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
2023(2145)
2022(1813)
2021(1729)
2020(1425)
2019(3165)
2018(2983)
2017(5108)
2016(3073)
2015(3346)
2014(3429)
2013(3352)
2012(3176)
2011(2768)
2010(2739)
2009(2438)
2008(2604)
2007(2221)
2006(2050)
2005(1961)
作者
(9705)
(8228)
(8088)
(7765)
(5281)
(3880)
(3812)
(3119)
(3083)
(2922)
(2781)
(2747)
(2689)
(2689)
(2627)
(2513)
(2442)
(2418)
(2399)
(2370)
(2141)
(1913)
(1905)
(1866)
(1808)
(1768)
(1741)
(1730)
(1722)
(1635)
学科
(10404)
经济(10384)
管理(7503)
(7244)
(6096)
企业(6096)
(3845)
贸易(3843)
(3814)
(3782)
方法(3760)
(3499)
(3236)
中国(3148)
地方(3114)
数学(3039)
数学方法(2949)
(2640)
业经(2416)
(2195)
农业(1926)
(1887)
财务(1881)
财务管理(1871)
(1835)
银行(1828)
财政(1791)
企业财务(1762)
(1753)
环境(1744)
机构
大学(41538)
学院(40415)
研究(17099)
(15693)
经济(15366)
中国(12803)
管理(12655)
科学(11589)
理学(10592)
理学院(10399)
(10325)
管理学(10118)
管理学院(10050)
(9519)
(9481)
研究所(8613)
农业(8238)
中心(7708)
(7667)
(7357)
业大(7291)
(6322)
(6258)
(6147)
师范(6036)
北京(5797)
(5589)
(5440)
财经(5419)
技术(5410)
基金
项目(27195)
科学(21461)
基金(20208)
(18634)
国家(18507)
研究(18301)
科学基金(15327)
社会(11015)
自然(10752)
自然科(10516)
自然科学(10515)
社会科(10451)
社会科学(10446)
(10437)
基金项目(10352)
自然科学基金(10323)
(9478)
教育(8547)
资助(7791)
编号(6788)
重点(6707)
(6064)
(5934)
计划(5923)
(5905)
创新(5634)
成果(5614)
科研(5560)
课题(5193)
(5177)
期刊
(18488)
经济(18488)
研究(12644)
中国(11932)
学报(9737)
(9511)
科学(7721)
大学(6743)
(6585)
学学(6311)
农业(6307)
教育(5930)
管理(5482)
(4095)
金融(4095)
(3904)
技术(3622)
(3329)
国际(3256)
经济研究(2755)
(2706)
财经(2702)
业大(2677)
问题(2627)
世界(2504)
业经(2433)
(2383)
图书(2363)
农业大学(2187)
会计(2119)
共检索到7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双焦  
文章主要针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无“代表第三国的反补贴行动”规定的缺陷,分析了增加该规定的现实意义,并对应该增加的条款内容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苟大凯  
与WTO规则一致的原则下, 内地分别与香港、澳门两个作为WTO成员方的独立关税区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以下简称CEPA)。随着祖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的日益发展,在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武娜  王群勇  
本文利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利用空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FDI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RTA具有非常显著的投资效应和第三国效应,一国加入RTA提高了本国吸引FDI的能力,却对其他国家的FDI构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稳健性分析表明,结论对于空间权数和解释变量的选择都是稳健的;根据测算,由于周边自由贸易区的签订,中国被挤出的FDI为17.5%。论文最后对我国的RTA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立虎  
第三国倾销制度包含"代表第三国反倾销"和"请求第三国反倾销"两项内容。虽然WTO的反倾销协定之下的一般的反倾销条款构成"第三国倾销"规则的组成部分,但代表第三国反倾销和请求第三国反倾销与一般的国内反倾销仍有不同之处。中国外贸立法上的"第三国倾销"条款是不完备的,应参考国际立法和外国的立法,充实我国立法中第三国倾销方面的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冬冬  崔阳  
随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劳务需求面临更大挑战。优化企业劳务资源配置成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招聘方式和管理现状,并分析了雇佣第三国劳务的动因与障碍,最后为企业管理第三国劳务提出策略和建议,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加强劳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武娜  王群勇  
本文利用知识-物质资本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地区FDI的混合型特征和第三国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本文首先构建包含三国情形的贸易网络理论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及第三国效应对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然后采用2003~2018年全球增加值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国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少数高、多数低”非匀质分布以及“动态演化、升降并存”格局,其中德国、中国和美国扮演核心国角色;双边贸易成本降低会促进一国贸易网络地位攀升,第三国间贸易成本提升会通过贸易转移形成促进作用,两者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均存在明显异质性;随着贸易网络地位向高分位点转变,第三国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会逐渐由贸易转移转为贸易创造。进一步将贸易成本分解后发现,贸易便利化的边际贡献强于贸易自由化,其中电子商务和制度环境便利化贡献较强。本文既厘清了贸易成本与贸易网络地位间的作用机制,也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迈向贸易强国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桓刚  
国际贸易中的反规避是反倾销的延伸与发展,欧美反规避法已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新贸易壁垒。在进口国组装、第三国组装、产品的轻微改变及产品的后期开发四种反规避形式中,中国出口产品频繁遭遇的是第二种规则。如何了解与跨越这一壁垒是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璟  李昕  
在国民账户体系(SNA)“常住性原则”下,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设立附属机构为当地提供的服务被计入东道国GDP,而该附属机构是母公司为向东道国提供服务或对第三国出口而设立的,其产出具有母公司服务出口的贸易属性,应作为母公司所在国服务贸易。现阶段,对于商业存在服务贸易统计具有二元结构,而由统计口径差异导致的对跨国企业所在母国服务贸易低估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重视。本文采用含有产权信息的OECD analytical AMNE数据库对由国外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贸易进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各国贸易平衡。结果显示,商业存在模式是服务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服务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忽视商业存在模式贸易将低估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国外附属机构向第三国的服务出口规模逐年扩大,2016年已占国外附属机构产出的2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赤字国,日、美是最大的盈余国,忽视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将夸大中国总顺差规模及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考虑中美双边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净值后,中美双边贸易逆差规模将减少12.7%。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  胡未名  杨海生  
本文基于改进的Cushman(1986)数理模型,采用多元GaRCh-BEKK模型估计汇率波动率,并建立似无关(suR)模型,分别考察我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的双边出口贸易中第三国汇率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性。基于双边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双边贸易除了受到双边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外,还受到第三国汇率因素的影响。中国向美国(欧洲、日本)的出口贸易量随着相应的第三国汇率波动的扩大而增加,随着第三国汇率升值而减小。进一步我们分行业研究,发现在大多数的贸易行业中能够得到与前文一致的结果。由此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波动扩大并不会强烈影响我国贸易,应不断加强汇率机制改革力度。并解释了为何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并未改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刘梦恒  
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不仅有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关系,还有东道国之间的关系,第三国在中国对东道国的OFDI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2003-2014年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中国OFDI的第三国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存在显著的第三国效应,且具体表现为挤出效应。一方面,中国在第三国的OFDI对中国在东道国的OFDI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第三国市场也会对中国在东道国的OFDI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本文还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呈现出"一动机一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晶  胡俊  
在国际贸易中,对出口方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被认为能够为进口方、即反倾销发起者提供有效的贸易保护。但是,如果在对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的分析中同时考量第三国市场,则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很可能低于发起者预期。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第三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措施使中国受限产品发生了贸易偏转并挤占了反倾销发起方的海外市场,从而降低了美国反倾销贸易救济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美中的贸易摩擦和救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贸易政策制定及今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建刚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经济一体化、政治风险、第三国效应等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OFDI型态倾向于复合性的FDI,且不受第三国效应影响;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中国OFDI,东道国的政治风险越高越不利于中国OFDI;此外,人均收入越高及文化邻近程度越高的国家,越显著有利于中国OFDI,东道国市场机会对中国OFDI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国的OFDI,国有企业居主导地位,且倾向于投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苏庆义  
在《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正式生效并开始考虑成员扩容之后,中国面临是否应该加入CPTPP的抉择。本文认为,与四年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刚完成谈判时的情形相比,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有利于中国加入CPTPP。中国加入CPTPP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必要性体现在:美国未来重返CPTPP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尽早加入CPTPP能带来经济层面、深化自身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三方面的收益,并有利于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可行性体现在:与TPP刚完成谈判时的情形相比,中国的制度和政策与CPTPP规则的差距已缩小;CPTPP开始考虑成员扩容问题;美国不属于CPTPP成员,程序上无法阻挠中国加入;中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积累了谈判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经验。当然,中国加入CPTPP确实面临不少困难,本文提出了化解这些困难的方法。总之,中国应该作出加入CPTPP的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晔  雷云芳  
本文基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国的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三角贸易指数刻画了中美韩三国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并对"韩国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韩国出口中国中间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品"的贸易模式是中美韩三角贸易关系的实质,并基于此建立了包含美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变量的中美出口贸易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都受到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即存在显著的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在长期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有正向的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其效应弹性要小于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