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2)
- 2023(16902)
- 2022(14780)
- 2021(13637)
- 2020(11579)
- 2019(26192)
- 2018(25781)
- 2017(49477)
- 2016(27184)
- 2015(30268)
- 2014(29659)
- 2013(28998)
- 2012(26173)
- 2011(23665)
- 2010(23289)
- 2009(21913)
- 2008(21270)
- 2007(18575)
- 2006(16255)
- 2005(14258)
- 学科
- 济(99721)
- 经济(99574)
- 管理(83671)
- 业(78562)
- 企(67370)
- 企业(67370)
- 方法(46682)
- 数学(40312)
- 数学方法(39857)
- 财(32006)
- 农(27213)
- 中国(25551)
- 业经(23836)
- 制(23324)
- 学(22719)
- 务(21684)
- 财务(21610)
- 财务管理(21573)
- 企业财务(20521)
- 贸(19102)
- 贸易(19093)
- 易(18567)
- 地方(18046)
- 农业(17940)
- 理论(16965)
- 技术(16499)
- 环境(16342)
- 体(16293)
- 银(16017)
- 和(15957)
- 机构
- 大学(380085)
- 学院(378930)
- 管理(148495)
- 济(145827)
- 经济(142670)
- 理学(129376)
- 理学院(127933)
- 管理学(125621)
- 管理学院(124948)
- 研究(124510)
- 中国(91925)
- 京(79954)
- 科学(79626)
- 财(69940)
- 农(66578)
- 所(63094)
- 业大(61027)
- 研究所(57614)
- 中心(56192)
- 财经(56003)
- 江(54678)
- 农业(52647)
- 经(50918)
- 北京(49701)
- 范(48195)
- 师范(47598)
- 院(45205)
- 州(43975)
- 经济学(43561)
- 财经大学(41839)
- 基金
- 项目(264457)
- 科学(206655)
- 基金(191762)
- 研究(188298)
- 家(169379)
- 国家(167999)
- 科学基金(143557)
- 社会(118384)
- 社会科(112156)
- 社会科学(112130)
- 省(103679)
- 基金项目(102466)
- 自然(95660)
- 自然科(93410)
- 自然科学(93383)
- 自然科学基金(91735)
- 划(87762)
- 教育(86889)
- 资助(78392)
- 编号(76096)
- 成果(61117)
- 重点(59542)
- 部(57601)
- 创(55431)
- 发(54974)
- 课题(52157)
- 创新(51754)
- 科研(51192)
- 教育部(49175)
- 制(49044)
- 期刊
- 济(156568)
- 经济(156568)
- 研究(107166)
- 中国(70145)
- 学报(67245)
- 农(60023)
- 科学(58378)
- 财(55227)
- 管理(53694)
- 大学(50136)
- 学学(47589)
- 农业(41001)
- 教育(40036)
- 融(31212)
- 金融(31212)
- 技术(30175)
- 财经(27311)
- 业经(26652)
- 经济研究(25339)
- 经(23219)
- 业(21067)
- 问题(20112)
- 版(19346)
- 科技(19177)
- 图书(18258)
- 理论(17889)
- 业大(17720)
- 技术经济(16890)
- 商业(16549)
- 实践(16343)
共检索到54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升 刘涛 张晓琳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间在上海证劵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A股股票作为样本,分析了询价制度实施以来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制度是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二级市场的投机和非理性行为。在新股发行的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监督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二级市场投资者成熟理性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抑价 询价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敏 侯居跃
本文以2010-2012年间我国发行上市的410只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为样本,通过运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配售对象数量与初步询价均值对IPO抑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两个"簿记"信息代理变量对IPO抑价的影响均不具显著性,"簿记"信息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有限;我国新股抑价主要受供求和情绪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抑价水平的个股影响其抑价的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因素对不同个股抑价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
IPO抑价 簿记信息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姜婷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询价制下新股发行价格、IPO抑价对后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询价制定价方式下,无论采用传统性度量方法(换手率)还是采用基于波动性的度量方法,新股流动性均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上市公司后市短期流动性就越大。
关键词:
流动性 发行价格 IPO抑价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俞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关键词:
询价制 IPO抑价 政府指导 市场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礼君 彭茜
IPO抑价会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剧市场的波动。本文运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IPO抑价角度来考察全流通以及询价制的政策配合使用效果。
关键词:
IPO 资本市场 全流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满意 戚安邦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贺炎林
本文利用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中小板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询价制度环境下公共信息在IPO抑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公共信息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原因不是公共信息对初始收益的不对称影响,而是内部协议、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约束和窗口指导,对创业板IPO稳健性检验发现,窗口指导的取消并没有改变公共信息对IPO抑价影响的显著性。考虑到定价方式这种制度变迁的影响,本文实证发现,定价方式显著影响了初始收益;然后文章同时考虑了公共信息和定价方式的影响,发现公共信息和定价方式同时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发现,公共信息对IPO抑价的影响会因定价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定价方式由两阶段定价变...
关键词:
询价制 公共信息 IPO抑价 定价方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郁韡君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询价机制 IPO 股票发行制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 李瑞鹏 吴边
在中国当前的询价制下主承销商没有对新股进行自主配售的权利,所以在询价过程中,参与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将缺少激励去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使得主承销商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价值不确定性大的公司的定价将更依赖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由于声誉排名高的主承销商的执业质量和定价能力更强,能够更准确的定价,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并证明声誉排名高的承销商更能帮助不确定性高的公司降低IPO抑价程度,而对于不确定性低的公司,承销商的声誉降低IPO抑价程度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孙震海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阚京华
IPO询价制度在对现行的股票市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本文着重对IPO询价制度的弊端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补机制。
关键词:
IPO询价制度 弊端 修补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婷 孙夺新
文章首先引入后市流动性需求对中国询价制下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承销商和发行人为了创造后市交易,通过抑价发行吸引部分对股票价格估计较低的投资者,创造一定程度的股票抛售,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然后针对询价制下IPO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换手率和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我们发现,新股流动性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后市短期流动性越大,IPO抑价率就越高。
关键词:
询价制 股票抛售 IPO抑价 后市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