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7)
2023(5677)
2022(4753)
2021(4356)
2020(3621)
2019(8369)
2018(8654)
2017(15853)
2016(8917)
2015(9678)
2014(9813)
2013(9272)
2012(8363)
2011(7584)
2010(7833)
2009(7665)
2008(7803)
2007(6840)
2006(6375)
2005(6095)
作者
(23688)
(19988)
(19765)
(19051)
(12712)
(9371)
(8976)
(7674)
(7548)
(7200)
(6893)
(6678)
(6660)
(6551)
(6504)
(6117)
(5847)
(5788)
(5761)
(5732)
(5202)
(4874)
(4762)
(4601)
(4559)
(4474)
(4474)
(4374)
(3966)
(3873)
学科
管理(31454)
(30644)
经济(30573)
(26020)
(23860)
企业(23860)
(14791)
(13046)
(10714)
方法(10263)
中国(9543)
体制(9449)
业经(8785)
数学(8432)
(8286)
数学方法(8278)
(7578)
银行(7571)
(7347)
财务(7325)
财务管理(7302)
(7262)
(7083)
金融(7081)
企业财务(6968)
(6335)
税收(6021)
(5974)
(5972)
(5926)
机构
大学(123021)
学院(121508)
(51315)
经济(50222)
管理(45002)
研究(42857)
理学(37757)
理学院(37324)
管理学(36801)
管理学院(36538)
中国(33463)
(30010)
(26049)
科学(23172)
财经(21880)
(21167)
(20177)
(19682)
中心(19051)
研究所(18478)
(16841)
北京(16638)
(16162)
经济学(16127)
财经大学(16103)
师范(16020)
(15786)
(15308)
业大(14905)
经济学院(14207)
基金
项目(75622)
科学(60450)
研究(58480)
基金(55275)
(47515)
国家(47110)
科学基金(40718)
社会(38168)
社会科(36131)
社会科学(36124)
(28930)
基金项目(28587)
教育(27974)
自然(24706)
(24504)
自然科(24096)
自然科学(24090)
自然科学基金(23679)
编号(23368)
资助(21861)
(21128)
成果(20881)
(17722)
重点(17507)
课题(17437)
国家社会(16124)
(16088)
(16036)
(15780)
教育部(15765)
期刊
(62871)
经济(62871)
研究(43396)
中国(30605)
(25886)
管理(19649)
教育(18511)
学报(16519)
科学(15962)
(15884)
(14807)
金融(14807)
大学(13745)
学学(12639)
财经(12077)
技术(10734)
(10352)
农业(9676)
经济研究(9651)
业经(9256)
问题(7942)
改革(6320)
(6320)
(6275)
会计(6067)
财会(5966)
理论(5898)
(5696)
(5650)
现代(5534)
共检索到20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静池  
自2009年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监管层以市场化为导向,先后进行了四轮改革。期间,深市新股的平均市盈率从第一轮改革时的57.4倍降至第四轮改革的29.1倍,平均募集资金从8.8亿降至3.3亿,平均超募比例从177.2%降至12.7%。从抑制"三高"的效果来看,近四轮改革似乎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市场并未厘清IPO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从大量海外学者对IPO的研究来看,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异象"上(即IPO首日抑价,IPO长期表现不佳和IPO周期现象)。这些异象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其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野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以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共同富裕等阶段。通过改革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来源多样化。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然面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再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使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鹰  申京诗  
逐步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征用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土地征用问题 ,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逐步实现最终目标 ,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土地使用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权贤佐  
试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权贤佐统计报表制度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因而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统计改革的重心,对其他统计改革起着“以纲带目”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我国统计报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震西  狄运中  
试论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沈震西,狄运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并以这种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围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晓光  周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以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以用途管制、土地征收、有偿使用3项制度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利益调整、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复杂和艰难程度,超乎我们的预期。笔者以为,正视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把握正确的改革取向尤为重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琼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它对政府与市场的根本转型,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都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将在借鉴美国预算管理制度的经验及教训,总结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现有弊病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重芬  徐元康  
税务稽查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稽查模式改革不彻底、实施不到位 ;稽查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工作规程发生扭曲 ;税收执法受到执法环境的制约。上述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税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因此 ,必须进行稽查制度的改革 ,以期有效推动我国税收工作的高效运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自铎  
文章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困难,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确定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目标是形成高效利用土地的自发机制和土地强制流转的宏观环境,以最终利于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1)农地的集中与流转中不能加大农业成本;(2)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和集中;(3)做到耕者有其田;(4)有利于促进对农业的投入;(5)要从土地经济关系的现实出发进行安排。文章还就农地的有偿转让和农地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等问题上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辩析,提出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即采取国有村管民营方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晏智杰  
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不应理解为消费品个人所有、私有制或者生产资料脱离价值形态的单纯物质形态的个人所有,而应当理解为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其他贡献实际确立其所有权的个人所有制。当前的国有制仍然是政府部门或机构所有。应当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为基本方向,积极探索真正实现生产资料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权的具体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举刚  肖龙军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当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逼近老龄化、企业效益低下、失业人口增多、劳动者自我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企图一下子就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秉文  
(一)社会保障亟待由高速度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如同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攻关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正处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其具体政策含义有三:一是在扩大覆盖面上,应从简单追求扩面速度转向重视风险较高和最需要覆盖的法定参保人群,尤其是失业和工伤保险的法定参保人群中应增强制度弹性,防止"人群错配"。基本养老保险的法定参保人群大约还有1亿没有参保,他们主要是新业态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以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成林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养老保险双轨制、养老金入市等问题各抒己见,养老保险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早在1952年,政务院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始构建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