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5)
- 2023(5241)
- 2022(4664)
- 2021(4251)
- 2020(3458)
- 2019(8213)
- 2018(7815)
- 2017(14167)
- 2016(7372)
- 2015(8506)
- 2014(8623)
- 2013(8818)
- 2012(8664)
- 2011(8351)
- 2010(8490)
- 2009(8211)
- 2008(7770)
- 2007(6673)
- 2006(6405)
- 2005(6031)
- 学科
- 济(61816)
- 经济(61781)
- 管理(20020)
- 方法(18299)
- 地方(18283)
- 业(17104)
- 数学(16308)
- 数学方法(16231)
- 地方经济(13204)
- 中国(12953)
- 企(12932)
- 企业(12932)
- 学(10604)
- 农(10073)
- 业经(9681)
- 财(7680)
- 农业(7286)
- 环境(7074)
- 经济学(6895)
- 制(6884)
- 贸(6869)
- 贸易(6864)
- 融(6857)
- 金融(6856)
- 和(6531)
- 易(6464)
- 发(6301)
- 体(5912)
- 关系(5750)
- 产业(5645)
- 机构
- 大学(121028)
- 学院(119136)
- 济(63549)
- 经济(62523)
- 研究(49547)
- 管理(42181)
- 中国(36982)
- 理学(35793)
- 理学院(35248)
- 管理学(34725)
- 管理学院(34487)
- 科学(27159)
- 财(26412)
- 所(25572)
- 京(25488)
- 研究所(22971)
- 中心(21146)
- 经济学(21101)
- 财经(20850)
- 经(18824)
- 经济学院(18593)
- 江(17878)
- 院(17060)
- 农(17008)
- 范(16830)
- 师范(16734)
- 北京(16625)
- 科学院(15431)
- 财经大学(15288)
- 州(14419)
- 基金
- 项目(73667)
- 科学(58455)
- 基金(54894)
- 研究(53756)
- 家(47916)
- 国家(47536)
- 科学基金(39938)
- 社会(37658)
- 社会科(35640)
- 社会科学(35634)
- 基金项目(28573)
- 省(26512)
- 教育(23611)
- 自然(23598)
- 自然科(23017)
- 自然科学(23012)
- 划(22853)
- 自然科学基金(22616)
- 资助(22588)
- 编号(19776)
- 发(17863)
- 重点(17063)
- 部(16964)
- 成果(16636)
- 国家社会(16485)
- 发展(15061)
- 济(14936)
- 展(14889)
- 教育部(14846)
- 经济(14814)
共检索到200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孚桥
再构的意义:由学术争论引起的现实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理论界在充分肯定这一点的同时,对地区经济关系的发展状况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横向经济联系已开始突破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柳 江静
中国FDI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占大多数,内陆地区占很少部分。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沿海FDI跨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继续深化和加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促进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范金 戴枫
研究目标:基于分工视角测度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及沿海地区出口对于内陆省份的带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对嵌入式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经济增长和贸易核算。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以来各地区垂直专业化分工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各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本地生产经营活动拉动,但参与GVC和NVC分工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各地经济2008年以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多依赖本地生产经营的拉动;沿海地区出口对内陆省份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农业等行业,说明内陆省份主要通过向东部地区提供生产原材料方式间接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研究创新:基于GVC和NVC融合互动视角,对沿海地区出口带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出口带动 专业化分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中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内陆地区要从开拓思想、创新思维、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施有效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内陆地区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关键词:
内陆地区 经济发展 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树金 邓丽东
采用Theil指数量化了我国地区工资差距,并将其分解为沿海和内陆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分析FDI、出口溢出、劳动力转移等影响沿海-内陆工资差距的机制,建立实证模型,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FDI的地区分布差距对于工资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机制,地区间的出口溢出和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扩大了沿海-内陆工资差距,教育投入、技术进步等也是影响地区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西荣
内陆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策略刘西荣一、内陆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特征1.所有制结构调整同沿海省区相比,目前内陆省区所有制结构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十分明显。这些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1)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2)城乡集体经济产权关系模糊。(3)非公有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水兰
加快浅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势在必行邓水兰“六五”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东部地区通过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西部地区也积极通过“沿边开放”、“资源开放”战略来谋求发展,使我国中部浅内陆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泊溪
文章论述了加快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与政治意义,分析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利弊条件,提出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认为内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服务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提高自身的工业化水平,根本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小康。为了在90年代中加快内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央应改变地区倾斜政策;要全方位推动改革开放;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要制定与实施倾斜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相结合的中性化区域政策,以及支持内陆经济发展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寒飞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策略,并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发展现状 生态西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健 邢珺 章彦姗
重庆作为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以五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并运用包含3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对重庆经济开放度进行比较,发现重庆在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行了创新探索,为内陆地区加快开放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
内陆开放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洪耀宗 李剑锋
第一、新的选择:从“自由外向”向“组织外向”的必然过渡。如何按照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沿海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外向转轨,还存在一系列不足。可以说,前一阶段,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祁志伟 张婷
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旨在更好地实现均等化和现代化的双重目标。文章通过实践案例探究沿海城市与内陆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创新模式,发现沿海城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集中于文化云、线上线下、平台+中心以及"互联网+"等,突出工具普适性与功能多元性;而内陆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主要在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逐渐拓展以"数字电视"为媒介的科普e站模式与送法入户模式。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 数字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子浩 古恒宇 沈体雁
本文以中国地级市单位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从沿海-内陆城市的分析维度,探讨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迁入人口受到迁入地区就业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薪资所得、产业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将吸引越多的人口迁入。这些迁入人口虽可能给予沿海地区强大的经济动力,但同时也使地方公共品出现拥挤效应,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迁入人口 沿海城市 就业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谷复钧 任淑荣
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大都因为发展极势态不强,或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发展极,以此来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全面增长。因此,在内陆地区培育经济发展极是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决策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