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9)
- 2023(3588)
- 2022(2828)
- 2021(2574)
- 2020(2093)
- 2019(4824)
- 2018(4605)
- 2017(8907)
- 2016(4864)
- 2015(5554)
- 2014(5382)
- 2013(5434)
- 2012(5055)
- 2011(4654)
- 2010(4787)
- 2009(4538)
- 2008(4851)
- 2007(4390)
- 2006(3943)
- 2005(3623)
- 学科
- 济(20693)
- 经济(20673)
- 业(16951)
- 管理(16655)
- 企(15131)
- 企业(15131)
- 方法(9330)
- 数学(7425)
- 数学方法(7319)
- 财(6896)
- 学(5856)
- 农(5482)
- 业经(5467)
- 务(5432)
- 财务(5430)
- 财务管理(5427)
- 企业财务(5253)
- 中国(5217)
- 理论(4666)
- 农业(4000)
- 制(3965)
- 融(3789)
- 金融(3788)
- 和(3653)
- 银(3431)
- 银行(3418)
- 教育(3331)
- 行(3217)
- 划(3060)
- 贸(2983)
- 机构
- 大学(80005)
- 学院(78324)
- 济(30353)
- 经济(29781)
- 管理(29298)
- 研究(26447)
- 理学(25616)
- 理学院(25284)
- 管理学(24787)
- 管理学院(24648)
- 中国(19348)
- 科学(16940)
- 京(16685)
- 财(15140)
- 所(13755)
- 农(13068)
- 研究所(12732)
- 财经(12331)
- 范(11906)
- 江(11866)
- 师范(11784)
- 业大(11330)
- 经(11181)
- 中心(11064)
- 北京(10306)
- 农业(10297)
- 经济学(9864)
- 师范大学(9721)
- 院(9268)
- 财经大学(9246)
- 基金
- 项目(52393)
- 科学(42177)
- 基金(39615)
- 研究(37573)
- 家(34991)
- 国家(34720)
- 科学基金(29611)
- 社会(25079)
- 社会科(23582)
- 社会科学(23574)
- 基金项目(20897)
- 省(19552)
- 自然(19321)
- 自然科(18857)
- 自然科学(18849)
- 自然科学基金(18539)
- 教育(17735)
- 划(17215)
- 资助(15615)
- 编号(14485)
- 成果(12640)
- 重点(12087)
- 部(11990)
- 创(10996)
- 发(10753)
- 国家社会(10680)
- 教育部(10377)
- 创新(10139)
- 课题(10136)
- 科研(10033)
共检索到112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玉琴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而且也是一种能够被投入经济运行过程并增进社会财富的道德资本。诚信道德资本的生成 ,一方面是市场法则作用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也在于完善的市场经济能够产生诚信道德资本的自动供给机制。诚信道德资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投入与运作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诚信道德资本 生成机理 价值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法容
事业单位法人管理,是我国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法人管理,诚信道德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可谓多项管理的基础、核心,是治本之策。事业单位法人在社会机构整体框架中,担负着特殊职责,要求事业单位法人正确处理“两种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方针;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强化为公共利益提供优质服务的诚信意识;正确处理一时的效应与夯实基础的关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关键词:
事业单位法人 诚信 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巧莉
概括了会计诚信的核心内容 ,对当前会计诚信失缺的现象和危害进行了阐述。根据现行刑法、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分析比较了不同法律对会计诚信失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 ,提出解决会计诚信失缺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市场法则、法律法则和道德规范的三位一体
关键词:
会计 诚信道德 法制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文章对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浅显的论证,分析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与原因,提出诚信道德人格的培养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学校 图书馆 学生 诚信道德 教育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喜娥
近几年商业银行发生的多起案件,反映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形象。对银行会计人员诚信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诚信经济,诚信道德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银行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是共享经济时代社会对银行规范经营的信心保证。为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诚信问题,同时助力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建议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诚信工作环境,建立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延波 何蕾 张丹
诚信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之本,对旅游企业这类服务型企业更是至关重要。通过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旅游企业诚信的实现机制及其内在机理。旅游企业诚信的实现过程涉及诚信意愿、诚信能力和诚信行为三个环节,其内在作用机理可用"动机——认知——行为——结果"模型加以解释,且诚信能力在其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明晰旅游企业诚信实现机制及其内在逻辑,可以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与引导旅游企业诚信行为提供政策思路和实施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晗 鲍宗豪
诚信在市场中的稀缺、诚信价值的难以计量以及企业对成本与收益的衡量,往往成为阻碍诚信转化为企业道德资本的因素。道德资本方法为企业诚信责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应构建企业、地方政府与社会三方利益均衡机制,加强政府与社会对企业行为的经济奖惩力度,提高社会对诚信成本的认可程度,促进诚信真正转化为与企业现实经济利益一致的道德资本。
关键词:
道德资本 企业诚信 均衡机制 路径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美珍
诚信是中华民族繁衍过程中形成的深层道德意识;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传统诚信道德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在调节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以及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要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来阐释诚信道德的新内涵;重建诚信社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诚信道德的精神价值,它所倡导的求实、求真、守信、重诺的精神,仍是我们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所崇尚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
诚信 传统道德 现代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伟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也是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连芬 张少杰
知识价值的实现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其价值实现有特殊性。本文认为知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交换主体和交换客体协同作用 ,以知识作为交换对象 ,以交换环境为依托 ,动态的、非平衡的价值实现过程
关键词:
知识价值 主客观条件 过程机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辉
企业诚信的内在本质在于既肯定以诚信赢利的工具性价值,又强调服务他人与社会的目的性价值。企业诚信的缺失不仅有政治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秩序不完备等外部原因,而且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诚信内在本质的错误理解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建设企业诚信,必须深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现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诚信的认识,制定完备的企业伦理守则。
关键词:
企业诚信 市场秩序 实现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常荆莎 付文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而当下的诚信状况仍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掣肘,亟待进一步改善。对于诚信有无不同的社会特质、何来社会主义诚信且如何实现,理论上并未回答清楚。在对诚信范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找出诚信的基本维护条件。通过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诚信基础和诚信品质相比较,立于社会化大生产、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诚信超越性特质便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追索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诚信的实现条件,即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诚信实现超越筑牢物质基础;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消除不公平的利益差异并扩大共同利益;扩大和夯实共享;下大力气以建立健全征信体系为传动机制,提高失信惩罚力度,营造诚信环境;促进文化层、制度层和器物层诚信建设的协调统一。
[期刊] 征信
[作者]
樊晓磊
现代社会的诚信,以新的经济社会状态为基础构建了新型道德诚信、经济诚信和制度(法律)诚信等多重维度的内涵。“诚信”价值与现代法治的社会运行机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诚信”价值入法是私法自治丰富完善的体现,其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种路径或形式体现在我国《民法典》和民商事单行法规范之中。“诚信”价值的公法制度实践以社会契约论、责任政府理论和法的内在道德为其证成的逻辑基础,并在宪法领域、行政法治领域、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和刑事法治建设领域获得了体系性的表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燕 李晏墅
当前广泛存在的诚信危机正严重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促进合作的形成和市场的有序运行,提高社会或组织中个体的道德信念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首先运用博弈论的研究工具探讨了道德信念内在激励的作用机理,详尽地分析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主要决定及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了诚信缺失的道德治理对策。
关键词:
道德信念 道德治理 道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