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8)
- 2023(6020)
- 2022(5051)
- 2021(4967)
- 2020(4083)
- 2019(9290)
- 2018(8905)
- 2017(17115)
- 2016(9671)
- 2015(10865)
- 2014(10844)
- 2013(10756)
- 2012(10264)
- 2011(9034)
- 2010(9534)
- 2009(8808)
- 2008(9118)
- 2007(8301)
- 2006(7600)
- 2005(7000)
- 学科
- 管理(34430)
- 济(31506)
- 经济(31461)
- 业(29199)
- 财(24839)
- 企(24495)
- 企业(24495)
- 财政(12903)
- 中国(12049)
- 方法(11940)
- 农(11191)
- 务(11081)
- 财务(11065)
- 财务管理(11024)
- 制(10861)
- 企业财务(10521)
- 政(10375)
- 数学(10193)
- 数学方法(9989)
- 策(9106)
- 学(8119)
- 地方(7883)
- 度(7256)
- 制度(7252)
- 银(7148)
- 银行(7126)
- 业经(7076)
- 体(6902)
- 及其(6879)
- 农业(6791)
- 机构
- 学院(130130)
- 大学(129830)
- 济(52744)
- 经济(51428)
- 研究(48902)
- 管理(47193)
- 中国(39607)
- 理学(39166)
- 理学院(38717)
- 管理学(38013)
- 管理学院(37777)
- 财(35626)
- 科学(29702)
- 京(28579)
- 所(26241)
- 农(24763)
- 江(23669)
- 财经(22990)
- 研究所(22984)
- 中心(22524)
- 经(20758)
- 农业(19426)
- 省(19331)
- 业大(18765)
- 北京(18548)
- 院(18019)
- 州(17644)
- 范(16627)
- 财经大学(16543)
- 师范(16390)
- 基金
- 项目(78632)
- 科学(60957)
- 研究(57684)
- 基金(55866)
- 家(49383)
- 国家(48926)
- 科学基金(40900)
- 社会(34775)
- 社会科(32842)
- 社会科学(32831)
- 省(30663)
- 基金项目(27953)
- 自然(27095)
- 教育(26818)
- 自然科(26445)
- 自然科学(26433)
- 划(26378)
- 自然科学基金(25981)
- 资助(24585)
- 编号(23572)
- 成果(21111)
- 重点(18074)
- 部(17647)
- 课题(17622)
- 发(16987)
- 创(15968)
- 性(15869)
- 科研(15295)
- 创新(14913)
- 教育部(14800)
共检索到22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炳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财政为支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新旧体制转换和分配领域的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我国财政经济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不仅威胁到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且大大削弱了国家职能,影响政治社会安定。对此,笔者试图从分析财政经济工作中的反差现象入手,探求摆脱困境,振兴财政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其特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和劳务消费的减少。而非竞争性则是指当一个人更多地消费一种产品时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即在公共产品的覆盖范围内,原有消费者享用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由此获得的效用程度,并不会因新消费者的增加而有所减少或损失,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关键词: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了解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施学道
财政工作要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施学道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中央、江苏省委的重大战略布署,其目标是收缩战线,加强重点,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一、立足于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为财政工作定位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晓燕
近年来,随着现代数据管理技术飞速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对财政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也日益明显。同时,由于财政工作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研究建设财政大数据系统平台,提升财政工作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对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上午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副部长张少春就"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问:财税体制改革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所以每一项举措都广受关注。请问围绕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今年财政部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都有什么具体的考虑?楼继伟:十八届三中全会给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明确了很重的任务,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三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预算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工乐 陈柏源
论财政工作中的科学决策黄工乐陈柏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仅要为实现政府的职能服务,而且要通过财政的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在开辟和培植财源的过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实践证明,财政决策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之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科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建勋
201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不折不扣执行勤俭节约各项规定,全力推动财政工作跨越发展,努力开创和实现财政工作"六新"格局。(一)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志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遵循"预则立"的工作准则,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体系更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建强 刘传洋
县乡财政是财政工作的末端,也是支撑基层事业发展的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吹响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集结号,也奋勇冲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时代使命的第一线。实际工作中,县乡等基层财政工作状况如何,是不是如同流传的其他基层部门一样可有可无很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贯彻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安徽大发展大提升的关键一年,做好2017年预算安排以及各项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稳中求进科学安排预算科学确定收入预算。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既要考虑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等有利因素,也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谭可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论断,同时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财政工作必须把创新观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财政工作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财政收入组织要由"重总量"向"重质量"转变,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努力打造实力财政。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以来,株洲市财政收入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贯彻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安徽大发展大提升的关键一年,做好2017年预算安排以及各项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稳中求进科学安排预算科学确定收入预算。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既要考虑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等有利因素,也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春林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及其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财政税收工作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登高远望,胸怀全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抓住主要矛盾,增强财政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能力,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维壮
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治国战略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应该运用治国方略的精神指导财政工作。
关键词:
治国方略 财政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广东省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目标。这不仅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东财政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把创新理念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全面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