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3)
- 2023(4942)
- 2022(3921)
- 2021(3853)
- 2020(2879)
- 2019(6624)
- 2018(6397)
- 2017(9712)
- 2016(6912)
- 2015(7939)
- 2014(8378)
- 2013(7301)
- 2012(7151)
- 2011(6503)
- 2010(6939)
- 2009(6100)
- 2008(6296)
- 2007(6205)
- 2006(5630)
- 2005(5326)
- 学科
- 教育(19521)
- 济(16548)
- 经济(16435)
- 管理(16007)
- 中国(12868)
- 业(12105)
- 企(9940)
- 企业(9940)
- 理论(8224)
- 教学(7428)
- 学(7144)
- 方法(6019)
- 财(5933)
- 农(5919)
- 发(4922)
- 数学(4631)
- 数学方法(4419)
- 发展(4390)
- 制(4320)
- 展(4267)
- 研究(4071)
- 技术(3885)
- 业经(3781)
- 学法(3652)
- 教学法(3652)
- 革(3513)
- 学校(3473)
- 务(3458)
- 农业(3411)
- 思想(3410)
- 机构
- 大学(96212)
- 学院(90404)
- 研究(35045)
- 教育(28886)
- 管理(25613)
- 济(25158)
- 经济(24138)
- 范(24069)
- 师范(23942)
- 京(23089)
- 理学(21180)
- 科学(21059)
- 理学院(20770)
- 中国(20367)
- 管理学(19999)
- 管理学院(19811)
- 师范大学(19799)
- 所(17970)
- 江(16707)
- 研究所(16027)
- 北京(15687)
- 中心(15122)
- 技术(15100)
- 财(14320)
- 职业(14035)
- 农(13303)
- 州(13130)
- 院(12567)
- 业大(11738)
- 教育学(11095)
- 基金
- 项目(52048)
- 研究(45515)
- 科学(41617)
- 基金(32919)
- 教育(30170)
- 家(27888)
- 国家(27458)
- 社会(25366)
- 社会科(23475)
- 社会科学(23469)
- 科学基金(22405)
- 省(21856)
- 编号(21630)
- 成果(21473)
- 划(20434)
- 课题(18947)
- 年(16316)
- 基金项目(15762)
- 资助(13752)
- 规划(13482)
- 重点(13451)
- 项目编号(13026)
- 部(13010)
- 自然(12628)
- 性(12527)
- 自然科(12332)
- 自然科学(12327)
- 自然科学基金(12078)
- 发(12075)
- 度(11929)
共检索到159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永建
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以问责为基础的质量保障和以发展为基础的质量提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冲突乃至对立的关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并非截然对立,两者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有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的优势,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运超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特征主要包括生成过程的非连续性、生成要素的主体间性、生成规格的不确定性、生成结果的难检测性。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包括价值、链接、评价三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须防止工业化生产模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系统的过度影响,应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及其培育的特殊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权。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生成特征 质量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栗林林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功能,完善教育质量评估架构,建立教育质量信息系统,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良好的质量文化建设,与其他保障主体紧密合作,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政府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主体 行为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永建
自治与控制、公平与效率、多样化与标准化之间的冲突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三种主要的价值冲突。控制压倒自治、效率侵蚀公平、标准化取代多样化作为冲突的结果从根本上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并最终无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态势、促进不同行动者对话与协商并且将反思、批判和解放的话语体系引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调和三种价值冲突的基本路径。实现不同价值理念之间的平衡,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质量保障 控制 效率 标准化 价值冲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体现价值判断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相对客观标准的“技术”,追求质量保障和标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具有“生态”性质的质量文化,它是高等教育系统和机构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角度,梳理高等教育质量的话语来源与概念内涵,阐述质量观念形成与危机意识的关系,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技术和标准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进行基本解读,提出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质量 高质量 质量保障 质量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郭婧
非洲国家在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表现为高校缺乏完善的质量保障框架和质量保障能力。除了推进和完善国家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之外,在地区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势不可挡和不断加快的时代,非洲还在尝试建设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东非一体化的进程下,东非大学理事会推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试点的成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地区合作有助于非洲大陆人力资源的流动,进而可以推动非洲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非洲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地区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彦桥
2008年11月6-7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应邀作主旨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亚太地区多位知名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及有关省市教育评估机构代表分别作专题报告。论论的成功举办,将对亚太地区各国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教育质量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期择要刊登部分专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饶燕婷
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多元价值"教育评价思想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纷纷出台了有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通过对学生参与质量保障的权利给予立法保障,吸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和各级质量保障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等政策措施,欧洲国家在质量保障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充分参与。
关键词:
学生参与 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刘潇华 张亮亮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政府、社会和高校等相关主体运用质量监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经历了质量保障初始时期、质量失控时期、质量保障恢复重建时期、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时期、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时期五个阶段。总体而言,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研究的理论深度有限;政府的质量保障作用突出,但社会和高校的作用发挥不够;本科质量保障的重点地位已经确立,但实施成效不容乐观;高度重视评估评价的作用,但缺乏多种质量保障手段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发展 评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监测评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伟
博洛尼亚进程有力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英国积极参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在质量保障方面与其保持高度一致,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趋同发展。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发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包含科研评估、教学评估和机构审核,兼具质量改进与问责的双重功能,且表现出竞争导向、风险为本的市场问责发展趋势。在脱欧背景下,英格兰新成立的学生办公室也是高等教育国家干预与市场问责的进一步结合,并非英国的"求异"发展。英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机制面临着机构多样性与标准相似性的张力,并将受到消费者"众口难调"质量观的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型特征。行政动员和项目制是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经过长期实践,政府的行政动员和项目制互为表里,相互作用,逐渐定型为一种以政府行政权力为核心,以频繁的指令性要求为驱动力量,以繁杂的质量保障项目为载体,以评估作为合法化路径的一元化的技术治理格局。这种质量保障方式内生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是为"体制化的技术治理"。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制度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得以产生和运作的制度根源。从大学制度入手进行深层次和整体性变革是持续提高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水云
斯普林格出版社2016年出版本书描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对大学变革的影响。它首先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详细讨论了在机构和学科层面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QAUE)和学科评估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外部质量评估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快速发展中的质量问题,更不可有丝毫松懈。江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步较早。1996年在全国率先扩招,提前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0所,在校生156.8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结合省情特点,我们积极推进内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