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6)
- 2023(12710)
- 2022(11171)
- 2021(10444)
- 2020(8872)
- 2019(20262)
- 2018(20030)
- 2017(38796)
- 2016(21136)
- 2015(23301)
- 2014(22939)
- 2013(22920)
- 2012(20714)
- 2011(18647)
- 2010(18150)
- 2009(16581)
- 2008(16123)
- 2007(13831)
- 2006(11920)
- 2005(10197)
- 学科
- 济(81515)
- 经济(81422)
- 管理(62362)
- 业(59939)
- 企(50289)
- 企业(50289)
- 方法(40783)
- 数学(35643)
- 数学方法(35315)
- 财(22218)
- 农(21041)
- 中国(19186)
- 学(18439)
- 业经(17782)
- 贸(15442)
- 贸易(15437)
- 务(15308)
- 财务(15250)
- 财务管理(15231)
- 易(14983)
- 地方(14979)
- 企业财务(14556)
- 农业(14315)
- 制(13761)
- 技术(13387)
- 理论(12908)
- 环境(12838)
- 和(12632)
- 银(11670)
- 划(11641)
- 机构
- 大学(300061)
- 学院(296348)
- 管理(121799)
- 济(115330)
- 经济(112916)
- 理学(107268)
- 理学院(106110)
- 管理学(104272)
- 管理学院(103767)
- 研究(96866)
- 中国(70132)
- 科学(63003)
- 京(62909)
- 农(53689)
- 财(50989)
- 业大(50144)
- 所(48874)
- 研究所(45209)
- 中心(43997)
- 农业(42686)
- 财经(42372)
- 江(40451)
- 北京(39269)
- 经(38705)
- 范(37068)
- 师范(36590)
- 院(35038)
- 经济学(33655)
- 州(33264)
- 商学(32179)
- 基金
- 项目(213990)
- 科学(167230)
- 基金(156623)
- 研究(149437)
- 家(138933)
- 国家(137804)
- 科学基金(117937)
- 社会(93819)
- 社会科(88981)
- 社会科学(88955)
- 基金项目(84845)
- 省(82826)
- 自然(80444)
- 自然科(78606)
- 自然科学(78582)
- 自然科学基金(77190)
- 划(70664)
- 教育(67882)
- 资助(64073)
- 编号(59820)
- 重点(47353)
- 部(46570)
- 成果(46394)
- 创(44752)
- 发(44058)
- 科研(41891)
- 创新(41692)
- 计划(40465)
- 课题(39969)
- 教育部(39510)
- 期刊
- 济(117763)
- 经济(117763)
- 研究(81087)
- 学报(54207)
- 中国(49095)
- 科学(47022)
- 农(46985)
- 管理(41943)
- 大学(39881)
- 学学(37988)
- 财(37392)
- 农业(32553)
- 教育(27208)
- 融(22950)
- 金融(22950)
- 技术(22908)
- 财经(19993)
- 业经(19679)
- 经济研究(19151)
- 经(16915)
- 业(16690)
- 科技(15918)
- 问题(15533)
- 图书(15097)
- 理论(14803)
- 版(14636)
- 业大(14557)
- 技术经济(14183)
- 实践(13740)
- 践(13740)
共检索到40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成 关晓林 黄少安
在CARA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构建IPO超募模型和IPO超募-抑价关系模型,研究了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机构投资者行为对IPO超募以及IPO超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表明,IPO超募与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价值评估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乐观,IPO超募越高,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悲观,可能会导致IPO募集资金不足甚至IPO失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风险中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导致更高的IPO超募;在机构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条件下,风险规避系数及风险与IPO超募资金负相关,但它们对IPO超募资金的影响不大。此外,IPO超募金额也与新股配售比例负相关;IPO超募与I...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投资者行为 超募 IPO抑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顺林 唐斯圆
本文基于380家IPO公司机构投资者报价的详细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及承销商在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询价阶段的机构投资者报价越高。总体上,承销商在机构报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了发行价,但其上调幅度与投资者情绪无显著关系,而与机构报价相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低显著负相关。此外,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以内在价值减发行价度量)显著负相关、与IPO溢价和IPO首日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IPO定价的相关文献,并对市场化定价阶段的新股定价监管策略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承销商行为 IPO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刘烨 李心丹
2009年询价制度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IPO过程中"三高"问题突出、财富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基于网下机构报价信息披露,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询价制度改革后,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过度竞争,导致IPO定价过高,并产生了IPO"三高"问题,使得财富分配过于向发行人倾斜而不利于投资者。长期来看,随着询价申购阶段机构竞争程度加剧,IPO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越高、长期超额投资回报越低,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理论。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特色询价机制运行中的IPO定价黑箱、揭示了IPO"三高"问题背后的制度根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成 张梦怡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本文构建了投资者拥有私人信息以及情绪异化下的IPO定价模型,研究了投资者结构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占比越大,IPO抑价就越小,但是这种负向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增大而减缓。同时,IPO抑价与投资者情绪异化正相关,但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正向作用越小。并且,当机构投资者占比小于一定的阈值时,投资者结构对IPO抑价的影响会大于投资者情绪异化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异化越大,阈值就越高。基于此,本文认为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培养投资者理性投资对新兴证券市场提高发行效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珏蓓 李书锋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1年1月-2015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226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发行中介声誉对于IPO融资超募额的影响,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斌 梅辛欣 潘峰 丛明舒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6年-2008年26单IPO项目询价数据样本,通过组间方差分析、构建认购深度和标准化相对价格偏差指标、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询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我国IPO定价的询价制度变革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我国新股发行采用询价制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国际累计订单询价制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可以考虑通过赋予主承销商一定自主配售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进目前电子化制度、提高机构报价决策灵活度、引入后市稳定机制、明确机构报价权责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一级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慧 顾云峰 樊雪迎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IPO抑价 机构投资者 网络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远志 黄承琰
2014年IPO重启和证监会的"窗口指导"意见出台后,创业板的高超募问题得到缓解。高超募现象的发生和减弱,是否与投资者和拟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有必然联系?当以投资者情绪和盈余管理测度投资者和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强度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外部监管环境等影响因素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与超募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市场投资者情绪与超募程度显著负相关,且两者的非理性行为交叉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IPO超募 非理性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晓龙 何佳捷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创业板IPO募集资金由超募到差募的市场异象。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现象更多是由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所导致,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IPO超募并不显著相关。笔者认为,随着限制超募额度、追究中介机构责任和打击私募股权腐败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出台,创业板资金募集率将逐步回归理性。
关键词:
创业板 IPO超募 投资者情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 李瑞鹏 吴边
在中国当前的询价制下主承销商没有对新股进行自主配售的权利,所以在询价过程中,参与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将缺少激励去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使得主承销商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价值不确定性大的公司的定价将更依赖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由于声誉排名高的主承销商的执业质量和定价能力更强,能够更准确的定价,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并证明声誉排名高的承销商更能帮助不确定性高的公司降低IPO抑价程度,而对于不确定性低的公司,承销商的声誉降低IPO抑价程度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瑜
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公司的治理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都比较分散,主要是靠赚取股票买卖的差价等传统盈利方式来赚取收益,机构投资者的角色一般比较被动,很少参与公司的治理,但是80年代以后,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摆脱以前"用脚投票"来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更多参与到了实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顺武 孟则
基于2006年之后全流通、保荐制度和放开发行市盈率管制背景下IPO上市的样本,选取了谷歌资讯数量、分析师数量和参与询价的机构数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三个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对于IPO抑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注度越高,IPO抑价则越高;相对于主板而言,由于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具有更高的抑价。
关键词:
IPO 投资者关注 抑价 股票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真凤 周孝华
针对IPO抑价中的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问题,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以机构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推导出机构投资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同质和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抑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时,IPO抑价中只有有意抑价,而无无意抑价;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而抑价中的有意抑价不变、无意抑价增大。
关键词:
IPO抑价 异质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澍 林树 俞乔
本文研究中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我们发现,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偏好净损失成本较低的个股,同时关注股票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征。基金对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个股采取价值投资策略,而对上游行业产值较高和垄断行业产值较低地区的个股则表现出"题材"式迎合策略与价值型策略兼顾的投资行为。而这种两者兼顾的投资策略可以带来更好的业绩。
关键词:
新兴市场 机构投资者 产业结构 迎合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善存 林千惠 宋殿宇 高雅琴
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串谋对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的影响,通过对中国IPO市场中两阶段询价制度的分析,构建了存在信息更新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策略模型以及发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串谋行为会影响IPO价格;配售比例、市场信息质量、参与申购人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人信息质量等因素亦会影响IPO价格,从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存在串谋情况下首次公开发行成败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结果。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IPO抑价 串谋 串谋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