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5)
2023(3137)
2022(2570)
2021(2519)
2020(2179)
2019(4921)
2018(4675)
2017(9086)
2016(5008)
2015(5316)
2014(5664)
2013(5556)
2012(5011)
2011(4292)
2010(4418)
2009(4057)
2008(4764)
2007(4094)
2006(3419)
2005(3260)
作者
(14880)
(12416)
(12133)
(12023)
(8028)
(5982)
(5644)
(4745)
(4673)
(4639)
(4281)
(4166)
(4112)
(3972)
(3941)
(3785)
(3662)
(3627)
(3608)
(3417)
(3377)
(3167)
(3007)
(2954)
(2807)
(2789)
(2707)
(2706)
(2546)
(2507)
学科
(16347)
管理(16040)
(15774)
经济(15753)
(14296)
企业(14296)
(9258)
方法(8120)
(7629)
财务(7622)
财务管理(7604)
企业财务(7117)
数学(6775)
数学方法(6673)
(6140)
(4334)
中国(4214)
(4055)
银行(4049)
会计(3764)
(3487)
(3477)
理论(3401)
(3306)
金融(3306)
业经(3248)
技术(3083)
(2773)
(2726)
贸易(2723)
机构
学院(69674)
大学(69230)
(25404)
经济(24751)
管理(24334)
研究(22734)
理学(20850)
理学院(20582)
管理学(20164)
管理学院(20023)
中国(18218)
(18192)
科学(14702)
(14436)
财经(13258)
(12745)
(12735)
(11880)
(11730)
研究所(10914)
中心(10690)
业大(10404)
农业(10040)
财经大学(9719)
会计(9638)
(9060)
北京(8839)
(8744)
(8255)
(8158)
基金
项目(43711)
科学(34060)
基金(32325)
研究(29782)
(29049)
国家(28815)
科学基金(24414)
社会(18810)
社会科(17904)
社会科学(17897)
基金项目(17033)
(16918)
自然(16775)
自然科(16443)
自然科学(16437)
自然科学基金(16169)
(14393)
教育(14041)
资助(13526)
编号(11122)
(10602)
重点(10185)
(9955)
成果(9769)
(9004)
科研(8943)
(8567)
计划(8513)
创新(8466)
教育部(8370)
期刊
(27316)
经济(27316)
研究(21219)
(19639)
中国(15484)
学报(13625)
科学(10931)
会计(10816)
(10766)
大学(9829)
学学(9366)
管理(8676)
财会(7864)
(7260)
金融(7260)
农业(7082)
财经(6932)
教育(6809)
(5804)
通讯(5318)
会通(5302)
(4984)
技术(4714)
经济研究(4600)
(3993)
(3944)
(3837)
(3709)
业经(3672)
问题(3477)
共检索到10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苏彤  
文章针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一般解析和运用,谈了自己对这一认识问题偏差的看法,并对在我国建立与完善会计准则体系陈述了几点启示性意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於兴中  
法的自主性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现代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传统的法学理论对法的自主性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论述。智能科技与法的互动为进一步思考传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在新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法的自主性问题有利于深入了解并预期法这个社会现象在吸纳了科技内容后的功能和作用,以便处理好新兴的法律关系和问题,处理好法律中的科学和科学中的法律。智能网络、区块链、便捷合同、数据空间、算法等概念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而调整它们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自主性。如果说绝对意义上的法的自主性只能是理想,那么相对意义上的法的自主性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因而也是不可忽视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  
在一些权威的英文字典中,情报这个单词的意思被解释为:基于一些因素,做出判断、得出认识及提出意见的能力。而其他的一些学者认为,情报的定义不应该仅仅集中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上,还应该包括这种学习能力的应用。在一些英语撰写的情报学习手册上,情报常常被描述为一种具有迭代性质的周期性活动,认为它包括五个不同的阶段:需求(或者优先权)、搜集(有时候分为两个部分:搜集计划和搜集行动)、加工、分析和传播。加拿大James Cox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守伟  
反映和控制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对这两大职能的不同认识和运用,是关系到会计工作的地位以及能否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关键。这也是决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中会计工作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渊源。一、传统观念认为,会计反映就是事后的记帐、算帐和报帐。由此观念为导向,形成了目前医院会计工作体系。实践工作中又常把上述工作局限于消极、被动、简单地以完成国家统一报表任务为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陈沉  
文章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否提高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未公告公司受公告公司发布盈余信息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是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未公告公司规模越大,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公告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的正向关系则越强。这表明可比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利于投资者运用公告公司的盈余信息对未公告公司进行重新定价,提高定价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振超  饶品贵  
可比性的会计信息提供了企业投资决策的参照系、能有效地缓解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利于企业与管理层之间签订更为合理的薪酬契约从而缓解代理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可比性在企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De Franco等(2011)测度可比性的计量方法,基于2003-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投资效率水平越高;同时,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敏感性也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同时提供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新的研究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殷健  
笔者考察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审计师经验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EO任期显著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于有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其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对于无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其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倒U型关系;审计师经验可以弱化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本文拓展了CEO特征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领域,为投资者更好地理解CEO行为提供了启示和参考,同时对完善CEO的聘任及考评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霁若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发现,CEO变更会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表明CEO的变更会引起离任和继任CEO的报告动机和背景特征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执行准则的动机和行为。从产权性质的角度,国有企业的CEO变更比非国有企业对可比性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就继任CEO的来源而言,相较于内部继任者,外部继任的CEO对可比性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从微观层面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陈沉  
文章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否提高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未公告公司受公告公司发布盈余信息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是盈余信息的传递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未公告公司规模越大,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公告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信息传递效率的正向关系则越强。这表明可比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利于投资者运用公告公司的盈余信息对未公告公司进行重新定价,提高定价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锦彰  
"龙门账"是中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长期为国内外会计史学界所关注。文章在近年新发现的大量晋商文书基础上,综合应用多学科专业知识,从晋商史实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就"龙门账"的产生和演进、账法基本原理、运作机制、体系架构及功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对"龙门账"所涉及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移动互联全新时代,知识管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原有概念、方法、理论是否要调整改变?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观点、视角以及创新?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进行转型、变革和突破?知识管理,从深层次看更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我们每天的行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都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知识运转,都和对世界的理解、对事物的认知、对选择的判断、对行为的决策息息相关。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工作,本身就是业务。500多年前,中国明朝心学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移动互联全新时代,知识管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原有概念、方法、理论是否要调整改变?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观点、视角以及创新?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进行转型、变革和突破?知识管理,从深层次看更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我们每天的行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都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知识运转,都和对世界的理解、对事物的认知、对选择的判断、对行为的决策息息相关。知识管理本身就是工作,本身就是业务。500多年前,中国明朝心学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  
本文从进化的角度来把握竞争的规律 ,提出企业应对竞争有两种方式 :即自然竞争和战略竞争。自然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被动的、保守从而又是风险极低的应对竞争的过程 ,或者说是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而战略竞争是在自然竞争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革命性的、以主动调整自身行为来应对竞争的过程。由于在自然竞争中 ,形成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是生物有机体生存的前提条件 ,因此 ,寻找、建立和维持同竞争对手之间有价值的差异化就成为战略的本质。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信用科技是推动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信控界、信控服务业和信用理论界三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用科技应包含的技术门类和技术边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技术门类方面三个领域之间存在着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信用科技方法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却应用于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其中的非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解决经济社会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在该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或能跟得上国际第一梯队;而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对个人失信行为的预防和矫正,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尚处于空白状况。鉴于目前信用科技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国家实验室形式整合资源和推动技术进步应是可取之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吕晓雷  
流程是一个企业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其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流程管理通过使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按既定路径流转,来达到内部业务部门间功能匹配和相互协作的效果,最终通过产出体现为资源的增值。笔者近读王玉荣所著《流程管理》一书,对这一平时所忽略的事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流程管理有了更深的体会。一、流程之惑在笔者工作过的一个单位,普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