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2)
2023(2454)
2022(2166)
2021(1991)
2020(1721)
2019(3974)
2018(3886)
2017(7122)
2016(3744)
2015(4444)
2014(4548)
2013(4391)
2012(4208)
2011(3903)
2010(3998)
2009(3553)
2008(3720)
2007(3377)
2006(3034)
2005(2719)
作者
(11434)
(9885)
(9844)
(9060)
(6198)
(4677)
(4570)
(3816)
(3619)
(3502)
(3340)
(3248)
(3203)
(3079)
(3025)
(2947)
(2913)
(2896)
(2832)
(2709)
(2470)
(2408)
(2326)
(2276)
(2171)
(2144)
(2113)
(2066)
(2046)
(2007)
学科
(16099)
经济(16087)
(15817)
贸易(15809)
(15307)
管理(7745)
方法(6283)
(6048)
关系(5833)
地方(5690)
(5394)
(5088)
出口(5087)
出口贸易(5087)
数学(4649)
数学方法(4605)
(4547)
企业(4547)
(4169)
国际(3868)
(3786)
贸易关系(3557)
中国(3542)
概况(3338)
各国(3238)
理论(3202)
进出(3197)
进出口(3197)
进出口贸易(3197)
国贸(3064)
机构
学院(57088)
大学(54979)
(25324)
经济(24876)
研究(21866)
管理(17393)
中国(14735)
理学(14379)
理学院(14193)
管理学(13906)
管理学院(13818)
科学(13127)
(11388)
(11376)
研究所(10359)
(9957)
(9681)
(9212)
中心(9152)
(8903)
(8431)
业大(8149)
(8021)
师范(7968)
财经(7875)
经济学(7773)
农业(7645)
(7539)
北京(7171)
经济学院(7160)
基金
项目(36664)
研究(27722)
科学(27328)
基金(24623)
(21967)
国家(21816)
科学基金(17141)
社会(16394)
社会科(15579)
社会科学(15574)
(14446)
基金项目(12873)
教育(12456)
(12325)
编号(12159)
自然(10414)
资助(10221)
自然科(10051)
自然科学(10047)
成果(9928)
自然科学基金(9805)
课题(8675)
重点(8674)
(8637)
(7797)
(7365)
(7129)
(7127)
中国(6981)
科研(6963)
期刊
(28272)
经济(28272)
研究(17626)
(10372)
中国(10255)
国际(9625)
学报(8936)
(8741)
科学(7331)
(6999)
教育(6536)
大学(6532)
学学(6203)
农业(6100)
经济研究(5657)
(5519)
贸易(5519)
问题(5481)
管理(5446)
业经(5102)
国际贸易(4836)
世界(4514)
技术(4210)
(4025)
(4020)
金融(4020)
经贸(3960)
商业(3858)
财经(3382)
(3278)
共检索到9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 ,目前开展这一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另一方面 ,FTA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 ,在这一地区发展迅猛 ,具有一定的基础 ,为此 ,作者提出通过FTA的形式逐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开展FTA的过程中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路径选择。在时间上 ,可以先行建立中、日、韩、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区 ;在空间上可以发挥日本与新加坡这两个“增长极”的作用。最后 ,为了保证FTA与大自由贸易区的衔接 ,它必须在“10 + 3”的大框架内开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隋映辉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区域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关注。以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未来建立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各国或地区的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探索。新的区域战略支点与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集散功能、配置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有效运用中韩两国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以“互利双赢”的利益关系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协调、推进区域内经济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万安  
一、东亚的次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区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是东亚日渐增多的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吸引着政策制定者。东亚见证了从市场驱动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2000年以来,东北亚有关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东北亚地区内部,除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之间近期内建立FTA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中日、中韩经济贸易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之间建立FTA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政治互信是导致该地区内部FTA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钟棣  郦宁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形成两个板块,且有扩大的趋势。欧共体12国明年起将迎来瑞典、芬兰、奥地利和挪威四个新成员国,其本身也将逐步扩大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也计划明年接纳智利,并进一步争取拉丁美洲诸国能加入条约。在上述两个板块的带动下,国内外一些报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雪  于文静  
当前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中,关于区域间经济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很少。笔者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尝试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区域贸易和投资关系作为突破口,通过大量数据计算分析两区域贸易和投资的现状,并希望所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对将来的区域间经济关系研究有一定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贻志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就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达成协议,尽管协议的实施尚需一段时日,但这只是日程表的安排问题了。NAFTA 是拥有3.63亿消费人口,GNP 达6.2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联合体,它的建立将对世界经济成长和贸易格局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本文试分析NAFTA 对美、加、墨经济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东南亚地区又意味着什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骆传朋  
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先武  
欧盟提出的2010年建成的“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南北型自由贸易区计划。目前,“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一系列政治、经济不利因素为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就现实情况看,这一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欧盟为此做出的努力为维护地区安全、发展区域经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妥善处理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燕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994年11月茂物会议决定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但其可行性究竟如何?本文着重分析了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因素以及它的现实性障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不太现实,更现实的是在亚太地区成立一个介于优惠贸易安排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半自由贸易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军  陈琛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正式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多边自贸进程以及多个双边自贸谈判迅速发展的情况下,FTAAP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较为微妙。本文试图梳理FTAAP这一问题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对它的作用和影响作出初步评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小明  吴兮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区域加快了其内部的货币联盟,亚元便是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氛围中催生的。为了稳定亚洲的货币市场,近年来在东盟及"10+3"机制框架内,亚洲各国也进一步加快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率先启动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比东盟与日本、韩国的合作更具有优越性和旺盛活力。中国可以借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货币融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取代日本主导区域货币亚元的构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饶美蛟  杨伟文  
本文从探讨全球区域经济整合出发,认为东亚和东北亚各国具备了地缘、市场规模和具有实力的核心成员等条件,且大部分国家均有意向或正在进行区内关税的减低或废除,区内的贸易强度、各国的互补性与贸易竞争性亦在增强,这些均有利于建构自由贸易区。但仍有不少制约因素,例如,东亚及东北亚各国(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人均国民所得、政治制度等方面差别较大。目前进行的贸易自由化或经济合作措施,虽程度较低,但却务实,自由化及整合程度可望再予提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