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465)
2022(2127)
2021(2139)
2020(1758)
2019(3912)
2018(4006)
2017(7155)
2016(4213)
2015(5021)
2014(5172)
2013(4963)
2012(4865)
2011(4575)
2010(4915)
2009(4907)
2008(5270)
2007(5248)
2006(4803)
2005(4522)
2004(4077)
作者
(14085)
(11883)
(11602)
(11111)
(7514)
(5766)
(5243)
(4598)
(4502)
(4401)
(4047)
(4046)
(3843)
(3842)
(3735)
(3538)
(3478)
(3461)
(3411)
(3378)
(3181)
(2896)
(2868)
(2821)
(2717)
(2657)
(2647)
(2611)
(2467)
(2339)
学科
(16526)
经济(16497)
管理(13672)
(11377)
(10689)
企业(10689)
(6492)
方法(6259)
教育(5979)
理论(5571)
中国(5218)
(4688)
(4602)
数学(4062)
(3943)
业经(3928)
数学方法(3893)
(3524)
(3398)
银行(3390)
(3252)
(3230)
(3211)
金融(3210)
(3190)
(3063)
贸易(3058)
(2941)
思想(2797)
(2728)
机构
大学(73852)
学院(70402)
研究(24518)
(23024)
经济(22307)
管理(21640)
中国(19075)
理学(17385)
理学院(17118)
(16937)
管理学(16562)
管理学院(16426)
科学(16268)
(13913)
(13405)
(12440)
(12363)
师范(12265)
研究所(11824)
(11355)
中心(10972)
北京(10860)
财经(10566)
(10096)
师范大学(9823)
(9362)
业大(9330)
农业(8844)
教育(8520)
(8268)
基金
项目(37285)
科学(28030)
研究(27808)
基金(25676)
(22425)
国家(22154)
科学基金(17926)
社会(16404)
社会科(15273)
社会科学(15266)
(14228)
教育(13859)
基金项目(12743)
(12284)
成果(12208)
编号(11884)
自然(11110)
资助(11036)
自然科(10847)
自然科学(10843)
自然科学基金(10638)
课题(8912)
重点(8611)
(8264)
(7677)
项目编号(7583)
(7525)
大学(7369)
(7163)
教育部(7026)
期刊
(33279)
经济(33279)
研究(25140)
中国(17318)
学报(15410)
教育(14381)
(12833)
科学(12016)
大学(11740)
(11093)
学学(10672)
管理(9744)
财经(7235)
农业(7143)
(6635)
金融(6635)
(6318)
技术(6159)
图书(6072)
(5142)
书馆(4665)
图书馆(4665)
问题(4402)
经济研究(4250)
(4125)
业经(4049)
(3714)
论坛(3714)
(3558)
业大(3519)
共检索到12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景林  赵娴京  
儒学以生命存在的实现为思想的进路,其所言达道,是一种身心上的体证和实践上的拥有,儒家哲学由此而有工夫与工夫论之说。儒家言工夫,包括"成己""成物"内外两面之统一,其思想架构,可用《学》《庸》"诚中形外"的观念来提挈概括。"成己"着重于个体生命整体性的实现,人的实存表现既因内在本体性的确立和贯通而臻于精纯或"纯一性",又在生命历程中展现为一种生生连续的"同一性",获得生命存在之整体性的迁化和本质性的升华,成为道体、天理所依之以全幅必然展现的一种当下性的场域。"成物"着重于君子德化天下的教化作用。儒家讲"诚中形外",是要通过成己以成物的途径,达成人己、物我一体相通和平等性的价值实现,此亦儒家落实其教化的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青  
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开始加快,随之而来的,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为了让人们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人们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继而使自己更容易获得内心的幸福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各大学派理论需要改变自身较为古板的存在形态,让先进思想从书本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帮助人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为此,儒学要与当代思想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儒学来实现当代思想中与身体转向相关的相关理论措施,以此帮助人们增长见识,一改人们对儒学思想的刻板印象。作者在开展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阳明学与日本战后派文学的关系研究”(22NDJC144YB)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时研读了该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曼娜  
在墨家与儒家消费思想中,墨家的节用、节葬、非乐思想,既与生产的动态过程相联系,又以劳动财富观为出发点,因此,墨家的消费观与儒家鄙视劳动的等级消费观形成鲜明而尖锐的对立;但儒家的"知足"说、"寡欲"论、崇俭思想以及"用不伤义"的消费标准,则和墨家的节用思想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两个学派因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存在着思想分歧,但因二者处于同一历史时期,所以两个学派的消费理念也就具有一定的相近性和互补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光  
本文鸟瞰式地论述了浙江儒学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从中提炼出浙江儒学的学术特色与基本精神,进而论述了浙江儒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作者认为,浙江儒学有三大学术特色:一是多元包容,二是经世致用,三是从民本、亲民到民主的思想转型。浙江儒学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实事疾妄"的求实批判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学精神,"崇尚气节,正直敢言"的豪杰精神,"教育优先、人才第一"的文教兴邦精神五大方面。浙江儒学的典型思想型态是王充以"实事疾妄"为宗旨的求实批判之学、叶适以"崇义养利"为核心价值的功利之学、王阳明以"致良知"为核心命题的"良知心学"、黄宗羲以"民主君客"为核心观点的"力行"实学、马一浮以"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为核心命题的现代新经学。他们的思想宗旨与学术命题不仅在当时开风气之先,而且具有现代性与普世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与实践治理模式的良好借鉴。
[期刊] 求索  [作者] 单正齐  
以心性论为中心,围绕几个重要范畴对宋明儒学与佛教哲学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具有诸如理论结构、运思模式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但在思想实质及具体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宋明儒学坚持道德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追求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合一,体现了道德的形上学特色。佛家则坚持超越的境界本体与心性的统一,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智慧体证宇宙实相,成就宗教上理想的生命人格,体现了超道德的境界形上学特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亚兰  
在知识管理时代 ,知识仓库具有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功能、知识存储和检索功能、知识分析功能、新知识产生和反馈功能 ,以及用户行为分析跟踪功能。知识仓库的架构分为 6个主要构件 :共享和获取隐性知识模块 ;获取显性知识模块 ;知识的抽取、转换和储存模块 ;知识分析模块 ;用户 (系统管理员 )界面模块 ;3个反馈环。目前 ,已经开发出一些知识仓库软件系统。图1。参考文献 8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税法通则的立法架构是在法律定位与制度设计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体系和结构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我国应当按照“通则法”定位的要求,借鉴国外税法通则立法架构的通行做法,突出科学性、体系性和综合性,将税法通则的立法架构确立为“总则—纳税义务—税收征纳的一般规则—税收确定—税收征收—税收执行—税收争讼—法律责任—附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孟高栋  
大多数研究将CFO的能力定位于分析决策、战略规划、领导协作、内部控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CFO的能力架构必须基于两层,第一层是CFO公司治理环境层面的能力架构,第二层是CFO个人能力方向的架构,两者缺一不可。除了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能力架构要求之外,CFO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云计算、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等方兴未艾;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历经十几年转而未决,业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会  
日前,北京正式发布《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5~8年的总体设计。其中,首次提出按服务功能建立"金字塔"形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大型医院将逐步大幅压缩普通门诊,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承担为居民治疗常见病、慢性病、重症康复等功能。在"金字塔"的顶层,是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中层由区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赖海榕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与政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许多新的理念、结构、主体和行为已经引入我国并在逐渐传播开来,但这一过程还远未完成,为了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维护政治的持续稳定,我们必将大力推进治理的革新与深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丕洋  
明代中晚期的心学思想家王龙溪通过自己的修道实践,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心性工夫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良知为诀,重在理会性情,在日常生活中慎于一念之微,而且强调寡欲之功,以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这些工夫论思想,表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有真修,然后有实悟"。因此,自明清以来的某些学人以为龙溪"谈本体而讳言工夫"的说法,是一种明显的误解。王龙溪的心性工夫论,简洁易行,切于日用,对于古今任何有志于天人性命之道的学者而言,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启发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艳  王琳  严金强  
文章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系统性逻辑架构,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学理内涵。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依次从逻辑体系、基本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四个层次,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展开阐述。其中,逻辑体系刻画和勾勒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抽象层面,是决定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重要内容的内核所在;基本理论沿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过程,阐述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思想,是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具体内容的核心框架;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则是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在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这两个重要方面的具体展开,分别阐释习近平对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内涵。在此逻辑架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体系化梳理和学理化解析,一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逻辑的线索,探究习近平各层次经济思想的科学意蕴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拓展,另一方面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逻辑的线索,注重挖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中国内涵和实践意义,两条线索相互融合,共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西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向明  李婉萍  
财政诚信管理是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设计了财政诚信管理的十项制度、五权相对分离机制以及管理路径,实现财政诚信管理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融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学凯  
孟子天下观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首先,它体现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的历史分野;其次,它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和群雄割据的政治现实。孟子天下观也是儒家因应战国时代各种思想挑战的方略之一。它不仅开启了原始儒学的思想转换,不再像孔子那样去倡言"礼乐",在人性已彻底沉沦的时代里,以"性命"之学构建思孟学派的"性善"说,而且以"仁者无敌"的论断来唤醒统治者,要用仁爱之心去一统天下。孟子天下观是儒者之思,仁者之向往,也是那个大时代里唯一的和最为高尚宏远的政治理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余闻婧  
我国先秦儒学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大量反映教师评价意识的素材和论述。特别是,以"知人"、"爱人"和"无知"意识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基本构成,以"长善救失"和"规矩"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目的指向,以"视"、"观"、"察"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方法步骤,诸如此类的素材和论述,孕育了我国教师评价意识的理智传统,对于当代教育较为本原地理解和深化教师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