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208)
- 2022(1016)
- 2021(1062)
- 2019(2117)
- 2018(2012)
- 2017(4271)
- 2016(2160)
- 2015(2628)
- 2014(2833)
- 2013(2780)
- 2012(2652)
- 2011(2410)
- 2010(2409)
- 2009(2383)
- 2008(2764)
- 2007(2679)
- 2006(2583)
- 2005(2639)
- 2004(2387)
- 2003(2233)
- 学科
- 银(13996)
- 银行(13851)
- 行(12696)
- 制(10396)
- 业务(8726)
- 济(8687)
- 经济(8681)
- 度(7888)
- 制度(7887)
- 银行制(7604)
- 融(6405)
- 金融(6405)
- 业(4541)
- 管理(4329)
- 企(4223)
- 企业(4223)
- 方法(4118)
- 数学(3634)
- 数学方法(3608)
- 中国(2847)
- 体(2836)
- 体制(2554)
- 贸(2106)
- 贸易(2099)
- 对外(2074)
- 易(2064)
- 财(2017)
- 关系(1896)
- 外经(1663)
- 对外经济(1619)
- 机构
- 大学(31461)
- 学院(29487)
- 中国(16571)
- 银(16336)
- 银行(15689)
- 济(15062)
- 经济(14666)
- 行(14580)
- 管理(10512)
- 研究(10468)
- 财(8947)
- 理学(7642)
- 理学院(7562)
- 融(7537)
- 管理学(7510)
- 金融(7447)
- 管理学院(7441)
- 京(7122)
- 财经(6645)
- 江(6419)
- 人民(6326)
- 中心(6171)
- 经(6011)
- 农(5576)
- 州(5501)
- 分行(5499)
- 国人(5428)
- 中国人(5412)
- 所(5378)
- 经济学(5370)
共检索到6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光
韩国从1967年开始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到1991年底,有52家外国银行在韩设立了70个分行,还有24家外国银行在韩国开设了代表处,目前我国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在韩设立了代表处。韩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有若干规定,现简介如下: 一、韩国的市场准入条件及范围韩国金融当局在受理外资银行在韩国设立代表处或分行时,一般均向对方国家提出对等要求而且在机构数量上一般也坚持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健 戚逸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凌江红
论我国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问题中南政法学院凌江红一、外资银行国民待遇问题的国际考察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主要是指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方面享有“不低于”其本国银行的法律地位,主要由东道国对外资银行经营的法律监管所直接决定的。各国对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与经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程吉生 尹世康
考察美国外资银行国民待遇标准的立法进程可以看出,其总的发展趋势是从最初的单方优惠逐渐向国民待遇演变。在“互惠”问题上,尽管美国的立法没有采纳互惠的国民待遇标准,但在实践中,“对等互惠”已成为美国政府拓展海外金融市场的“谈判筹码”。而且,美国对外资银行实施的是事实上的国民待遇标准,它强调内、外资银行在美国市场上竞争机会的平等。
关键词:
美国 外资银行 国民待遇标准 立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为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许多国家都是针对来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采取不同的政策,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我国吸收外资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中外企业出现了不平等竞争的问题,对外资政策做出一些调整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正确处理好优惠政策和国民待遇的相互消长关系,做出符合我国国情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欢 宋海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欢 郑亚兰
世贸组织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制已形成了一套有关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规范体系。本文分析了这个法律体制有关国民待遇的立法构架,指出了其对市场准入领域国民待遇义务的突破性规定以及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外资银行立法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小文
发展中国家在争夺外资的过程中,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做法愈演愈烈,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自身利益。对超国民待遇的原因和影响分析表明,超国民待遇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但恶性竞争的超国民待遇也造成对东道国的利益损害,应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在引资过程中规范并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
关键词:
超国民待遇 原因 影响 政策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凤
实行国民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国民待遇在本质上仅是一种非歧视待遇,不是什么优惠待遇。因此,成员国理应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实质上对外国资本和商品实行本国企业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是一种"自愿性"优惠待遇,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予舍视各国需要而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效先 郭友群
文章认为,我国开放初期对外资提供优惠条件是必要的措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负面效应逐渐明显,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即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但在具体操作时要符合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总方针
关键词:
外资企业,优惠条件,国民待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友群 于翠萍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提供优惠条件是必要的措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负面效应逐渐明显,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即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但在具体操作时要符合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总方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明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引资行为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变优惠政策为国民待遇,坚持原则,掌握策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外商 投资 国民待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征 黄连春 田家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亦冬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79年开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经过16年的发展,在华的外资银行机构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截止1995年7月底,14个国家和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