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6)
- 2023(12825)
- 2022(10731)
- 2021(9960)
- 2020(8201)
- 2019(18905)
- 2018(18850)
- 2017(36126)
- 2016(19910)
- 2015(22206)
- 2014(22259)
- 2013(21642)
- 2012(19382)
- 2011(17241)
- 2010(17131)
- 2009(15621)
- 2008(14991)
- 2007(12913)
- 2006(11406)
- 2005(9834)
- 学科
- 济(78740)
- 经济(78656)
- 管理(53345)
- 业(51326)
- 企(42019)
- 企业(42019)
- 方法(34924)
- 数学(29218)
- 数学方法(28850)
- 农(21992)
- 中国(21295)
- 业经(19381)
- 地方(17458)
- 学(17165)
- 财(16838)
- 农业(15126)
- 理论(14354)
- 制(12922)
- 贸(12905)
- 贸易(12898)
- 和(12543)
- 易(12462)
- 环境(12193)
- 技术(12114)
- 务(10926)
- 财务(10854)
- 发(10838)
- 财务管理(10838)
- 教育(10749)
- 银(10617)
- 机构
- 大学(275287)
- 学院(274618)
- 管理(110324)
- 济(103195)
- 经济(100827)
- 理学(95842)
- 理学院(94726)
- 管理学(92960)
- 管理学院(92463)
- 研究(91503)
- 中国(66087)
- 京(61981)
- 科学(59298)
- 所(45361)
- 财(45269)
- 农(43588)
- 业大(42168)
- 研究所(41761)
- 中心(40754)
- 北京(39705)
- 范(38903)
- 江(38783)
- 师范(38543)
- 财经(36976)
- 农业(34113)
- 院(33781)
- 经(33633)
- 州(32143)
- 师范大学(31386)
- 经济学(29753)
- 基金
- 项目(194315)
- 科学(152110)
- 研究(142457)
- 基金(139564)
- 家(121642)
- 国家(120595)
- 科学基金(103721)
- 社会(88300)
- 社会科(83554)
- 社会科学(83533)
- 省(76009)
- 基金项目(75047)
- 自然(67768)
- 自然科(66151)
- 自然科学(66138)
- 自然科学基金(64913)
- 教育(64496)
- 划(64120)
- 编号(58745)
- 资助(57028)
- 成果(46934)
- 重点(43177)
- 发(41936)
- 部(41382)
- 课题(40284)
- 创(39933)
- 创新(37165)
- 科研(36896)
- 项目编号(36075)
- 大学(35732)
- 期刊
- 济(112983)
- 经济(112983)
- 研究(78340)
- 中国(48838)
- 学报(44393)
- 科学(41202)
- 农(40003)
- 管理(39257)
- 大学(33582)
- 教育(32336)
- 财(31919)
- 学学(31236)
- 农业(28440)
- 技术(23671)
- 融(19836)
- 金融(19836)
- 业经(19698)
- 经济研究(17397)
- 财经(16610)
- 图书(16351)
- 问题(15308)
- 业(14415)
- 经(14053)
- 科技(14020)
- 理论(13420)
- 资源(12742)
- 现代(12623)
- 版(12614)
- 技术经济(12582)
- 实践(12533)
共检索到390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音乐3个维度都呈现出全球本土化的特征,并且,不同行业的旅游推广话语显示出不同的趋势,即旅游基础设施的推广话语呈现出"全球化强而本土化弱的倾向";相反,景点及餐饮文化推广则体现出"全球化弱而本土化强的倾向"。本研究旨在强调全球本土化及其不均衡性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近年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的重新认识,使得旅游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多数研究属于理论性论述,缺乏数量分析;有些做出了数量分析的尝试,但准确性有所不足。本文分析了以往旅游就业计量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托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整合,重新构建了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计算了北京旅游就业的情况。结果发现,旅游就业的带动状况并没有宣传中那么大。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就业乘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陈学飞
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话语的交流过程。西方的教育话语存在明显的霸权现象,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逻辑前提就是要打破西方教育话语霸权,使中国本土的教育话语得以觉醒与重构,使中国教育的真实需要得到符合传统与现实的正确表达。在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是正常的状态,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
关键词:
话语权 教育本土化 全球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文章在对会展旅游内涵予以界定的基础上,利用RAS法编制了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并通过对产业关联性进行数量分析,揭示北京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融合现状。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融合现状并不十分理想;旅游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作用和反馈推动作用,目前仍是旅游业对会展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占主导,旅游业对会展业发展的敏感度和推动作用则较弱;两者具有相互主动融合的动力,但仍处于被动融合阶段;两者之间的关联影响目前主要以间接作用为主。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形成农业旅游新业态,是新价值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文章从产业关联视角分析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利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18部门投入产出表,并结合2002年、2005年和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旅游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旅游业与农业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后向关联,对农业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日益增强,且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旅游业对农业发展的间接影响力大于直接影响力;两个产业之间缺乏明显的相互主动融合的动力;农业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程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佰瑞
旅游产业融合是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对北京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分别从旅游与第一产业、旅游与信息产业、旅游与会展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北京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北京 旅游业 产业融合 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丽敏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本文在实地调查旅游数据资料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计算北京旅游者在游览、酒店和交通方面的碳足迹,分析出北京旅游者碳足迹排放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酒店住宿餐饮娱乐和游览活动上,在三者碳足迹中,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最多,其次是酒店的碳排放量,游览活动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碳排放相对较少。根据以上计算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为北京市发展低碳旅游提供决策参考,对北京市实现低碳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北京 旅游者 碳足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传康
旅游活动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1)观光旅游为基本层次,(2)购物和娱乐消遣为提高性层次,(3)休疗养,出席会议,宗教朝拜,考察调查,文化瞻仰,商业活动等为旅游的特殊层次。 风景资源结构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接待服务措施结构为发展旅游业的保证条件,为购物和娱乐旅游服务的商店、娱乐场所和设施则是发展旅游的提高条件,要发展上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金山
在世界城市建设的背景中,北京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被定位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文章结合世界城市的内涵,分析了世界城市与旅游业的关系以及北京的差距所在,最后提出推动旅游产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总部经济、努力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等未来北京旅游建设的重点方向及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路紫,李彦丽
旅游在线服务使用者满意度的评估正在成为旅游网站研究与信息地理学的交汇点。文章构建了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评估的差异函数范式,并依据此范式提出了一个评估城市(区域)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的可实施的方法———“象限测度法”,随后运用该差异函数范式计算出北京旅游在线服务的供需差,从而较深刻地揭示了城市(区域)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被“供需关系”所影响的状况。该研究不仅有利于旅游网站发展决策的创新,而且有利于城市(区域)旅游在线服务的细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冰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旅游产业的特点、发展状况进行的分析,提出北京市旅游产业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与其他省市旅游产业的对比,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首都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出对策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发展对策 对比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