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241)
- 2022(9328)
- 2021(8573)
- 2020(6633)
- 2019(15201)
- 2018(14829)
- 2017(26046)
- 2016(15134)
- 2015(17486)
- 2014(17886)
- 2013(16861)
- 2012(16174)
- 2011(15149)
- 2010(15847)
- 2009(13984)
- 2008(13535)
- 2007(12611)
- 2006(11852)
- 2005(10959)
- 学科
- 济(77786)
- 经济(77733)
- 管理(33277)
- 中国(28575)
- 地方(27051)
- 业(26959)
- 教育(21603)
- 企(19368)
- 企业(19368)
- 方法(18738)
- 农(18249)
- 业经(16923)
- 地方经济(15890)
- 数学(15710)
- 数学方法(15526)
- 学(15385)
- 发(14553)
- 理论(14121)
- 农业(12726)
- 融(11824)
- 金融(11824)
- 财(11681)
- 制(11636)
- 发展(11187)
- 银(11152)
- 银行(11142)
- 展(11059)
- 环境(10985)
- 行(10965)
- 教学(10287)
- 机构
- 学院(212995)
- 大学(207767)
- 济(87629)
- 经济(85468)
- 研究(84279)
- 管理(66049)
- 中国(58512)
- 理学(53755)
- 理学院(52940)
- 管理学(51902)
- 管理学院(51465)
- 科学(47994)
- 京(47749)
- 所(42940)
- 财(40464)
- 范(39798)
- 师范(39532)
- 研究所(38187)
- 江(36847)
- 中心(36329)
- 教育(34576)
- 北京(32047)
- 师范大学(31871)
- 技术(31302)
- 农(30211)
- 院(30101)
- 财经(29939)
- 州(29923)
- 职业(29358)
- 经济学(27594)
- 基金
- 项目(124541)
- 研究(104609)
- 科学(98095)
- 基金(81467)
- 家(68780)
- 国家(67942)
- 社会(62932)
- 社会科(59233)
- 社会科学(59219)
- 科学基金(56777)
- 教育(56049)
- 省(53774)
- 编号(46696)
- 划(45227)
- 基金项目(41264)
- 成果(40878)
- 课题(38460)
- 发(35094)
- 资助(33146)
- 年(32639)
- 自然(30820)
- 重点(30450)
- 自然科(29990)
- 自然科学(29983)
- 自然科学基金(29394)
- 发展(29280)
- 展(28747)
- 规划(28401)
- 部(28012)
- 性(27099)
- 期刊
- 济(117481)
- 经济(117481)
- 研究(82416)
- 教育(63419)
- 中国(62929)
- 财(29805)
- 农(29464)
- 管理(27944)
- 技术(27609)
- 学报(26519)
- 科学(25187)
- 融(21828)
- 金融(21828)
- 大学(21808)
- 农业(20393)
- 职业(20067)
- 经济研究(19168)
- 学学(18564)
- 业经(18090)
- 财经(16045)
- 问题(14354)
- 坛(14169)
- 论坛(14169)
- 经(14118)
- 技术教育(13254)
- 职业技术(13254)
- 职业技术教育(13254)
- 图书(11642)
- 发(11049)
- 技术经济(10885)
共检索到36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岩
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产业结构与性质、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经济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催化高职教育体系变迁。高职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契合,意味着高职教育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因素而不断调整自身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建设 契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仲耀黎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进程的加快,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关键词:
安徽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先运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向前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并就围绕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健康有效的良性运转,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阐述。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风
射阳县土地总面积2800平方公里,滩涂109万亩,下辖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射阳港经济区,总人口近百万。世界珍禽丹顶鹤有90%在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故射阳又有"鹤乡"之誉。射阳县现有四星级、三星级职高各1所,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餐旅、现代农业等13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慧瑛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生产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对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从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社会劳动者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占人口1.4%。九十年代新成长的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发展通信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太仓市邮电局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临长江,南连上海,西接苏州,面积815平方公里,人口44.85万,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乡镇企业、王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面对旺盛的通信需求,我局于1...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沛武 刘桂兰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面向职业岗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高级应用型人才。由此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并根据原则论述了地方经济建设与专业设置的关系。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专业设置 地方经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解纪茹 尹凤婷
本文从高职教育如何遵循教育规律为地方经济服务;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和新的要求;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制约因素;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教育问题;高职教育如何与地方经济互促互补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高职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当代区域发展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传统以"技能"为中心的高职人才观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代高职教育只有从高职人才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以及企业属性三个维度来认识和评价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人才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蒋厚甫
邮电经济如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更有效地超前于地方经济建设,这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与邮电事业迅猛发展,邮电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它的先导作用,特别为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大量的事实表明,邮电经济与地方经济既相辅组成,互为补充,又相互影响,互为制约。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仅就邮电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过程中所碰到的相关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加快邮电事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明 麦影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贵营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清 顾庆龙 向立
立足扬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对应度,提出扬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四点建议: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高职院校要兼顾多方需求,提高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加强市场调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建立有效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扬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