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4)
2023(3234)
2022(2822)
2021(2596)
2020(2173)
2019(5161)
2018(5011)
2017(8692)
2016(5616)
2015(6788)
2014(6667)
2013(6091)
2012(5385)
2011(4981)
2010(5020)
2009(4272)
2008(4253)
2007(3869)
2006(3293)
2005(2897)
作者
(16982)
(14033)
(13939)
(13386)
(8847)
(6847)
(6314)
(5493)
(5422)
(5153)
(4918)
(4796)
(4731)
(4580)
(4531)
(4470)
(4310)
(4170)
(4090)
(4029)
(3631)
(3566)
(3493)
(3300)
(3223)
(3175)
(3147)
(3012)
(3009)
(2967)
学科
(16235)
经济(16227)
管理(10131)
(9933)
方法(8708)
(7715)
企业(7715)
数学(7636)
数学方法(7494)
教育(6744)
教学(6027)
理论(6014)
(5008)
(4919)
中国(4661)
学法(3990)
教学法(3990)
业经(3891)
(3556)
贸易(3552)
(3450)
学理(3362)
学理论(3362)
农业(3343)
研究(3152)
地方(3056)
环境(2810)
政治(2756)
思想(2741)
技术(2730)
机构
学院(75594)
大学(74790)
研究(26822)
(24397)
管理(24135)
经济(23772)
理学(21366)
理学院(21020)
管理学(20350)
管理学院(20236)
科学(19379)
(18408)
中国(16997)
(16184)
业大(15421)
农业(14804)
(14426)
研究所(13623)
(12747)
师范(12531)
(12513)
技术(11906)
中心(11435)
农业大学(10178)
(10048)
教育(10014)
北京(9996)
师范大学(9784)
(9476)
(9338)
基金
项目(54137)
科学(40861)
研究(39108)
基金(35395)
(32416)
国家(32063)
科学基金(25997)
(24079)
社会(22055)
教育(21368)
社会科(20778)
社会科学(20772)
(20384)
基金项目(19010)
自然(17392)
自然科(16981)
自然科学(16974)
自然科学基金(16689)
编号(16618)
资助(14563)
成果(14053)
课题(13460)
重点(13268)
(11868)
(11574)
(11440)
计划(11259)
大学(11223)
(10892)
创新(10759)
期刊
(24049)
经济(24049)
教育(22070)
研究(20293)
中国(20228)
学报(17296)
(15410)
科学(13590)
大学(12648)
学学(11691)
农业(10756)
管理(8022)
技术(7772)
职业(6711)
(6644)
(6341)
业大(5042)
(4529)
科技(4262)
农业大学(4223)
业经(3948)
林业(3875)
财经(3861)
技术教育(3653)
职业技术(3653)
职业技术教育(3653)
经济研究(3616)
高等(3576)
图书(3545)
(3520)
共检索到10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朱海龙  
一、意义追寻: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思辨力语文学科的思辨力是指基于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判断分析与论证的思考力,价值选择与行为实践的思想力,语言准确与逻辑有序的表达力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为能力,它是基于观点和答案的批判性思辨力,是基于语文知识层面的认知思辨力,是基于语文方法策略的智慧思辨力。1.落实课标精神——由知识向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保留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解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命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题目是推进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关注的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学业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深刻反思当前双向细目表的不足,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在命制考试题目时,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发掘特定现实情境用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特征的明确关系确定合理的任务呈现方式,提供恰当的支撑性材料或信息,充分考虑设问指向和设问方式对问题空间大小的影响。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评价任务,研制包括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等成分的等级性评分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杨宇凡  胡晓敏  
单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单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需要回应目标、教学、评价之间何以一致,学生何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一致性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理论基础,以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为课程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它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单元设计提供理论指引,其统整性学习目标可与单元目标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其情境性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其表现性评价可在单元评价中诊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基于建构一致性的视角,遵循"明晰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评价设计"的分析框架,可从三个方面实施单元设计:一是明晰学习目标,即分析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构成;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即基于目标描述可能的活动并分组,审视分组所得的核心学习任务;三是开展评价设计,即确定成绩来源,基于目标开发评价,核查评价与目标及教学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秀娟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一大焦点。本文以《21世纪英文报》在英语报刊选读课程中的改革实践为例,从教师理念的更新与角色定位、思辨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多模态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探索四方面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下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途径,以培养学思结合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悦  蒋红艳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阅读为载体进行思辨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的探究,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批判与创新意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龙安邦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呼唤学习方式创新。核心素养的全局性、综合性、高阶性和终身性等特征要求更加具有穿透力、聚合力、提引力和持续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学习学术包含并超越学习和学术性学习,作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穿透理论与实践两大领域整合多重关系使学生形成通用能力体系,以真实性问题促使学生全情投入综合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形成中的专家"角色而培养高阶能力与品格,着力建构"世界图景"底层逻辑并发展元认知能力以强化核心素养的终身发展价值,从而回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彰显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劲效应。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第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聚焦核心素养,且将核心素养的表现具体化,便于指导教师教学,观测教与学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整体规划教学任务与评价标准。在“比例”单元中,核心问题与学习任务、学习评价均围绕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情境中的两组量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进行多重比较,在比例问题情境中存在共变关系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林祥  郑昀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语用热"。始于2012年的"真语文"大讨论,更促成了语文课程的语用学转向。当前,"语用热"仍在持续,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核心素养"又成为新的焦点。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对"语用热"转向过程中的有关论述进行学理层面的梳理,并辅以具体案例说明,有助于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智敏  沈兆钧  
打破学科教学界限,实现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以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教学要素"为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跨学科开发、学生跨学科培育、教师跨学科培养和教学跨学科评价等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并探索将四大环节有机耦合,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珑  赵飞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进行的,信息素养体系则存在于学习环境之中并支撑其发展。文章尝试分析了大学生学习环境在信息时代的变化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例,研究讨论适应学习和认知环境发展的新型高校信息素养体系,包括其目标、标准、作用、主要内容、方法/模式的变革与拓展,以推动信息素养成为支撑学习环境的元素养,并带动学习素养体系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国元  叶碧欣  黄嘉莉  罗颖  
项目式学习是教育理念革新的载体,应该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聚焦深度学习与全面育人的核心价值,关注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结。本研究以中国教育改革为经,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项目式学习“金标准”为纬,依据课程发展阶段理论,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层面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三六标准”模型:设计六要素(问题驱动、持续探究、学生参与、学科融合、产品导向和评价引领)、实施六要素(聚焦课标、建构文化、项目管理、搭建支架、评估学习和复盘反思)和评价六要素(知识度、真实度、实践度、协作度、参与度和感知度),以期为中国教师开展高质量项目式学习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建鹏   秦静   王素霞   陆明   王丹丹  
基于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求,提出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其实施重点为遵循课程标准和关注学科本质。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应体现为具有层次性和过程性的“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及面向学生发展的“评”;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要从体现数学知识的内涵、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符合数学思维的逻辑三个方面关注数学教学的学科本质。最后,针对六个核心素养分别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崔允漷  
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促进学习迁移的大观念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隐含主要问题的大观念架构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实践运作时,从大观念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需要考虑五项关键行动,即选择核心素养等既有目标、从既有目标中确定大观念、依托大观念形成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基于大观念的学习要求设计评价方案、围绕主要问题创设与组织学习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庆艳  
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打造卓越性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适宜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高基"合作教学共同体,开展"金字塔"式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从教育测量的视角考量,核心素养是一类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阶能力,超越了知识和一般能力的范畴,传统教育测量范式的应用面临着极大挑战。核心素养测量需要教育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系统性革新。在理论层面,需要以"证据中心的设计"(ECD)理论为依据,围绕"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思想进行测验设计与开发。在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动态性、交互性的测验环境,建构复杂的任务情境,获取复杂、详尽、类型多样的测验数据。此外,复杂数据中的测量证据提取是关键,由此需要清晰定义证据规则,合理利用自动化证据抽取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