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1)
2023(4700)
2022(3852)
2021(4034)
2020(3247)
2019(7599)
2018(7566)
2017(12212)
2016(8231)
2015(9397)
2014(9786)
2013(8886)
2012(8079)
2011(7372)
2010(7920)
2009(7206)
2008(7612)
2007(7076)
2006(6750)
2005(6365)
作者
(20544)
(16818)
(16793)
(16205)
(10945)
(7926)
(7871)
(6533)
(6510)
(6362)
(6043)
(5569)
(5539)
(5525)
(5373)
(5293)
(5229)
(5114)
(5000)
(4978)
(4414)
(4318)
(4270)
(4002)
(3950)
(3825)
(3747)
(3741)
(3548)
(3439)
学科
管理(27285)
教育(19239)
(18781)
经济(18768)
(18375)
(17515)
企业(17515)
中国(11575)
理论(10158)
(9165)
方法(7777)
(6921)
教学(6692)
(6665)
财务(6641)
财务管理(6624)
企业财务(6258)
(5410)
(5266)
(5144)
业经(5103)
(4748)
(4637)
数学(4520)
数学方法(4380)
学校(4163)
发展(4138)
(4060)
银行(4060)
经营(4028)
机构
大学(104019)
学院(100716)
研究(36521)
管理(34302)
教育(27987)
(26795)
师范(26689)
理学(26325)
(26198)
(25890)
理学院(25803)
管理学(25257)
管理学院(24964)
经济(24855)
中国(24700)
师范大学(22004)
科学(21606)
(19714)
北京(17945)
(17830)
(17555)
中心(16323)
职业(15971)
研究所(15701)
(15681)
技术(15406)
(13816)
财经(12049)
(11722)
(10806)
基金
项目(54603)
研究(47915)
科学(44029)
基金(34933)
教育(31095)
(29017)
国家(28581)
社会(26259)
社会科(24475)
社会科学(24467)
科学基金(24128)
(23110)
编号(22423)
(21753)
成果(20947)
课题(19624)
基金项目(18148)
(16980)
资助(15303)
规划(14700)
自然(14664)
自然科(14234)
自然科学(14232)
自然科学基金(13973)
重点(13525)
项目编号(13357)
(13269)
(12870)
(12676)
(12084)
期刊
教育(48607)
研究(42569)
(39624)
经济(39624)
中国(34814)
(16540)
管理(15865)
技术(13438)
科学(12062)
职业(12005)
学报(10974)
大学(9808)
(8454)
金融(8454)
(8396)
(8008)
(7844)
技术教育(7709)
职业技术(7709)
职业技术教育(7709)
学学(7153)
(6692)
旅游(6692)
(6692)
(6454)
论坛(6454)
图书(6226)
财经(5967)
农业(5794)
高等(5792)
共检索到183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汉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近十余年来,我国旅游教育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989年底,全国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已发展到354所,在校生5.3万人。其中,高等院校69所,在校生0.86万人,中等学校285所,在校生4.44万人。在全国51.7万旅游职工队伍中,多数或绝大多数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培训。面对如此众多的院校与在职人员,如何加强旅游教育的宏观计划管理,使之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仲  
一、政府与科技计划的关系科技计划是政府为达到既定战略目标而进行组织和协调本国科技活动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对本国科技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工具。科技计划具有公益性、规模性、产业导向性三大特点。它是当代科技发展在依靠社会支持、规模投入、知识综合、政府协调等方面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在计划体制下,科技计划具有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的职能是与市场相互补充的,科技计划的作用相对于计划体制下所涉及的范围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广瑞  
随着对外开放的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旅游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旅游设施有了很大改进,接待能力大大提高了;旅游企业也有了大发展,有了个初具规模的接待人员队伍;旅游管理机构也在逐渐完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这些年来,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旅游设施的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健  
本文从主题词界定入手,讨论了我国旅游运行的宏观管理问题。本文认为,对旅游运行实行宏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顺利实施取决于有效把握六大要领,即:市场经济价值观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根本性指导思想;主客关系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核心性社会关系;旅行社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中的主轴性行业;旅游资源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多元系统网络结构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突出特点;法制建设是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保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旅游产业的宏观配置必须以大旅游、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大产业为指导思想。对旅游业进行宏观配置是实现中国旅游业加快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有效举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晓云  
大数据是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集合。它有别于单纯结构化的传统统计数据,主要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符号等非结构化形态存在,具有数据量巨大(volume)、结构多元(variety)、增速很快(veloci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等特征。它颠覆了传统的统计思维和方法,正成为国家进行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使政府公共管理呈现崭新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才德  谢迪辉  
如何加强入境旅游市场的管理,一直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入境团体旅游,由于其路线预先计划,活动由旅行社的陪同组织安排,因此,可以直接通过对旅行社接待、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将其纳入宏观管理的轨道,以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虽仍需要继续大力进行研究,但由于我国入境旅游过去主要是团体旅游,因此,已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而入境散客旅游,由于过去数量少及自身的特点等原因,重视和研究很不够,在市场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应平  
一、宏观控制的对策论模型软科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中复杂的政策和管理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共同的特点是存在着众多的人,这些人各有其奋斗的目标,他们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中进行决策,同时又是其他人做决策时要对付的一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郗永勤  
本文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计划管理,计划管理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实践,计划管理是全局性、战略性、政策性的间接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政府计划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计划管理的地位苗丽静改革十余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得到了不断的调整与规范。计委是传统体制下最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如果不适当调整计委的职能,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就形同虚设。,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当调整和改革了计划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计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系消减,在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计划指标中,土地利用计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1999年以后,《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计划的法律地位,增强土地闸门的作用。但是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形成了突击批地、批而未用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荫稚  
一、旅游业的宏观效益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国民经济部门,已经以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质和日益显示出来的积极作用,使各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旅游业是一项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事业,无论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等方面来考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旅游业增加东道地区的收入.东道地区,即旅游接待地,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作为旅游业,这个地区的消费总是来自于其它地区,然后注入到这个地区的经济中去,东道地区的收入的增加幅度根据经济学中的收入增殖率的原理,可以数倍于消费者最初的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煜  
文章从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宏观经济发展这三个方面出发,就国内旅游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国际旅游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互动性展开研究。通过数据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佳滞后期分析等一系列计量分析,构建了四个最符合中国旅游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计量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宏观经济平衡调控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调控机制的发挥和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个能够达到内部高度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平衡调控体系。作为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计划与作为宏观平衡调控手段之一的计划手段,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实行宏观与微观大一统、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计划管理;又不能削弱乃至否定宏观经济计划的作用。而应同财政、金融等手段一起,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来实现间接平衡调控。这里的关键是要更新计划观念,转换计划职能,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