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
2023(91)
2022(98)
2021(94)
2020(108)
2019(275)
2018(249)
2017(386)
2016(154)
2015(151)
2014(104)
2013(75)
2012(79)
2011(82)
2010(59)
2009(71)
2008(57)
2007(57)
2006(75)
2005(77)
作者
(373)
(271)
(270)
(261)
(164)
(139)
(129)
(104)
(100)
(99)
(97)
(93)
(92)
(90)
(88)
(85)
(83)
(81)
(73)
(70)
(69)
(69)
(67)
(66)
(64)
(63)
(60)
(57)
(57)
(57)
学科
(769)
经济(768)
关系(506)
对外(486)
外经(472)
对外经济(469)
经济关系(469)
(349)
贸易(349)
(348)
(248)
(241)
(234)
中国(209)
出口(209)
出口贸易(209)
(209)
管理(205)
(164)
企业(164)
农业(131)
(120)
教育(111)
业经(110)
(94)
(93)
(90)
(86)
金融(86)
地方(84)
机构
学院(1930)
大学(1796)
(771)
经济(758)
研究(688)
管理(512)
中国(506)
理学(422)
理学院(418)
管理学(408)
管理学院(406)
(377)
(370)
科学(340)
(329)
师范(324)
财经(304)
(289)
中心(280)
经济学(271)
(270)
(270)
(268)
师范大学(265)
教育(258)
(249)
研究所(247)
职业(246)
北京(244)
经济学院(238)
基金
项目(1221)
研究(1132)
科学(912)
基金(813)
社会(684)
(670)
国家(661)
社会科(650)
社会科学(650)
科学基金(538)
编号(509)
教育(501)
(467)
成果(441)
(399)
基金项目(395)
(364)
(355)
课题(350)
国家社会(330)
(324)
(299)
(294)
项目编号(286)
(283)
社科(279)
中国(275)
发展(270)
(269)
(267)
期刊
(1068)
经济(1068)
研究(653)
教育(472)
中国(447)
(290)
(254)
管理(245)
(228)
(224)
金融(224)
学报(218)
国际(213)
业经(200)
大学(196)
科学(192)
职业(180)
学学(174)
技术(173)
农业(167)
经济研究(159)
财经(146)
(130)
问题(121)
经贸(119)
改革(113)
(113)
农村(103)
(103)
(100)
共检索到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丛连钢  王莉  苟兴功  喻永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光茂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严重的“体制困境”。要摆脱这种“体制困境”,必须在理论上和意识形态上克服严重阻碍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改革的两大障碍,在此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的配置实行“进二退一”的战略性调整,对战略调整后剩存的国有企业,国家应把它们“养好”、“养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倩  唐立颖  
职教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共生现象体现在理念共生、资源共生及主体共生三方面。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各主体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对称,多元主体未能真正实现互动以及协调、激励、监控机制缺失,致使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共生规范缺位、共生纽带脆弱、共生动力不足以及共生保障机制不健全。面对共生机制构建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及政策体系、整合及优化内外部资源、完善多元主体互动及构建协调激励机制等,以完善共生规范、强化共生纽带、激发共生动力及完善共生保障,进而构建职教集团化办学共生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必须改变体制才能走出困境。高等学校可以考虑将30%的大学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的大学。这样国家可减少投资76亿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上海等大城市可率先改制试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磷茜  张再生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经历了"劳动保险条例"、"社会统筹"和"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三个发展阶段。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公平、正义、共享和城乡统筹的原则,逐步地实现让全体国民享有社会保障。实现这个目标,还面临着一些体制上的财政困境、制度困境、管理困境、监管困境和分配困境等一系列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有关方面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法律、经济、管理、制度、市场、服务等方面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佟屏亚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原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科研成果与生产、市场脱节,新品种培育与繁殖、推广分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科层制管理,建立了省、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拥有一支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业技术推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瞬时间出现了"网破、人散、线断"的局面。"咸安政改"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涉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引发了关于"花钱养事"还是"花钱养人"的激烈争论。发展趋势表明,"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农业技术服务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天霞  徐鼎亚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转型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原有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已越来越无法承担农村养老的重担,因而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农村原有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进行历史的分析,肯定了这种模式在当时的生产力和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而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面对建立农村社会新的养老保险体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养老策略,建立正规式和非正规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体制,尽最大努力使我国农村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明云成  
自去年九月以来,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加强宏观控制,紧缩银根,配合治理通货膨胀,到今年五月,就全国金融形势而言趋向好转,但专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困境并未缓解,因而整体金融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稳固。本文试就湖北省农行资金营运的现状及成因作初步的探讨,以求寻找缓解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群微  
企业管理,要根据主客观形势变化,不断加强企业内部调控,以适应外部形势变化,求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金鹏宾馆为例,面对宾馆业务滑坡,抓改革求生存;延伸业务链,变副业为主业;调整经营模式,变逆境为顺境,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辉  
教师流动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院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教师流动的社会现状出发,在论述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困境在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法规引导,影响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教师流动趋于无序阻碍落后地区建设,近亲繁殖影响学科结构平衡;对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给予稳定的发展平台导致流动频繁。由此提出应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市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法规;加大西部等边远地区流入政策的倾斜力度,拓宽流入来源渠道;优化教师发展的学校环境,建立稳定机制,加强培养力度,以更完善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森  
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使乡镇政府在政府间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居于不利地位,而乡镇政府的决策者难以反映居民的愿望和要求以及“用脚投票”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又使乡镇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转移支付,这是乡镇财政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因此,解决乡镇财政困境问题必须针对问题的症结采取治本的对策:乡镇政府决策者要由辖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乡镇政府有限自治”,以建立真正的分级财政;鼓励农村居民由农村进入城市,并享受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使处于城市的上级政府为减轻自身压力而增加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靖远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协商,更注重对协商过程的把握;仲裁的制度功能在于终结争议,所做出的裁决能够代替协商结果。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层面集体协商争议终结机制的缺失与实践层面集体协商争议解决模式的运行之间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现实的落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制利益仲裁机制通过制度设置来替代集体行动成为促进集体协商的有效压力手段,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推进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的基本形式。但在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人属性、资产保护机制、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法律的缺位、空白或是冲突影响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立法中明确其法人属性、规范其利润分配机制、建立资产保护机制、完善党委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以及规范纠纷解决及权利救济制度,进而促进公办高职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走出法律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光亮  
郭光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中撰文,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深度剖析了当前制约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瓶颈问题,系统梳理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化模式与操作路径。作者首先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1.国家宏观、区域中观以及办学主体微观三个层面具有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现实背景。2.从治理机制、股本规模、企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