(3433)
重点(3415)
研究成果(3408)
(3357)
资助(3301)
(3268)
期刊
(14512)
经济(14512)
研究(13750)
教育(12931)
中国(8632)
(6450)
学报(5425)
大学(4306)
技术(4169)
科学(3998)
财经(3969)
学学(3621)
管理(3474)
职业(3462)
(3460)
图书(3086)
(2948)
金融(2948)
(2715)
书馆(2505)
图书馆(2505)
(2397)
论坛(2397)
技术教育(2387)
职业技术(2387)
职业技术教育(2387)
问题(2138)
(1874)
(1787)
经济研究(1717)
共检索到5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勇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静  
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来实施综合性的语文教育。遵循系统、多元、联系的原则,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语文基础、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等系列课程构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冬梅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职语文课程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其改革势在必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既要借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更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突出职教特色。为此,需要科学界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合理优化课程结构、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和改革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目前语文课程诸标准内部和相互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甚至矛盾,由此引发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要想消除这种分歧、矛盾与弊病,必须让语文课程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准。这个基本标准来自四个方面:(1)规范性标准:即规范性内容是否正确,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语法形式等是否正确。(2)生活常识标准:即是否符合生活认知常理,用到生活常理的,应用生活常理判断;如果明显违背常理,那就应该否定。(3)话语关联标准:即是否符合话语认知规律,如果话语前后缺乏明显联系、话语前后联系不指向交际目标、话语前后联系明显错误,那就应该否定。符合话语认知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自话语前后联系指向交际目标的紧密程度。(4)公度标准:依据前三个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蕾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素可确定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各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整体;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三是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形成的整体。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艳梅  
本文研究比较了当下海峡两岸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两份课程文件。认为 ,海峡两岸语文课程在课程构架、课程目标、课程路向方面体现出我国语文课程发展的新特点 ,在课程理念、能力指标、教材编选上各具特色。强调指出 ,教师参与课程、再建构课程是真正落实课程文件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