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08)
- 2022(926)
- 2021(880)
- 2020(690)
- 2019(1752)
- 2018(1801)
- 2017(3349)
- 2016(1885)
- 2015(2156)
- 2014(2237)
- 2013(2251)
- 2012(2228)
- 2011(2281)
- 2010(2378)
- 2009(2140)
- 2008(2140)
- 2007(1905)
- 2006(1629)
- 2005(1667)
- 2004(1364)
- 学科
- 济(7133)
- 经济(7123)
- 管理(4713)
- 业(4300)
- 企(3939)
- 企业(3939)
- 学(3468)
- 教育(2941)
- 方法(2353)
- 中国(2140)
- 思想(2067)
- 理论(2006)
- 政治(1881)
- 和(1783)
- 土地(1765)
- 经济学(1748)
- 思想政治(1700)
- 政治教育(1700)
- 治教(1700)
- 德育(1686)
- 财(1598)
- 数学(1482)
- 融(1478)
- 金融(1478)
- 资源(1455)
- 数学方法(1454)
- 制(1431)
- 业经(1424)
- 农(1352)
- 发(1343)
- 机构
- 大学(31735)
- 学院(29409)
- 研究(11948)
- 济(10987)
- 经济(10690)
- 管理(10263)
- 中国(8972)
- 理学(8833)
- 理学院(8684)
- 管理学(8506)
- 管理学院(8457)
- 科学(7834)
- 京(7724)
- 所(6658)
- 研究所(6089)
- 农(5419)
- 财(5312)
- 范(5218)
- 师范(5186)
- 北京(5094)
- 中心(4767)
- 江(4591)
- 业大(4539)
- 农业(4386)
- 师范大学(4366)
- 财经(4250)
- 院(4174)
- 科学院(3992)
- 经(3926)
- 州(3537)
共检索到4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黎明 孔永松
“利用外资”,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中国登上独立富强之域,把大兴实业作为政治变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殚精竭虑绘制了宏伟的实业建设蓝图,而把引进外资作为实现建设蓝图的主要手段。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客观条件,孙中山绘制的蓝图不可能实现。但是,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利用外资”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剖折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秦兴俊
孙中山认为 ,根据资金缺乏和人才匮乏的国情 ,要发展中国的实业建设 ,必须积极引进和利用外国的资金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否则就会错失发展的良机。引进和利用外资 ,必须坚持保障国家主权和互惠互利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孙中山思想 利用外资 实业计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均伟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辛亥革命前,清政府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曾采取一些与“百日维新”类似的所谓“新政”措施,客观上使民族资产阶级获得一些发展近代实业的有利条件。辛亥革命的胜利,更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极大热情。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号召。他们认为革命已经成功,“此后社会当以工商业为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汉静 刑润川
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他认为 ,中国要振兴 ,国家要富强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大胆引进、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才为中国发展实业服务。在对外开放中 ,首先要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 ,同时利用外资的方式要科学合理。
关键词:
孙中山思想 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 振兴实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国祥
孙中山将人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急需的要素之一,在人的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认为前者对经济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通过人力投资获得的,他明确肯定,人力具有生产性,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对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即教育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都有所论述。总之,他虽未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术语,更未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测算,但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里,确实孕育着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人力投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智敏,吴中齐
孙中山人口思想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线索看,经历了由“患多”到“患少”的转折;对其“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则可看出它的实质是既“患多”又“患少”的辩证数量观。他对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地域分布,控制人口的社会构成也有较多的论述,作者主张按照孙中山“患多”、“患少”、“三民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去理解其人口思想精义及科学体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杨扬 应征
作为民生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对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不同寻常的关注。根据孙中山在各个时期的生态主张,概括出其生态环境思想的主体,即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并且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主义 民国 生态环境思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齐海鹏 孙文学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财政思想,比如实行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发达国家资本增加财政收入,实行所得税,利用外资等思想,不仅对当时指导革命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华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具有宏伟抱负的经济思想家。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久出任全国铁路总办。着手制定了在中国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计划,潜心规划将来。他认为三民主义“惟民生主义至今尚未达到。然民生主义关系到国民生计至重,非达到不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非民生主义不可”。但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部气势磅礴的建设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初的中国,合作经济作为众多思潮之一,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性而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认可和接受。以民生主义最终实现为旨归的孙中山,就将合作社制度视为社会经济改造的一种手段,由此形成了带有其自身特色的民生主义合作经济理念,并最终上升成为了民生主义的"基本国策"和基于"工具理性"追寻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路径选择。也正因如此,孙中山的合作经济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合作经济思想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芬
孙中山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十分重视,大力提倡“重商”思想,坚持“国政与商政并兴”,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许多重要经验对我们仍很有启迪。
关键词:
孙中山 振兴商业思想评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君 朱凯
孙中山先生的代表作——《实业计划》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化战略的巨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所处的成长环境、近代"振兴实业"思潮、近代中国现实状况和西方经济学说的流入及在中国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构成孙中山工业化思想的主要来源。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工业建设思想、工业布局思想、工业管理体制思想以及工业化各要素思想。其特点在于,注重对建立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把握;注重区域开发,以点及面,由区域发展到全国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同时,引导并发挥私营资本的活力。
关键词:
孙中山 工业化 实业计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林,姚敏华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个政治家,对许多社会问题都密切关注。由于他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他幼经贫困,深知民间疾苦,痛感民不聊生,因此,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都涉及到人口问题,人口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智君
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孙中山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9日至1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有三:(1)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现状与趋势;(2)孙中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