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0)
- 2023(7315)
- 2022(6012)
- 2021(5494)
- 2020(4363)
- 2019(10148)
- 2018(9855)
- 2017(17761)
- 2016(10418)
- 2015(11976)
- 2014(12251)
- 2013(11551)
- 2012(10945)
- 2011(10482)
- 2010(10936)
- 2009(10162)
- 2008(9824)
- 2007(9180)
- 2006(8507)
- 2005(8120)
- 学科
- 济(64318)
- 经济(64283)
- 管理(26469)
- 业(21471)
- 方法(20988)
- 教育(19248)
- 中国(18598)
- 数学(18542)
- 企(18503)
- 企业(18503)
- 数学方法(18440)
- 地方(15332)
- 学(12584)
- 地方经济(11843)
- 理论(10485)
- 业经(10296)
- 财(9649)
- 农(8866)
- 发(8552)
- 制(8142)
- 融(7995)
- 金融(7995)
- 经济学(7659)
- 贸(7229)
- 贸易(7221)
- 环境(7125)
- 体(6844)
- 易(6833)
- 发展(6818)
- 银(6780)
- 机构
- 大学(160104)
- 学院(154514)
- 济(71604)
- 经济(70148)
- 研究(59456)
- 管理(51786)
- 理学(43969)
- 理学院(43354)
- 管理学(42640)
- 管理学院(42307)
- 中国(39423)
- 京(34553)
- 财(31862)
- 科学(30155)
- 范(29999)
- 师范(29902)
- 所(29274)
- 教育(28339)
- 研究所(26054)
- 财经(25451)
- 师范大学(24784)
- 江(24537)
- 中心(24327)
- 经济学(24014)
- 北京(23323)
- 经(23035)
- 经济学院(21200)
- 院(20666)
- 州(19214)
- 财经大学(18806)
- 基金
- 项目(88771)
- 研究(73214)
- 科学(72769)
- 基金(63320)
- 家(52772)
- 国家(52208)
- 社会(47725)
- 社会科(45020)
- 社会科学(45010)
- 科学基金(44878)
- 教育(41785)
- 省(34065)
- 基金项目(31760)
- 编号(30465)
- 划(30415)
- 成果(27557)
- 资助(26322)
- 自然(25393)
- 课题(24915)
- 自然科(24811)
- 自然科学(24805)
- 自然科学基金(24393)
- 部(22449)
- 重点(21361)
- 发(21182)
- 教育部(20789)
- 年(20777)
- 规划(19775)
- 性(19531)
- 人文(19058)
共检索到257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伟
试论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关系●关伟一高等教育的价值,就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肯定意义。价值是在主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事物需要的一种属性。也就是说,客体事物的价值,是在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楚钦
我们所要建立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若从文化的观点分析,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则可以说它必须是一种高文化、高智能的经济。因为市场经济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经济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市场经济本身,也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和前进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仅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来看,其组织之严密,程序之完善,行为之规范,加上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工具、现代印刷工具的广泛运用,形成纵横交错、范围广阔、传递敏捷的网络系统,及至出现跨国公司、“O 仓库管理”、支付手段由货币变为信用卡、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刁正邦 冯向东 游心超 宓洽群 王秋来 龚放 黄锦汉 江山 黄慧芳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成为高教理论界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关心和讨论的热点。1992年11月上旬,由湖南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华中理工大学三校共同召开的第四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湖南韶山)会上集中地讨论了这个问题。11月中旬,国家教委中南地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本刊编辑部又在武汉邀请有关专家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专门进行了座谈。现将这两次座谈讨论中的部分发言摘要刊登于此,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讨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体制·机制·规律──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姚启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有关教育体制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概念、范畴,有必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重新加以审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这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就体制而言,如果说建国后我们通过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改造了旧的高等学校,建立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那么,目前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则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又一次重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列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不同模式陈列现代西方各国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背景不同,其高等教育系统在运行中3种基本力量——院校自主、政府干预、市场调节——发挥的作用强弱不等,从而形成了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不同模式。研究这些模式间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俊森
我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日]比嘉佑典作陈俊森译中国正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原来的计划经济发生.180度大转弯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管理与办学也不得不发生大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该如何进行呢?这里,介绍一下日本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咏红 王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王咏红,王烈任何社会的教育体制总是要与其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对成人高等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成人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挥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尽量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列
文章分析比较了当今世界三种形态下的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模式,进而揭示了其间存在的共同性和差异,并对市场经济下各国高等教育活动的趋势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永祥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步实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国成人高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瑞明
回溯世界教育和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从处于经济社会之外,到游离于经济社会边缘,然后逐渐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两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彼此独立到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作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作用越来越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以俊
人类的生产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它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而形成,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现代化正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展是一个受其内部固有规律支配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同时,它也必然与它周围的其它社会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正是在这种联系和影响之中,市场经济将会以其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多向的功能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运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育亦不例外。教育的发展要受社会发展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这是教育的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振元 易军
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既不应消极防范,一概排斥,也不应被动吸收,全盘套用。高等教育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必须对市场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加以选择,力求趋利避害、扬长补短。高等教育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包括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和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两方面的含义,但主要是前者。要借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推动力,抓住机遇,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要注重抓好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应答●顾冠华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生存的基础、办学的依据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等教育的价值也正是在适应、满足和调节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