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2)
2023(3132)
2022(2476)
2021(2726)
2020(2012)
2019(4818)
2018(4709)
2017(6583)
2016(5346)
2015(6422)
2014(7011)
2013(5743)
2012(5260)
2011(4839)
2010(5258)
2009(3920)
2008(3738)
2007(3612)
2006(3179)
2005(3057)
作者
(11203)
(8997)
(8984)
(8771)
(5681)
(4363)
(4361)
(3831)
(3633)
(3539)
(3175)
(3155)
(3046)
(2934)
(2913)
(2896)
(2859)
(2808)
(2770)
(2719)
(2656)
(2483)
(2374)
(2222)
(2204)
(2158)
(2088)
(1993)
(1989)
(1965)
学科
教育(20057)
中国(9949)
教学(9668)
理论(8651)
管理(6042)
学法(5444)
教学法(5444)
(5406)
经济(5401)
学理(4805)
学理论(4805)
学校(4706)
(4326)
高等(4270)
思想(4130)
政治(4022)
思想政治(3858)
政治教育(3858)
治教(3858)
德育(3833)
(3611)
技术(3598)
研究(3465)
发展(3440)
(3437)
(3318)
改革(3307)
(2966)
职业(2912)
计算(2890)
机构
学院(60402)
大学(58319)
教育(29221)
研究(22717)
职业(21535)
(20935)
师范(20876)
技术(18432)
师范大学(17301)
职业技术(15472)
(15093)
技术学院(14042)
管理(12602)
科学(12492)
(12203)
教育学(11300)
(11243)
北京(10677)
(10228)
研究所(10073)
理学(9706)
(9619)
经济(9472)
理学院(9445)
管理学(9043)
管理学院(8903)
中心(8889)
中国(8779)
教育学院(8356)
(8153)
基金
研究(36006)
项目(32286)
教育(29130)
科学(26333)
编号(20441)
课题(19442)
成果(19258)
(17764)
(16368)
社会(16187)
基金(15934)
(15784)
社会科(14794)
社会科学(14791)
规划(12939)
(12211)
(12153)
国家(11884)
项目编号(11124)
研究成果(11112)
年度(11093)
(10435)
(9640)
重点(9639)
(9613)
阶段(9581)
科学基金(9354)
主持(9289)
(9285)
(9267)
期刊
教育(57105)
研究(28951)
中国(26756)
职业(18686)
技术(15012)
(14495)
经济(14495)
技术教育(12478)
职业技术(12478)
职业技术教育(12478)
(7644)
论坛(7644)
职教(6484)
成人(5857)
成人教育(5857)
高等(5775)
大学(5468)
(5329)
学报(5166)
高等教育(4960)
科学(4596)
(4478)
发展(4080)
(4080)
管理(4067)
比较(3634)
(3614)
教研(3433)
高教(3433)
图书(3349)
共检索到105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超  蒋庆斌  
项目课程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式,而项目课程的理论体系也将在实践的检验中进一步完善和总结。笔者以所在学院课程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从体系结构、内涵要素和基本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光  傅伟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在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高等教育的层次属性以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方法属性构成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高职教育课程文化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和课程活动形态表现的文化样式,是在课程运行系统中动态产生、发展和体现的。就目前实践来看,存在着工具主义色彩浓厚,导致学生职业品性养成不足;产教文化融合有限,导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深度不够等问题。为此,从确立以人为本,凸显传承与创新,尊重多元文化的课程价值取向;确立以技术哲学为基础,注重情感、态度、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文化;形成以理解、合作、民主、体验等为特征的课程实施文化;增强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的课程理性督导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建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寿广  
"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集中体现在专业建设和管理建设两个方面。阐述了专业建设和管理建设的内容、任务、趋势与建设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铭  
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现行高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本位为抓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助推力,全面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洪宇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类型,它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工作实际更加贴近、与技术创新更加相关。高职院校如何抓住机遇,创建更加开放、更加实用、相对高端的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关键在于加强内涵建设:思想建设重在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专业建设重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上取得进展;团队建设要强化领导能力,优化内部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制度建设重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翔东  李名梁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只有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高职教育才有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空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尚处于一种模糊、游移的状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华彪  
文章旨在阐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职教育宗旨的基本内涵,即促进个性之发展、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个人职业发展幸福之准备。其现实意义在于启发当代的高职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地位,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统一;坚持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统一;致力于以学生的职业发展幸福为终极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伟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内涵模糊、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准确把握内涵的目标、途径和宗旨,充分认识教育性、职业性、互利性、创新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项目课程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既不同于技能训练课程,也不同于任务本位课程,能最为有效地突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其基本原理可概括为联系论、结构论、综合论和结果论。项目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方法上则要注意把握任务与项目的匹配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旗  
高职工科专业课项目化课程从教学设计、资源建设到教学实施,必须通过课程的准确定位,以柔性化设计、差别化教学为指导思想,将课程特有的内涵融入项目化课程设计过程。以《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课程为例,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实践,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对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的典型项目任务划分为公共模块、限选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组合成A、B、C三个新递进级别的教学模块,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认知能力组织差别化教学,以达到学用相长、因材施教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利  范明明  
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既面临着全新的内外部环境,也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与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职教育应当从高规格人才培养、高水平专业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高层次国际化办学四个方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业振兴战略方向、"双高计划"建设、"四个自信"话语体系为基本遵循,通过聚焦"三教"改革、贯彻"四项方针"、保持"五化"同步、落实"类型特色"定位,全面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典  张立新  田文君  韩开绯  
素质通识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灵魂,以通识教育为实现方式的"全人教育"。素质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和课程结构。黑龙江职业学院的经验是明晰素质通识教育的内涵、目标定位和核心任务,按照成果导向课程调整的步骤和原则,改造公共基础课程、优化思想品德课程,引入非正式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搭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素质通识教育课程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本文从高职教育的自身,及其与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中得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包括育人为本、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资提升及产学研结合六大核心要素,育人为本是前提、专业建设是基点、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主线、师资提升是关键、产学研结合是道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勇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加快建设及加快建设过程中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高职教育必须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并要进行教育观念更新,做好资源整合,凝练匹配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学校特色,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良性互动,适应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