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6)
- 2023(16896)
- 2022(14540)
- 2021(13495)
- 2020(11180)
- 2019(25478)
- 2018(25383)
- 2017(48020)
- 2016(26269)
- 2015(29475)
- 2014(29343)
- 2013(28885)
- 2012(26602)
- 2011(24256)
- 2010(24496)
- 2009(22883)
- 2008(22180)
- 2007(19669)
- 2006(17573)
- 2005(15944)
- 学科
- 济(105229)
- 经济(105085)
- 管理(79237)
- 业(72551)
- 企(60188)
- 企业(60188)
- 方法(40833)
- 数学(34219)
- 数学方法(33812)
- 中国(31687)
- 农(29461)
- 财(27254)
- 地方(26154)
- 业经(25799)
- 制(23888)
- 学(22600)
- 农业(19647)
- 贸(18572)
- 贸易(18555)
- 银(18489)
- 银行(18443)
- 环境(18346)
- 和(18207)
- 理论(18015)
- 易(17934)
- 行(17704)
- 融(17552)
- 金融(17548)
- 技术(17070)
- 务(16574)
- 机构
- 大学(370712)
- 学院(370486)
- 济(145123)
- 管理(143842)
- 经济(141715)
- 研究(128195)
- 理学(122827)
- 理学院(121403)
- 管理学(119345)
- 管理学院(118665)
- 中国(96538)
- 京(80806)
- 科学(79425)
- 财(69944)
- 所(64962)
- 农(59399)
- 研究所(58615)
- 中心(57581)
- 江(56561)
- 财经(54281)
- 业大(53556)
- 北京(51660)
- 范(51355)
- 师范(50887)
- 经(49085)
- 院(46591)
- 州(46083)
- 农业(46044)
- 经济学(42696)
- 师范大学(41000)
- 基金
- 项目(247147)
- 科学(193928)
- 研究(184497)
- 基金(176673)
- 家(153069)
- 国家(151730)
- 科学基金(130069)
- 社会(114833)
- 社会科(108684)
- 社会科学(108661)
- 省(97649)
- 基金项目(93460)
- 教育(84555)
- 自然(83097)
- 划(81665)
- 自然科(81025)
- 自然科学(81009)
- 自然科学基金(79520)
- 编号(77140)
- 资助(72215)
- 成果(63583)
- 发(55828)
- 重点(55377)
- 部(53777)
- 课题(53456)
- 创(51550)
- 创新(48060)
- 项目编号(47411)
- 制(47334)
- 国家社会(46643)
- 期刊
- 济(170507)
- 经济(170507)
- 研究(114199)
- 中国(79807)
- 学报(57298)
- 农(55551)
- 管理(55189)
- 财(53369)
- 科学(53327)
- 教育(47790)
- 大学(43148)
- 学学(40029)
- 农业(38386)
- 融(34789)
- 金融(34789)
- 技术(32483)
- 业经(29487)
- 经济研究(26363)
- 财经(26294)
- 经(22433)
- 图书(22255)
- 问题(21669)
- 业(19654)
- 科技(18342)
- 理论(18228)
- 技术经济(17176)
- 现代(17093)
- 资源(16940)
- 版(16673)
- 实践(16635)
共检索到567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敏 马建玲
科学博客作为网络环境下科学界与公众进行科学知识交流的新型平台,成为当前流行和通用的非正式学术在线交流渠道。但是其数量巨大、增长迅速、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有效发现和遴选高质量的科学博客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构建科学博客本体,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推理规则,提出语义化发现机制应用框架及其工作原理,旨在寻求科学、有效的科学博客资源语义化发现机制。
关键词:
语义化发现 科学博客 本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洁 毕强 许鹏程 牟冬梅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环境下,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平台的数据驱动机制和优化方案有利于从方法论认识层面为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仿真呈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从绩效优化视角,运用粒计算方法为其驱动优化提供可行方案。[结果/结论]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数据维度、语义关联维度、可视化维度和价值维度,从维度的形成和绩效作用关系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动态系统,其绩效优化的关键点就在于数据的知识价值开发程度,经实证研究,将知识粒度作为实现其优化的切入点能较好地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效果。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知识发现 数据驱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军亮
[目的/意义]将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医学信息资源统一关联起来,挖掘和发现其中的医学信息和知识,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研究设计/方法]在分析医学信息资源发现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临床医生的信息需求和医学信息资源的特点,构建了包含资源层、资源融合层、资源服务层和医学语义与医学知识库的基于语义关联的多源医学信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模型;就中文医学语义映射、语义存储结构、语义采集和基于语义关联的资源发现等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从语义解释空间和知识关联进行了实例分析。[结论/发现]该资源发现服务系统模型从语义层次实现了语义关联发现。[创新/价值]将医学语义引入医学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中,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等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潘俊 吴宗大
针对中文词汇历时语义的知识挖掘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面向知识发现的可扩展框架,该框架基于松耦合的可配置服务式架构,底层提供数据清洗、数据规范化、历时词向量训练等服务,中间层通过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配置来定制基础数据的抽取策略并实现界面映射,顶层通过对关键服务的组合调用,构建知识发现与可视化的应用模块。以《人民日报》词汇历时语义挖掘实践为例,给出了该框架的一个具体实现,展示了历时词向量在数字人文和社会计算研究中的可能应用模式。该方法框架及其实现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通过二次开发,能灵活构建各类面向知识发现的词汇历时语义挖掘应用,并可推广到对其他历时语料的知识挖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江峰 王希羽 张君冬 孔玲 裴雷 王东波
[目的/意义]从文献深层语义特征角度分析特定领域期刊研究内容中蕴含的新兴主题,对科研工作者了解领域研究热点、寻找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以图书情报领域期刊JASIST为例,从文献句子的语义特征角度出发,使用BERT及其衍生模型进行关键句子的识别;其次,基于MLM提出语言模型的增强方案;最后,使用BERTopic在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面向关键研究语句和摘要的新兴主题发掘及演化分析。[结果/结论]整体句子识别性能F1值超80%,基于MLM的领域模型在关键句子识别上较基准模型性能提升约1~2个百分点,基于BERTopic发现7个新兴热点研究主题。本文提出的关键句子识别和基于BERTopic的主题计算方案能够有效挖掘新兴主题,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辅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立 焦微玲
随着制造与服务加速融合发展,制造业对工业大数据独特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需求愈发强烈。通过分析工业大数据驱动下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企业具体需求,依托数据资源确权,构建市场供需对接切入模型,采用持续工程、数据即服务等管理模式和方法论,并从路径选择、流程管理和技术执行3个方面上给出知识服务应用实施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服务 知识发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晓彤 朱东华 汪雪锋
[目的/意义]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结合论文与专利进行技术机会分析比使用单一数据更加合理与高效。本文使科学技术关系的生成更自动化,减弱对主观判断的依赖,使技术颗粒更加精细,同时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研发建议,将科学研究中汲取的理念应用到相应的技术创新中去。[方法/过程]将论文、专利的摘要文本进行Doc2vec向量表示,通过文本相似性将其关联成网络,再基于Louvain算法生成科技主题聚类,识别科学研究推动的技术机会。最后以3D打印技术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识别出若干科学研究推动的技术机会,并验证所识别的机会具有一定的技术潜力,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玲 丁堃
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目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以石墨烯碳类纳米材料为例,以论文、专利知识载体为数据源,构建论文之间、专利之间相互引用的复杂网络,利用知识基因发现算法识别在科学技术知识的进化与突变中起关键作用的科学知识基因和技术知识基因,并探索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政策制定和技术创新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
知识基因 知识发现 引文网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莉曼 张向先 吴雅威 卢恒
[目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主题图谱发现学术APP用户信息需求内容的思路方法,充分发挥语义主题图谱的深层关联优势,为运营者精准感知用户信息需求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首先从提问数据中筛选出需求文本,然后通过TF-IDF、LDA主题模型以及词性限制的方式抽取需求主题词,最后基于Glove模型从全局语义角度挖掘主题词的关联词并生成语义主题图谱,利用语义主题图谱的语义共现、语义扩展、语义集成作用辅助运营者发现用户信息需求。以小木虫APP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构建出深层次、强关联的语义主题图谱,运营者应用语义主题图谱可以发现用户核心需求焦点、具体需求内容和需求主题类别,对提升需求分析及决策效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建勋 丁遒劲
商业性资源发现系统特别是国外资源发现系统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国内许多图书馆已经引进,但实践应用中存在资源组织揭示层次较浅、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国家科技信息资源保障需要及国内外资源发现服务现状,提出构建我国的国家科技信息发现服务体系。从文献数据采集、数据统一管理、语义知识组织、系统服务功能、方法工具支撑五个基本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重点强调本体、叙词表等知识组织工具在文献资源语义知识组织中的应用,形成语义关联的数据资源体系,促进系统功能从单一资源级别发现服务向引文分析、科研实体识别等知识服务拓展。相关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楠 孙济庆 吉久明
突破传统的文献知识发现思路,从语言学视角分析汉语语境下领域知识发现的有效路径。通过对领域术语的词素、语义进行分析寻找知识关联的线索,并以化学领域为切入点分析其可行性,提出基于领域术语词素分析的知识发现研究思路。
关键词:
知识发现 汉语词素 领域术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金霞
针对当前语义网技术在支持科研创新方面的发展,比较两个支持科学研究和学术发现的工具——哈佛大学信息搜索引擎Harvard Catalyst和语义网探索的科学家网络VIVO,包括两者在信息组织方式、系统架构、系统实现关键技术、数据来源、实现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分析VIVO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当前语义网应用在支持科学研究上具有的特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莉曼 张向先 吴雅威 卢恒
[目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主题图谱发现学术APP用户信息需求内容的思路方法,充分发挥语义主题图谱的深层关联优势,为运营者精准感知用户信息需求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首先从提问数据中筛选出需求文本,然后通过TF-IDF、LDA主题模型以及词性限制的方式抽取需求主题词,最后基于Glove模型从全局语义角度挖掘主题词的关联词并生成语义主题图谱,利用语义主题图谱的语义共现、语义扩展、语义集成作用辅助运营者发现用户信息需求。以小木虫APP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构建出深层次、强关联的语义主题图谱,运营者应用语义主题图谱可以发现用户核心需求焦点、具体需求内容和需求主题类别,对提升需求分析及决策效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进华 全薇 孙祚旭
科学工作流是数字化科研的强有力工具,其基本构成部分是Web服务。在生物信息学应用领域,Web服务一般通过本体进行语义描述,并封装成语义Web服务。文章以描述逻辑及其SHIQ语言为基础,研究目的在于定义生物信息学领域的Web服务语义描述框架,主要方法包括服务的语法与语义定义,语义Web服务的查询与匹配以及多服务的组合机制。最后以DNA序列查询以及格式转换为例,论述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实际使用有较好的效果。研究结论是:语义封装以及语义查询可以很好解决无状态Web服务查询匹配的精确度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一鸣
在后学院科学背景下,科学发现优先权可以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经济利益。有学者甚至认为,科学已经从学院科学时代下"为了公众利益的科学"演变成"为了私人利益的科学"。当前,由于移动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发达,借助于新媒介的广泛传播作用,出现了一些因为科学发现优先权而受媒体和公众异常关注的"网红科学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案例研究发现,部分"网红科学家"及其背后组织,重视了科学发现优先权中独创性所表征出的时效性,但忽视了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与检验。"网红科学家"主张的科学发现优先权,如果通不过科学共同体的检验与承认,其自身以及背后支持组织也会受到"网红"这把"双刃剑"的损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