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0)
2023(6489)
2022(5449)
2021(5139)
2020(4333)
2019(10127)
2018(9726)
2017(18503)
2016(9874)
2015(10550)
2014(10479)
2013(10312)
2012(9523)
2011(8904)
2010(9093)
2009(8408)
2008(8586)
2007(7657)
2006(6881)
2005(6577)
作者
(28655)
(24240)
(23577)
(22969)
(15342)
(11679)
(10763)
(9162)
(9018)
(8733)
(8355)
(7957)
(7943)
(7721)
(7657)
(7448)
(6969)
(6872)
(6857)
(6840)
(6112)
(5905)
(5861)
(5547)
(5393)
(5344)
(5257)
(5069)
(5050)
(4728)
学科
(40115)
经济(40029)
管理(26750)
(25271)
(21556)
企业(21556)
方法(16348)
数学(13091)
数学方法(12842)
(11500)
中国(11077)
(11075)
(10367)
(9593)
理论(8740)
业经(8428)
(7746)
金融(7746)
(7684)
银行(7668)
(7410)
(7222)
(6332)
贸易(6326)
(6237)
地方(6212)
财务(6207)
财务管理(6191)
农业(6128)
(6127)
机构
大学(145316)
学院(139903)
(57176)
经济(55979)
研究(51635)
管理(49860)
理学(42714)
理学院(42147)
管理学(41259)
管理学院(40959)
中国(38655)
(31070)
科学(31043)
(30361)
(26426)
(24389)
研究所(23866)
财经(23455)
中心(22650)
(21426)
(21381)
业大(20474)
北京(19742)
(19715)
师范(19518)
农业(19024)
经济学(18779)
(18726)
财经大学(17607)
(16995)
基金
项目(91955)
科学(72488)
基金(68513)
研究(65552)
(61211)
国家(60727)
科学基金(51045)
社会(42934)
社会科(40589)
社会科学(40579)
基金项目(35184)
(33889)
自然(32698)
自然科(31998)
自然科学(31985)
自然科学基金(31432)
教育(30611)
(29562)
资助(28003)
编号(24855)
成果(21926)
重点(21465)
(21037)
(18968)
(18866)
(18719)
国家社会(18637)
教育部(18185)
课题(18008)
(17795)
期刊
(65021)
经济(65021)
研究(45404)
中国(31574)
学报(26148)
(24451)
科学(22948)
(22275)
管理(20135)
大学(19980)
学学(18659)
教育(18021)
(14393)
金融(14393)
农业(14357)
财经(12804)
(11081)
经济研究(10751)
技术(10449)
业经(8744)
问题(8588)
(8072)
(7834)
(7320)
业大(6339)
世界(6216)
科技(6212)
统计(6143)
技术经济(6039)
国际(6033)
共检索到218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汪小英  
巴赫金对话理论具有哲学和美学意义,但巴赫金本人的文学批评实践集中在小说话语研究,对诗歌话语对话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相关论述也多有矛盾之处。事实上,诗歌话语既有一切话语本质上的内在对话性,也表现出与诗歌体裁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蕴含着说话人、诗人、言说对象、读者、社会语境以及文学文化传统等不同主体、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对话。因此,诗歌话语对话性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批评实践维度,对诗歌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启超  
巴赫金的"对话"已然被无边界征用。巴赫金的"对话论"内涵不时被简化,外延常常被泛化。这一现象召唤学者们对巴赫金"对话论"进行深度开采,在巴赫金的概念场中来理解"多声部对话","对话关系"意义上的"对话","超语言学"界面上的对话,主体间相对位、相应和而不融合、不同一的对话。巴赫金的"对话"具有文化哲学品位,具有伦理导向性,具有在文学文本与文化现实之间自由穿越的阐释力。近些年来,俄罗斯、美国、英国、波兰诸国巴赫金专家对"多声部对话论"的新解读,显示出国际斯拉夫学界在巴赫金这一核心理念上的深耕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启超  
理论之树也可以常青。世界人文学界对巴赫金的发现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历程,国际“巴赫金学”历经四十载风云,巴赫金理论的思想魅力仍不减当年。俄、英、德诸国“巴赫金学”专家仍在对巴赫金理论进行深耕。不论是对巴赫金之于叙事学的贡献所做的学术史梳理,抑或对“复调小说”与“复调音乐”的关系所做的学理性重审,还是从理论建构风格来看巴赫金“对话论”的文化哲学品位,甚或将“对话论”作为人文科学推重的一种理念,也作为人文科学适用的一种方法,这些探讨都在表明:“超语言学视界”与“多声部对话”路径,已然成为以多元文化互识互动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世界人文学者的共同心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苗苗  
咪蒙自媒体中的女性意识写作,结合自媒体特有的反馈功能,呈现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全民性、二重性、诙谐性、粗鄙化特征,形成女性独立意识舒展的狂欢场域。但网络阅读语境下的狂欢具有先天局限,唯有鼓励且支持女性自由的话语和行为,重建两性社会文化,两性才能达成更高质量的相处模式和相互发展,因此需要社会保障且拓展女性表达空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启超  
巴赫金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已然历经36个春秋。在当代中国,"复调"、"多声部"、"对话"、"狂欢化"已成为文学研究的高频词,已成为有助于推进人文研究的基本话语。然而,这些话语被套用、被滥用、被"简化"、被"泛化"的现象,也并不鲜见。理论旅行途中发生的"被改写"与"被增生"状况,也在影响着理论的传播与接受。正是这些问题在召唤我们来回望与反思:面对无边界的话语征用,应如何进入有深度的理论开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讲求文法"是胡适文学改良的"八事"之一,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对其他义项详加解释,唯独对此一笔带过,给人留下不少疑惑。然而揆诸实际,胡适的"诗体大解放"活动一直与"国语文法"如影随形,从语法角度改造诗歌可谓是其"文学改良"的另一红线。扬弃宋诗句法,吸收其"说话""作文"因素;否定五七言整齐句法,肯定词的自然文法;打破诗文壁垒,恢复诗的自然语序;废除平仄对仗,用白话拆除旧体诗最后屏障,等等。基于中国诗语演变的历史实际,倡导诗歌语言的自然文法,胡适提出的这种文学革命方略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不过也给后人留下很多文体困惑和艺术难题,如何在"散文"的形式里实现"诗性",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小蔓  杨桂青  
巴赫金批判19-20世纪表现强势的唯理性主义哲学,把道德哲学作为第一哲学,把统一而唯一的存在即事件作为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把实际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目标,主张个体通过负责任的行为参与生活,从具体的事件中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应分",重视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积极交往与对话,在多样化的、多体裁的、活的话语交流中丰富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并彰显道德个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盛兵  
本世纪中叶,我国计划建成世界教育中心和科学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很快,由世界边缘开始进入中心。围绕我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和世界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我国能否建成世界教育中心、我国学者对世界知识的贡献、我国建设世界教育中心的优势及劣势、国际化在世界教育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等八个问题,我与高等教育中心-边缘学术理论提出者阿特巴赫教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的许多独到观点对我国未来世界教育中心建设深有裨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浅沼茂(Asanuma shigeru)教授应邀于2007年5月底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首届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带来了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旨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课程质量的教师元认知研究"的成果。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成果的一个论题——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意义——展开。理解巴赫金语言哲学及其对话论命题的精髓,是发展"临床教育学"研究所需要的。教育临床研究三基轴——"现场性"、"实践性"之轴;"病理性"、"问题性"之轴;"发现性"、"批判性"之轴——的分析,集中体现了"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及其特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哈嘉莹  
杨维桢的诗歌思想体系是以“诗本性情”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对诗歌创作、诗歌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的论述,并有与其诗歌思想相辅相成的诗歌实践。将“诗本情性”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诗歌创作规范,扭转了元代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并对后世的“性灵”文学思想有不容抹杀的开启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勇  
图书馆网站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不是图书馆自我欣赏的言语作品,而是与用户展开对话的话语作品。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普遍存在着话语错位问题,使得与用户之间的对话难以顺利展开,从而影响了用户的访问量和利用率。应通过与用户之间的话语对接,赋予高校图书馆网站以对话性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晓凯   赵华威  
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基本框架,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巴赫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致辞进行话语分析,研究他是如何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实现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语篇中态度资源占比最多,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态度和立场的表达,介入和级差资源占比较小。同时指出巴赫的致辞对提升中国形象以及呼吁全世界人民放弃分裂相互理解,共同携手战胜疫情,构建和谐安定的地球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卓  刘唯  
宗教抒情诗集《圣殿》是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的代表作品,其中大部分诗篇都体现了赫伯特对《圣经》的冥想和沉思,这点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赫伯特诗歌蕴含的音乐性特征。音乐不仅是作为基督徒的赫伯特宗教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赫伯特的诗歌不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和节奏,具有音乐的可唱性,还充满了各种丰富的音乐意象和音乐词汇,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赫伯特凭借音乐来表达内心虔诚的基督教思想,对上帝炽热的情感,对美好生活及和谐社会的向往。读者通过音乐可以透视赫伯特对艺术的理解,领悟其独特的诗学见解和诗学观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