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1)
- 2023(6689)
- 2022(5433)
- 2021(5167)
- 2020(4082)
- 2019(9466)
- 2018(9284)
- 2017(15835)
- 2016(9747)
- 2015(10641)
- 2014(10863)
- 2013(9822)
- 2012(8811)
- 2011(8312)
- 2010(8422)
- 2009(7248)
- 2008(7332)
- 2007(6543)
- 2006(5708)
- 2005(5291)
- 学科
- 济(26775)
- 经济(26746)
- 管理(21366)
- 业(20674)
- 教育(19976)
- 企(18192)
- 企业(18192)
- 中国(13636)
- 方法(12242)
- 理论(10516)
- 数学(10080)
- 学(9844)
- 数学方法(9822)
- 教学(8717)
- 财(8656)
- 业经(6672)
- 农(6337)
- 技术(6309)
- 务(6127)
- 财务(6105)
- 财务管理(6098)
- 企业财务(5893)
- 发(5812)
- 制(5672)
- 发展(4959)
- 展(4835)
- 和(4564)
- 银(4512)
- 银行(4504)
- 地方(4446)
- 机构
- 大学(129911)
- 学院(124226)
- 研究(46753)
- 济(39874)
- 管理(39741)
- 经济(38698)
- 理学(34870)
- 理学院(34274)
- 管理学(33350)
- 管理学院(33066)
- 教育(31475)
- 京(29180)
- 范(28739)
- 科学(28661)
- 师范(28553)
- 中国(27111)
- 师范大学(23808)
- 所(23431)
- 研究所(21564)
- 财(20077)
- 中心(19743)
- 江(19630)
- 北京(19179)
- 农(18294)
- 技术(17989)
- 业大(16905)
- 院(16902)
- 财经(16049)
- 州(15529)
- 职业(15238)
- 基金
- 项目(82567)
- 科学(66991)
- 研究(66051)
- 基金(57136)
- 家(50005)
- 国家(49441)
- 科学基金(41636)
- 教育(39940)
- 社会(39126)
- 社会科(36799)
- 社会科学(36788)
- 省(33553)
- 划(31281)
- 基金项目(29098)
- 编号(28461)
- 自然(26316)
- 成果(25907)
- 自然科(25725)
- 自然科学(25717)
- 自然科学基金(25279)
- 课题(23800)
- 资助(22896)
- 重点(20785)
- 部(20200)
- 年(19965)
- 性(19162)
- 发(18581)
- 规划(18547)
- 教育部(17993)
- 创(17763)
共检索到19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惠青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过程性、主体性、阶段性、生成性等六大特点。同时,生命教育价值取向作为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认识,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表达了"本真教育"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生命教育"价值观念与综合性学习相整合,提出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支持体系。
关键词:
语文 综合性学习 生命教育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从华 谢牛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语文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开放性、发展性。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策略 :“三突出”,即突出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 ,突出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突出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 ;“三结合”,即课内外结合 ,与其他学科结合 ,与常规活动结合 ;科学评价 ,重在激励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洁如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有学习方式特性,也有课程板块特性。只有在课程板块意义上把握综合性学习,才能更好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能期待体现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之中,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课程定位 教学设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婧
我国教师教育正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型,走质量提高型的教师培养之路,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便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实现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是一种"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也是以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为基本理念的一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利用学校拥有多样化的学科专业结构、较高的学术发展平台与资源、深厚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登岐
1996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文中阐述了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工作有助于完善新的教师教育培养机制,高师院校应承认现实、积极应对,与综合大学在良性竞争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 重新审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宝莉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地方综合性大学是社区的重要组成要素,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社区发展、高校自身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参与社区教育的优势、价值及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杭 李林林 孙良旭 王刚 吴登权 刘梦迪
针对目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综合性实验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技术难度低、趣味性不足等问题,选择人工生命模拟作为实验内容,将神经网络、强化学习和遗传算法作为理论基础,采用.NET编程技术,详细描述了人工鱼生存模拟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实现,为解决目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综合性实验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人工生命 遗传算法 强化学习 仿真实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登权 孙良旭 李林林 刘梦迪 袁杭
目前编程类综合性实验内容多为数值计算或者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数学要求不高、趣味性不足、界面效果单调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与游戏开发交叉的研究领域中,选择新颖有趣的人工生命转向行为作为实验内容,基于转向行为理论和数学向量计算方法,设计了人工生命角色转向行为综合性实验,以.NET编程技术示范,实现了典型的8种转向行为,实验效果表明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人工生命 转向行为 实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力。本文从作为综合性学习目标构成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成果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前提的学生学力三个层面对于日本综合性学习背景下的学生学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人们对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学力之间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学生学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为应对学生素养培育的时代诉求,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取向。课程综合性超越其原初价值和传统内涵,从知识统整迈向知识整合、问题解决、价值关切的三位一体。在形态上从水平统整到纵横联合、从内容组织方式跃迁至学习方式,从科目统整向学校课程方案和课堂教学层面的统整延伸,以期助力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补齐跨学科课程整合这一短板,强化课程综合化的校本整体设计。课程实践性作为知识向素养转化的中介亦超越了其传统价值和内涵,迈向真实性的专业实践。它与当代具身认知理论和中国知行合一的传统认识论相契合,通过强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工程与技术实践、设置独立的劳动课程和加强学科实践,旨在改变抑身扬心的课程倾向,提升学生直接经验的品质,强化学习方式的学科特征。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交融互渗,催生出具身性整合、跨学科实践等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自二战以来,由定向封闭式师范教育向非定向开放式教师教育转轨是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共同走向,美、英、德、法等国家相继通过将原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师范教育的封闭教师培养体系向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开放体系转型,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自由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教师教育综合化格局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逐步参与到教育学科当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长良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当是低重心的。坚持地方性,综合挖掘院校类别优势和院校内部优势;利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机会和学科综合性优势,加强学科群建设,发挥学科群整体效应;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切实加强研究生教育为科技服务的实效性;保持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优势,逐步建立内涵发展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袁浪华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由分再合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综合性大学对推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提升教育学科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扩大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增强教育学科论著的规范性、拓宽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是学科命运共同体,都有提高教育学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使命,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共同的学科利益和前途命运,二者要携手同行,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提高教育学科的水平和影响。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育学科 学科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琨 于天飞
大学学院设置承载着学科发展理想,指引着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决定了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学校教育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借鉴美国州立大学学院设置和参考管理跨度理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数量偏多导致二级管理跨度过宽、运行机制笨拙、管理成本增高,影响了教育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级学院 教育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丹
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建立起与人文、科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才能培养出学养丰厚、技艺精湛,富有创新活力的艺术人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必须走出专业性艺术学院的狭小天地,积极尝试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新的办学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