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8)
2023(15031)
2022(12650)
2021(11728)
2020(9599)
2019(21889)
2018(21807)
2017(41430)
2016(22693)
2015(25445)
2014(25097)
2013(24310)
2012(21734)
2011(19500)
2010(19289)
2009(17828)
2008(16924)
2007(14731)
2006(12945)
2005(11342)
作者
(64627)
(53268)
(53091)
(50291)
(33903)
(25529)
(24172)
(20921)
(20242)
(18821)
(18222)
(17835)
(16734)
(16695)
(16408)
(16247)
(16101)
(15896)
(15202)
(15067)
(13220)
(13017)
(12855)
(12118)
(12003)
(11899)
(11725)
(11719)
(10760)
(10574)
学科
(86376)
经济(86285)
管理(66551)
(59932)
(49976)
企业(49976)
方法(37927)
数学(32174)
数学方法(31746)
(24614)
中国(24604)
业经(21373)
(20565)
(20013)
地方(18850)
环境(17963)
农业(16577)
理论(16046)
(15921)
(15122)
(14657)
贸易(14649)
(14186)
(14174)
技术(13610)
(13424)
财务(13346)
财务管理(13322)
(12802)
企业财务(12614)
机构
学院(313257)
大学(313102)
管理(124034)
(117474)
经济(114709)
理学(107857)
理学院(106686)
管理学(104632)
管理学院(104086)
研究(103207)
中国(75042)
(67281)
科学(67255)
(52895)
(51602)
(50133)
业大(47583)
研究所(47439)
中心(46436)
(45076)
(43226)
财经(42995)
师范(42820)
北京(42018)
农业(39264)
(38988)
(38077)
(37247)
师范大学(34464)
经济学(34361)
基金
项目(221471)
科学(173343)
研究(162665)
基金(158715)
(138641)
国家(137464)
科学基金(117963)
社会(100947)
社会科(95543)
社会科学(95520)
(87573)
基金项目(84611)
自然(76800)
自然科(74882)
自然科学(74865)
教育(74302)
自然科学基金(73459)
(73338)
编号(67849)
资助(64353)
成果(54161)
重点(49715)
(47663)
(47517)
课题(46324)
(45839)
创新(42659)
科研(42272)
项目编号(41814)
国家社会(41274)
期刊
(128152)
经济(128152)
研究(88027)
中国(58614)
学报(51292)
科学(46563)
(45861)
管理(44617)
(39027)
大学(37962)
教育(37861)
学学(35279)
农业(32394)
技术(27279)
业经(22863)
(22540)
金融(22540)
图书(20795)
经济研究(20352)
财经(19646)
问题(16903)
(16770)
(16710)
资源(16102)
科技(15802)
理论(14722)
(14592)
技术经济(14281)
现代(14251)
书馆(14193)
共检索到446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玉峰  曾奕棠  
对馆藏资源进行语义层面的深度聚合与可视化展示,是图书馆服务从信息层面向知识层面转变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结果可视化的动机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结果可视化的内容,包括馆藏资源检索可视化、馆藏资源呈现可视化和馆藏资源统计可视化,并构建了由数据资源层、信息描述层、资源聚合层和应用可视化层等构成的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结果可视化模型,分析了其方法和流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超  张玉峰  
针对馆藏数字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所存在的数字资源孤岛问题和数字资源超载问题,构建了基于本体的馆藏数字资源语义聚合与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利用本体提供的语义知识进行深层次的馆藏数字资源语义聚合,解决数字资源孤岛问题和数字资源超载问题;利用本体软件提供的可视化插件将非空间数据转换为视觉形式进行聚合结果展示,揭示馆藏数字资源内部存在的错综复杂关联和深层次内涵,加深馆藏数字资源聚合结果的认知和理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峰  何超  
由于层次信息可视化方法在层次结构认知和理解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文章将层次信息可视化方法融入馆藏资源聚合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之中,利用层次信息可视化方法进行海量馆藏资源聚合结果的动态展示,探讨和研究了馆藏资源聚合结果的层次可视化方法和主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在有限的可视化空间提供海量馆藏资源聚合结果的有效表达,又可以根据聚合簇或核心节点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为馆藏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已逐渐转变为以数字图书馆为主体、紧密面向用户需求的多元化知识资源。本文基于OPAC、跨库检索、引证关系和元数据的聚合以及相应的整合工具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基于概念及概念关系、基于引证关系和基于科研本体等对馆藏资源进行语义聚合;②探讨馆藏资源聚合服务所需要的语义描述框架和可视化展示机制;③面向资源主题、知识深化演化、学术社群或科研决策来进行馆藏资源深度聚合。参考文献23。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王菲菲  
本文从共现与耦合的理论原理出发,着眼于计量学中共现与耦合方法在馆藏资源聚合中的应用,从文献特征关联、利用过程关联、知识关联、用户需求关联四维角度探讨了典型的八种馆藏文献资源聚合模式,分别是基于机构、学者、主题、知识、文献、期刊、用户需求的关联聚合以及研究主体-研究客体-研究载体交叉关联聚合,并构建了基于共现与耦合的馆藏数字文献资源聚合四层模型。该模型涵盖从馆藏数字文献资源的初始数据准备到共现路径与计量方法的设计,再到不同资源聚合模式和聚合深度与层次的引入,直至针对用户需求的聚合结果获取,串联了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整个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左娜  
[目的/意义]引入"数字人文"的思维,帮助馆藏资源可视化研究摆脱封闭性、内部矛盾性等限制,最终实现馆藏资源可视化的价值。[方法/过程]阐述"数字人文"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厘清数字人文与馆藏资源可视化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可视化流程的基础之上,设计构建了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资源可视化模型,并重点介绍了"数据""分析""技术"和"服务"四个模型节点。[结果/结论]将馆藏资源可视化建设置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背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可视化研究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协作的环境,又为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王嵩  董克  
概述馆藏资源的概念、馆藏资源聚合的内涵以及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的特征,论述馆藏资源聚合的4个层次:针对实体文献的整理、数据的集成、信息的整合和针对知识的聚合;揭示馆藏资源聚合的传统模式和深度聚合模式及其对象特征,提出大数据时代馆藏资源聚合和聚合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的发展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碧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继东  
论述数字档案馆知识可视化模型从需求分析、工具选择,到可视化对象设计及最终的可视化实现这一完整过程。设计并实现系统,一方面实现标准本体描述语言RDF、OWL所描述的普通档案局知识对象的可视化表现;另一方面更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适用于描述动态知识与相对知识的本体分子概念,并实现动态知识和相对知识的可视化表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晓娟  黄海晶  尤斌  
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深度聚合对其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好的推动力。从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出发,探索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外部资源在语义层次上进行深度聚合的过程:聚合对象的获取及预处理、聚合对象的格式转换、聚合方法的选择及关联数据的发布,并对现有的数字资源深度聚合工具进行了调研。最后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深度聚合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强  王传清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周毅  
利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探索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并在实现资源聚合的基础上,探析聚合服务的途径。以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本体的作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聚合得到5个学术共同体以及各组的研究主题,包括理论研究、面向数字图书馆、基于概念格、知识地图、模块化、叙词表的本体研究等。结果显示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聚合是一种有效的馆藏资源聚合方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洋  张海静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用户信息进行馆藏资源语义化的方法。首先,根据语义化揭示原理,构建基于用户信息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模型,通过用户信息和信息计量分析挖掘图书之间、图书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语义关系。然后,详细阐述基于用户信息实现馆藏资源语义化的具体过程,并进行数据实验。研究表明,利用用户信息来构建图书资源和用户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实现馆藏资源语义化的一种可行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游毅  成全  
在分析关联数据概念内涵与构建原则基础上,阐述了数据网络理念、HTTP URI命名与存取机制、RDF资源描述框架等关联数据核心要素对于信息聚合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基于URI复用与RDF链接的关联数据聚合机制,指出资源URI开放复用在聚合机制中所扮演的基础性角色,并分析了作为聚合核心的RDF链接所具有的不同类型与聚合功能。以此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包括馆藏资源关联数据化与图书馆关联数据链接管理两部分。其中馆藏资源的关联数据化通过URI命名机制、关联数据词汇集创建、馆藏语义描述与关联数据发布实现图书馆关联数据集的创建与发布,从而为馆藏资源聚合提供数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平  周宁  
利用可视化技术完成知识转化,不仅能够改善知识转化的效果,也能推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从知识转化的需要及可视化技术的演进两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知识转化框架体系;将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知识转化分为可视化知识提取、可视化知识融合及可视化知识吸收3个分支;并通过案例进行了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