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5)
2023(5352)
2022(4767)
2021(4282)
2020(3945)
2019(9367)
2018(9282)
2017(18530)
2016(10251)
2015(11875)
2014(12184)
2013(12262)
2012(11559)
2011(10525)
2010(10700)
2009(10196)
2008(10427)
2007(9658)
2006(8100)
2005(7292)
作者
(30830)
(25925)
(25900)
(24797)
(16298)
(12378)
(12044)
(10159)
(9565)
(9181)
(8724)
(8635)
(8394)
(8144)
(8105)
(8098)
(8062)
(7657)
(7547)
(7445)
(6551)
(6339)
(6332)
(5900)
(5873)
(5838)
(5832)
(5681)
(5326)
(5217)
学科
(45268)
经济(45228)
管理(29047)
(29016)
方法(24094)
(23680)
企业(23680)
数学(21323)
数学方法(21163)
(12249)
(12002)
中国(10269)
(9940)
(9152)
贸易(9151)
(8879)
业经(8693)
地方(8195)
(8141)
财务(8128)
财务管理(8107)
(7994)
农业(7818)
企业财务(7650)
(7402)
理论(6811)
(6584)
银行(6564)
(6159)
(6054)
机构
大学(155179)
学院(153906)
(63179)
经济(61791)
管理(58691)
理学(50626)
理学院(50047)
研究(49883)
管理学(49215)
管理学院(48919)
中国(37925)
(32404)
科学(31413)
(28901)
(28002)
(26166)
业大(24053)
中心(23854)
研究所(23808)
(23554)
财经(23272)
农业(22323)
(20962)
(20714)
师范(20530)
北京(20280)
经济学(19796)
(18576)
经济学院(18102)
(17247)
基金
项目(98999)
科学(76713)
研究(71992)
基金(70885)
(61350)
国家(60835)
科学基金(51229)
社会(44789)
社会科(42274)
社会科学(42257)
(39094)
基金项目(37878)
教育(33860)
(33041)
自然(33008)
自然科(32167)
自然科学(32154)
自然科学基金(31595)
编号(30360)
资助(29195)
成果(25110)
(22492)
重点(22481)
(21254)
课题(20446)
(20207)
科研(19436)
教育部(19116)
创新(18834)
大学(18809)
期刊
(67285)
经济(67285)
研究(42438)
中国(27067)
学报(25326)
(24479)
(24478)
科学(22087)
管理(18837)
大学(18508)
学学(17376)
农业(16159)
教育(15873)
技术(13183)
(12614)
金融(12614)
财经(11916)
业经(11387)
经济研究(10886)
(10167)
问题(9575)
(9389)
技术经济(8449)
(8037)
商业(7936)
(7799)
理论(7790)
统计(7746)
图书(7703)
财会(7233)
共检索到221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诚信评价业”是否存在是一个在业内外都颇具争议的问题,尽管国家标准中早有“诚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诚信评价是纯粹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一种技术服务。作为一种技术,诚信评价先服务于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起的“商会协会信用评价活动”,后服务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城市信用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维。在理论依据、技术构成和市场作用等方面,诚信评价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差别很大,它不该是信用评级业的组成部分,也不能被简单地划入信用管理咨询业。鉴于“诚信评价业”所处的尴尬状态,分析其理论技术渊源、市场特征、发展成熟度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行业构成问题,以及行业建设的技术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晓屏  吴中伦  
提倡诚信道德规范 ,发展相互信任关系 ,增强社会信用意识 ,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对于诚信、信任、信用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混淆现象 ,鉴于此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廓清其本质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伟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也是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蕾  刘欣  
一、会计诚信及相关概念阐释(一)诚信及相关概念的本质"诚"从哲学角度看是世界本源,是实际存在,是自然固有的状态和规律。从伦理学角度考察则表示人的一种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是诚心、诚言、诚行的统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美珍  
诚信是中华民族繁衍过程中形成的深层道德意识;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传统诚信道德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在调节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以及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要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来阐释诚信道德的新内涵;重建诚信社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诚信道德的精神价值,它所倡导的求实、求真、守信、重诺的精神,仍是我们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所崇尚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燕  李晏墅  
当前广泛存在的诚信危机正严重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促进合作的形成和市场的有序运行,提高社会或组织中个体的道德信念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首先运用博弈论的研究工具探讨了道德信念内在激励的作用机理,详尽地分析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主要决定及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了诚信缺失的道德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琳  
企业诚信失范已经造成了各种社会成本付出,其中包括经济、健康、生命、道德等各方面重大而深刻的价值牺牲,直至形成综合性灾难而影响社会稳定。企业诚信失范既非一时之疾,亦非指日可除,其病根在于长期被忽略甚至遗忘的资本血腥逐利这一本质因素,而不是简单的文化或者制度等环境因素。治理企业诚信失范,必须采取具体方案、系统建设与长期坚持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建立信息平台,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诚信文明,最终使企业诚信失范行为失去产生和繁衍的土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文华  
诚信,从语义学上讲就是诚实、不说谎、不虚伪和守信、有信用、讲信誉的意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诚信则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它由非正式制度(通过文化传统,特别是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和舆论的谴责来实行)和正式制度(通过正式的政策法律法规实行)的统一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每收1元审计费用,将带来约470元的纠错成效。在2001年—2008年间,我国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调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高达4057亿元,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季布千金一诺中江湖人的仗义情怀、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间知己的惺惺相惜早已成为美谈,商鞅的徙木立信更是开启了秦国变法以自强的序幕,为秦帝国统一七国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在竞争日趋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诚信作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已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近些年,论文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论文标注的研究项目动辄二三项,多则五六项,而不是常见的一二项。本刊的一篇论文,达到了破纪录的五项。我们不反对论文标注课题,只是觉得课题标注应该实事求是,不做样子,更不做幌子。依循常识,课题研究大都有明确指向的。课题名称不同,要解决的难题也不同,相应的,从研究目标到研究重点到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会不同。因此,一篇论文常挂一二项课题可以理解,怎么会挂五六项课题呢?这些课题与文章到底什么关系?其实,很多事实已经显示,这种标注多少已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