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9)
2023(5329)
2022(4500)
2021(3904)
2020(3231)
2019(7208)
2018(7129)
2017(13362)
2016(7103)
2015(8210)
2014(8279)
2013(8241)
2012(8215)
2011(7755)
2010(8026)
2009(7846)
2008(7787)
2007(7447)
2006(6944)
2005(6341)
作者
(22457)
(19164)
(18851)
(18187)
(12103)
(9071)
(8545)
(7305)
(7159)
(6763)
(6756)
(6283)
(6079)
(6072)
(5945)
(5799)
(5665)
(5445)
(5421)
(5196)
(4935)
(4633)
(4606)
(4344)
(4325)
(4292)
(4017)
(4004)
(3980)
(3664)
学科
(58512)
经济(58468)
管理(22200)
方法(17896)
(16646)
数学(15787)
数学方法(15617)
地方(15570)
(13838)
企业(13838)
地方经济(11964)
中国(11178)
(10316)
业经(9315)
(8264)
(8112)
(7303)
环境(7158)
经济学(6981)
(6391)
金融(6391)
(6215)
(6093)
(5967)
(5658)
银行(5650)
农业(5605)
理论(5573)
(5458)
产业(5446)
机构
大学(119011)
学院(117758)
(60757)
经济(59670)
研究(44239)
管理(41175)
理学(34741)
理学院(34336)
管理学(33728)
管理学院(33517)
中国(33135)
(25768)
科学(24796)
(24683)
(22539)
经济学(20637)
财经(20420)
研究所(20095)
中心(19318)
(18376)
(18206)
经济学院(18148)
(16622)
北京(15859)
(15556)
师范(15429)
(15182)
财经大学(14813)
业大(14543)
(14316)
基金
项目(69672)
科学(55086)
基金(51258)
研究(50740)
(43980)
国家(43647)
科学基金(37247)
社会(35487)
社会科(33695)
社会科学(33684)
(26520)
基金项目(26219)
教育(22683)
自然(21772)
资助(21708)
(21613)
自然科(21272)
自然科学(21268)
自然科学基金(20897)
编号(18785)
(16255)
成果(15965)
重点(15718)
(15640)
国家社会(15298)
(14237)
经济(14102)
教育部(13815)
发展(13765)
(13591)
期刊
(77283)
经济(77283)
研究(41091)
中国(23533)
(19893)
管理(17712)
学报(17456)
科学(16283)
(15598)
大学(13807)
经济研究(13437)
学学(13156)
财经(11934)
(11153)
金融(11153)
技术(11016)
(10564)
农业(10464)
教育(9962)
问题(9555)
业经(9429)
技术经济(8302)
统计(7801)
(7221)
世界(6976)
(6649)
国际(6363)
决策(6203)
经济问题(6132)
经济管理(5934)
共检索到19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彦军  
效率与公平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大问题,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增进经济和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把效率与公平看作目的时,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当把效率与公平当作增进经济和谐的手段时,效率与公平之间就具有了替代关系。经济和谐的效率标准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谐的公平标准要求政府推行促进公平的分配政策。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应成为目前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军莲  蔡高强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刘英骥  
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中国振兴经济必须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然而扩大内需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广大老百姓购买力有限。同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也是贫富悬殊。所以,在危机的背景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扩大内需与建设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这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当为成长困惑时,不妨反思: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人的效率,是否有待提高?未来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瓶颈或者挑战在哪里?笔者认为,着眼点应该放在效率上。如果我们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再加上我们原本的规模优势,突破更大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不会是难题。效率影响着企业和经济的成长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能真正理解效率。到底效率是什么?这里以笔者和一位销售主管的对话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一位销售主管告诉笔者,他去年业绩完成得不错,今年公司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竟成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银行与证券市场是等价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银行与证券市场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交易费用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正的交易费用现实及交易费用结构。两种金融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需的交易成本大小。各个国家之所以出现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关键在于各国降低交易费用所依赖的路径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和平  
在发票折扣制下 ,零售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提前购买———仅仅是他们对制造商提供的促销制度的一种直接、简单并且有效的理性反应。制造商为了实现从发票折扣制到业绩报酬制的制度变迁 ,必须保证零售商的利益不受损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美秀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与本质,一切阅读都是经由理解实现的。这一点决定了诠释学的根本任务。鉴于目前国内的阅读学研究在有关阅读学学理构建上存在的先天性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挖掘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以丰富和深化阅读学研究的学理基础。本文试图从对阅读之本质的理解以及共同构成阅读的三个有机相联的基本要素——读者、文本、阅读过程及其相关理论等方面,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予以梳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卫东  郑海英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效应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已明显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本文以商誉的定义为研究起点,论述了商誉分类与经济实质、商誉与企业能力,分析了现行企业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誉分类、计量与列报改进建议,对建立商誉公允价值发现、评价及修正机制提出了设想,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源泉,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巧玉  
继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2009~2010年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之后,中国出现与高速增长阶段不同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新阶段,从战略上讲,需要我们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型城镇化、自主创新之路,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基础,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服务业,将经济稳定在"常态"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曦  李钢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心、物、社会三个维度探讨网络文化的演化过程,提出虚拟社会中信息成本的变化是网络文化演化的主要原因,而网络文化演化的根本推动力在于降低信息成本,以实现更有效配置人们注意力资源的需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分析网络文化演化机理的理论框架;对网络文化的演化机理提出了初步的一般性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献华  姜秀珍  田亮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模型、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理论对企业的现金持有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了影响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深层原因,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正确把握现金持有量提供了借鉴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师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创新和技术外溢、培育高端生产要素、革新生产模式,在生产环节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借助影响分配结构、提升分配效率,在分配环节深化共享发展理念;以发展数字平台经济优化交换模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交换环节践行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理念;通过催生和加速绿色消费与智能消费、改进教育和医疗消费质量,在消费环节贯彻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人工智能与社会再生产相融合,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幸泽林  汤新发  
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为严重的收入差距,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种差距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本文通过几个简单的经济学理论,从理论上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且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提出我们应当谨慎地对待当前社会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以免我们在处理该问题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