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0)
- 2023(12216)
- 2022(10690)
- 2021(9597)
- 2020(8281)
- 2019(18840)
- 2018(18650)
- 2017(36676)
- 2016(19856)
- 2015(22460)
- 2014(22098)
- 2013(21790)
- 2012(20017)
- 2011(18167)
- 2010(18195)
- 2009(17518)
- 2008(17276)
- 2007(15629)
- 2006(13453)
- 2005(12162)
- 学科
- 济(84477)
- 经济(84357)
- 管理(63908)
- 业(59338)
- 企(49825)
- 企业(49825)
- 方法(42644)
- 数学(38291)
- 数学方法(37998)
- 财(26806)
- 农(22241)
- 制(20338)
- 中国(20326)
- 业经(17664)
- 务(17161)
- 财务(17127)
- 财务管理(17080)
- 企业财务(16236)
- 贸(16104)
- 贸易(16100)
- 易(15641)
- 学(14550)
- 地方(14321)
- 农业(14208)
- 银(14035)
- 银行(14007)
- 融(13621)
- 金融(13617)
- 体(13547)
- 行(13224)
- 机构
- 大学(286210)
- 学院(286194)
- 济(121473)
- 经济(119033)
- 管理(112140)
- 理学(96996)
- 理学院(96035)
- 管理学(94600)
- 管理学院(94055)
- 研究(89781)
- 中国(69143)
- 财(60003)
- 京(57655)
- 科学(52239)
- 财经(47559)
- 农(44986)
- 所(44357)
- 经(43072)
- 江(43014)
- 中心(42633)
- 业大(40428)
- 研究所(39715)
- 经济学(38680)
- 北京(35664)
- 农业(35458)
- 财经大学(35325)
- 经济学院(35172)
- 范(34843)
- 师范(34489)
- 州(33769)
- 基金
- 项目(188602)
- 科学(149642)
- 研究(139302)
- 基金(138789)
- 家(119080)
- 国家(118131)
- 科学基金(102502)
- 社会(90596)
- 社会科(86075)
- 社会科学(86051)
- 省(73957)
- 基金项目(73322)
- 教育(65512)
- 自然(65053)
- 自然科(63587)
- 自然科学(63570)
- 自然科学基金(62486)
- 划(61603)
- 资助(57104)
- 编号(56876)
- 成果(46094)
- 部(43246)
- 重点(42380)
- 创(39859)
- 发(39677)
- 制(39322)
- 课题(38694)
- 教育部(37907)
- 国家社会(37660)
- 创新(37341)
- 期刊
- 济(130472)
- 经济(130472)
- 研究(82400)
- 中国(52470)
- 财(49052)
- 学报(41564)
- 农(40653)
- 管理(39521)
- 科学(38067)
- 大学(31928)
- 学学(30203)
- 融(27911)
- 金融(27911)
- 教育(27412)
- 农业(26922)
- 财经(24469)
- 技术(24097)
- 业经(21888)
- 经济研究(21645)
- 经(20887)
- 问题(17273)
- 贸(14519)
- 理论(14486)
- 技术经济(14342)
- 业(14043)
- 统计(13882)
- 商业(13707)
- 版(13352)
- 财会(13117)
- 实践(13006)
共检索到415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欧阳陆伟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IPO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询价制下IPO发行价格较旧询价制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IPO抑价率也有所下降。随着新询价制的实施,我国IPO定价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本文针对新股发行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询价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发行价)效率;二是相对于控制市盈率阶段来说,询价制阶段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对IPO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IPO IPO效率 询价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敏 侯居跃
本文以2010-2012年间我国发行上市的410只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为样本,通过运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配售对象数量与初步询价均值对IPO抑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两个"簿记"信息代理变量对IPO抑价的影响均不具显著性,"簿记"信息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有限;我国新股抑价主要受供求和情绪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抑价水平的个股影响其抑价的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因素对不同个股抑价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
IPO抑价 簿记信息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满意 戚安邦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剑
使用2006年6月至2012年11月中小板6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询价制下新股三次发行制度改革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做实证检验,并对样本中的新股破发现象做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对全体样本而言,询价制下新股一级市场定价存在显著的上边界现象;2009年6月第一次改革前以及2012年5月第三次改革后,由于证监会对新股价格进行了"窗口指导"导致一级市场存在故意压价现象,新股一级市场定价不是完全有效的;二级市场低迷状况导致首日收盘价偏低是导致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定价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破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霄 孟科学
文章通过分析询价制下IPO各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借助设计出的融资契约,从理论上分析了IPO定价实现帕累托有效的标准和条件。研究认为,询价对象区分发行人真实品质的困难,导致IPO定价的混同均衡不存在,分离均衡不一定存在。实际中的IPO定价有很大可能是非帕累托有效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询价对象的信用使用效率是询价制下IPO定价实现帕累托有效的关键方面。文中也提供了我国IPO定价非帕累托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婷 孙夺新
文章首先引入后市流动性需求对中国询价制下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承销商和发行人为了创造后市交易,通过抑价发行吸引部分对股票价格估计较低的投资者,创造一定程度的股票抛售,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然后针对询价制下IPO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换手率和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我们发现,新股流动性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后市短期流动性越大,IPO抑价率就越高。
关键词:
询价制 股票抛售 IPO抑价 后市流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礼君 彭茜
IPO抑价会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剧市场的波动。本文运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IPO抑价角度来考察全流通以及询价制的政策配合使用效果。
关键词:
IPO 资本市场 全流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鹏程 周孝华
在询价制的背景下构建媒体情绪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媒体情绪影响IPO市场表现的内在机制。模型结论表明,媒体情绪导致了散户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激发了他们的市场需求,表现为媒体情绪越高涨,IPO首日回报越高;而在长期媒体情绪却与IPO绩效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媒体情绪只能短暂提高IPO首日回报,在长期反而使股价下跌的越明显。以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披露网下具体报价情况的471家IPO公司为样本,以百度新闻搜索量作为媒体情绪的代理变量,按照总样本及不同上市板块的样本分别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模型结论,且媒体情绪对IPO首日回报及长期绩效的影响在创业板市场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 丁时勇 马锐
文章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询价制下影响我国IPO初始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发行时机、流通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中签率,而行业和发行后每股收益对抑价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指出股票供给严重不足和投资者不成熟是造成询价制下IPO高抑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询价制 IPO 初始收益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峰 李梅
本文采用基于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对IPO询价制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南橘北枳”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承销商是否拥有“配股权”构成了导致IPO定价询价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无法顺利发挥作用,相反却在美国证券市场成功运行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IPO定价 配股权 重复博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业钧 张永林
本文以2011-2012年8月沪市A股发售的57支新股为样本,通过提取发行人公布的簿记信息,从询价簿记信息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首日超额收益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询价的信息揭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我国的询价制尚在完善之中,但依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2)承销商选择性地利用相关信息,询价信息有助于预测新股后市变现。出现这一悖论的原因是,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硬约束和配售政策限制了询价信息揭示能力。研究结果不仅对监管层完善询价制度和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讨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效率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升峰 尤瑞
"讲真话"的信息提取模型揭示询价制下的抑价机制、股份差别分配机制是保证信息提取效率的关键。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2011—2016年我国中小创公司IPO询价效率后,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询价效率高的IPO能有效地反映信息披露质量;机构配售股份增加能一定程度上引诱信息暴露,但询价群体尚有待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