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5)
2023(2482)
2022(2072)
2021(1838)
2020(1415)
2019(2835)
2018(2648)
2017(4903)
2016(2742)
2015(2962)
2014(2926)
2013(2963)
2012(2753)
2011(2688)
2010(2884)
2009(3012)
2008(3220)
2007(3112)
2006(2732)
2005(2600)
作者
(8546)
(6944)
(6925)
(6773)
(4579)
(3358)
(3194)
(2679)
(2650)
(2639)
(2512)
(2412)
(2364)
(2323)
(2261)
(2130)
(2042)
(2038)
(1941)
(1873)
(1819)
(1741)
(1729)
(1685)
(1642)
(1598)
(1588)
(1443)
(1381)
(1377)
学科
(12121)
经济(12107)
管理(11267)
(9775)
(9670)
企业(9670)
(4669)
理论(4600)
(4231)
方法(4133)
教育(3784)
业经(3661)
中国(3297)
(3211)
(3175)
财务(3167)
财务管理(3164)
企业财务(3029)
(2771)
数学(2320)
环境(2298)
数学方法(2262)
(2190)
(2136)
(2105)
(2093)
(2074)
贸易(2073)
(2003)
(1967)
机构
大学(51081)
学院(49126)
(17665)
经济(17275)
管理(16256)
研究(14919)
理学(13463)
理学院(13275)
管理学(13060)
管理学院(12954)
(10878)
中国(10807)
(10359)
(9283)
师范(9263)
科学(8834)
财经(8203)
(7911)
(7660)
师范大学(7524)
(7297)
北京(7057)
研究所(6738)
(6502)
中心(5966)
教育(5900)
财经大学(5875)
经济学(5746)
(5482)
经济学院(5057)
基金
项目(25298)
研究(20595)
科学(20083)
基金(18242)
(15298)
国家(15130)
社会(13427)
科学基金(12950)
社会科(12601)
社会科学(12597)
教育(9895)
(9252)
基金项目(9098)
编号(8540)
成果(8300)
(8012)
自然(7581)
自然科(7153)
自然科学(7147)
自然科学基金(7043)
资助(7028)
课题(6118)
(5888)
重点(5792)
(5722)
项目编号(5515)
国家社会(5481)
教育部(5343)
(5276)
人文(5267)
期刊
(24227)
经济(24227)
研究(19166)
(10357)
教育(9709)
中国(9100)
学报(8326)
管理(7734)
科学(6655)
大学(6517)
财经(5905)
学学(5826)
(5154)
(3961)
图书(3931)
业经(3473)
技术(3469)
(3400)
金融(3400)
经济研究(3322)
问题(3286)
书馆(3153)
图书馆(3153)
(2903)
(2868)
财会(2488)
科技(2460)
(2375)
论坛(2375)
农业(2358)
共检索到78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他的自然价值论,他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自然价值的评价问题。文章认为: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事实与价值截然两分的观念,从价值导出道德,将道德哲学与自然哲学紧密结合;创建了系统价值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价值主客二分性,建构了生态系统主义世界观;虽然理论不够全面,有局限性,但它将环境伦理理论融入实践,探讨了环境伦理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这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勋  
广义价值论理论的核心命题“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是一个未得到证明的命题,以该命题构建起来的广义价值论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固定分工体系,也不适用于混合分工体系;第二,可变分工体系只是尚未完成的分工状态;第三,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确定的交换比例依赖于产量和交换数量;第四,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不适用于多部门商品交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都兴富  
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最大危机即生态危机阶段。长期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沿袭了靠资源高消耗来推动经济高增长的粗放模式。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传统价值理论指导下 ,资源环境无价 ,无偿使用 ,资源和环境价值得不到补偿以致不能再生产 ,这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本项研究根据生态效率 10 %规律 ,应用“哺育动物和人类通过饮食而储备于内身和生存活动所耗用的化学能量U一般不超过生物圈 (主要是植物 )净生产力化学能E的 1%”生物圈发展稳定模式 ,确立了人类发展按此模式要求所应使用的最大限量能量E与人类饮食货币价值Y之间的对应联系和交换的能量 -价值转换公式EA =△Y ,由此创立了“自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福  
自然资源可分为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采的原生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于原生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自然经济资源。原生自然资源有价格、无价值 ;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有价格而无价值 ,另一方面有价值又表现为价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评“三元价值论”余陶生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重要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价值学说是经济学体系的纯洁性的试金石"。①人们通过这块试金石,分辨哪些经济学说是科学的,哪些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所以是科学,正是由于它具有科学的价值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长华  
本文对“需要即价值”论、“图书馆劳动价值论”及“图书馆经济效益价值论”进行了评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资源价值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解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坚实理论基础和重要理论依据 ,自然资源价值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要途径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敏  
一、坚持唯物辩证的态度。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无异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从本本主义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同样是极其错误的、有害的。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态度。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源泉,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的唯物辩证法立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分工交换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双方存在着获取比较利益的可能。所谓比较利益就是生产者通过交换而得到的收益高于其所让渡产品机会成本的差额;均衡的交换比率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的原则确定的。所谓比较利益率均等,是指交换双方等量机会成本获得等量比较利益。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如同平均利润率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样,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是一个合理的假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胡爽平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价值论的重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自然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300多年来,掠夺式开采和挖掘,全球绝大部分工业生产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不在地下,而是以废弃物的形式,如"汽车坟墓"、"钢铁坟墓"、"电子垃圾"等堆积在城市地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一与消费同步增长、纯度较高的"城市矿山",可以取代大部分矿藏、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世界上有多少新,就会留下多少旧。将报废产品"再生"成同类新产品,比利用矿石生产,产业链可缩短90%、节能减排超过80%。随着原生资源的枯竭和再生资源的"富集",资源再生产业正在成为世界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阳盼盼  
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论,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应该包括地租、加工价格和补偿价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三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并不完整。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形成一套发现自然资源所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计价标准;建立代内和代际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搜寻与替代资源研发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阳盼盼  
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论,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应该包括地租、加工价格和补偿价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三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并不完整。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形成一套发现自然资源所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计价标准;建立代内和代际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搜寻与替代资源研发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体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政  杨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许葵  常筱  
本文本着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基于学术文献综述及历史脉络梳理,超越工业化历史背景及物本视域局限的劳动价值论,直面回应后工业化社会来临面对的现实挑战,提出工作价值论。并在"大历史—大逻辑"框架下特别以人本主义的视角,系统论证并强调了工作对于工作者主体的直接内在价值及人本激励意义。最后前瞻性地就有关工作价值可测度性问题的基本方向、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做了初步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