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1)
2023(3221)
2022(2572)
2021(2529)
2020(2071)
2019(4794)
2018(4889)
2017(8703)
2016(5015)
2015(5870)
2014(5993)
2013(5332)
2012(4836)
2011(4611)
2010(4810)
2009(4702)
2008(4964)
2007(4920)
2006(4472)
2005(4219)
作者
(14148)
(11856)
(11567)
(11160)
(7586)
(5633)
(5224)
(4523)
(4443)
(4365)
(4028)
(4017)
(3884)
(3662)
(3624)
(3578)
(3528)
(3449)
(3418)
(3365)
(3143)
(2844)
(2802)
(2732)
(2654)
(2646)
(2634)
(2549)
(2349)
(2305)
学科
(18366)
经济(18339)
管理(15348)
(11738)
企业(11738)
(11679)
理论(8679)
方法(7303)
教育(7048)
(6361)
中国(5788)
业经(5540)
(4692)
教学(4508)
数学(4285)
工作(4192)
数学方法(4190)
(4081)
(4071)
(3429)
贸易(3427)
(3404)
(3293)
思想(3271)
(3129)
银行(3129)
(3125)
金融(3123)
学校(3093)
图书(3035)
机构
大学(85786)
学院(78604)
管理(27421)
(26988)
经济(26203)
理学(22765)
研究(22723)
理学院(22491)
管理学(21971)
管理学院(21812)
(17992)
中国(16118)
(15678)
(15573)
师范(15525)
科学(13450)
(13124)
师范大学(12139)
财经(12048)
北京(11546)
(11211)
(10851)
(10696)
教育(10384)
中心(9775)
研究所(9648)
财经大学(8854)
(8710)
经济学(8647)
图书(8444)
基金
项目(43544)
研究(36801)
科学(34614)
基金(30232)
(24528)
国家(24284)
社会(22567)
科学基金(21506)
社会科(21143)
社会科学(21136)
教育(19554)
(17125)
成果(16901)
编号(16487)
基金项目(15384)
(14187)
自然(12204)
课题(12009)
自然科(11954)
自然科学(11952)
资助(11909)
自然科学基金(11758)
项目编号(10988)
(10560)
高校(9933)
(9901)
大学(9773)
重点(9707)
(9446)
规划(9294)
期刊
(35012)
经济(35012)
研究(28985)
教育(21655)
中国(18628)
(13620)
学报(12092)
管理(11215)
图书(11094)
大学(9956)
科学(9691)
书馆(8241)
图书馆(8241)
财经(8069)
学学(7909)
(7025)
技术(6373)
(6095)
情报(5401)
(5165)
金融(5165)
经济研究(4813)
(4639)
论坛(4639)
问题(4582)
业经(4558)
(4156)
高等(4111)
理论(4039)
职业(4034)
共检索到12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梅琳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卓有成效地引导高校的网络舆论建设工作,必须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理论建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应以思想引导、心理开导、信息交流为目标,坚持方向性、求实性、民主性、层次性、及时性原则,根据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同类型与特征,采取适宜的方法与途径,针对网络舆论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强  黄三生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微博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微博日益成为首播信息、汇集民意、反映民情、动员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重大突发事件发声、爆料、发酵和放大的重要渠道。微博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分享信息、传播热点、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发端、集散和放大的重要载体。如何加强微博环境下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导向,提高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用微博正能量唱响高校网络舆论主旋律,是高校当前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湘玉  
高校网络舆情以网络讨论为起点,经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扩散,形成舆论导向。做好网络舆情引导需确保师生知情权、畅通"诉求-回应"机制、引导师生的网络行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建好智慧校园、提高师生网络自律意识,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童淑娟  
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已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试图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出发,提出网络舆论引导要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和深入性,满足师生获取信息、知识和理解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交互性,满足师生情感交流疏通的需求;突出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满足师生的情绪表达及知情权、民意权的实现;利用网络便捷性,满足师生网络工具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海量功能,满足师生多种文化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永霞  
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学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可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玉东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王国华  徐晓林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等特点,目前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存在响应慢、指令多、投入少等问题;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流程采用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后干预等方法实施干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王竞莹  
民众心态可以全方位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共识和价值取向,它是舆情危机事件频发的潜在动因。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成分直接反映为舆论场生态,导致舆情危机的无序、失控状加剧。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大量案例事实分析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呈现,概括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新常态",在把握舆论引导的导向原则、遵循舆论自身系统规律、进行多元协同治理等基础上,建构网络舆论引导立体化模式,从舆论、民众心态、社会问题中寻求逻辑,力图最大化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善治功能。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苏继超  朱恒民  
[目的/意义]舆论引导是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以散乱自由信息为主的环境噪声,往往会对舆论观点的引导过程产生干扰。[方法/过程]为了揭示噪声干扰下的网络舆论观点引导机理,首先对微博媒体和环境噪声进行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噪声干扰下的网络舆论观点引导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媒体引导、噪声干扰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舆论观点演化的影响差异。[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媒体对舆论观点演化的引导过程有显著效果;噪声不仅会干扰节点间的观点交互,还会影响媒体对舆论的引导过程,弱化媒体引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发林  
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网民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相关联的网络舆情汇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催化乃至引领社会舆情的走向。网络舆情是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独特文化场域建构,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正视、善待和利用网络舆情,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颇为重要而紧迫的命题。高校应在充分认知和把握网络舆情现状、特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更有理性、更为专业的态度来迎接喧嚣网络舆情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考察:两个舆论场并存的现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其角色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洪雄  
大学生话语权模式的转变在给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大学生在行使网络话语权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重视大学生网络话语权模式下的舆情引导,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童淑娟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性和受众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师生生活,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也成了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祥  段从宇  王天志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