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3)
2023(5357)
2022(4228)
2021(4336)
2020(3506)
2019(7932)
2018(8043)
2017(13078)
2016(8691)
2015(9766)
2014(10105)
2013(8654)
2012(7874)
2011(7274)
2010(7453)
2009(6274)
2008(6275)
2007(5906)
2006(5089)
2005(4800)
作者
(21491)
(17897)
(17632)
(17209)
(11410)
(8607)
(8270)
(6969)
(6781)
(6753)
(6034)
(5993)
(5906)
(5775)
(5614)
(5534)
(5503)
(5323)
(5273)
(5112)
(4659)
(4559)
(4290)
(4211)
(4183)
(4139)
(3959)
(3892)
(3723)
(3676)
学科
教育(20986)
(17651)
经济(17629)
管理(16713)
(13947)
中国(12654)
(11081)
企业(11081)
方法(8942)
理论(8658)
(7875)
数学(7805)
教学(7757)
数学方法(7646)
(6217)
技术(5005)
学校(4943)
研究(4855)
(4665)
政治(4645)
思想(4643)
(4568)
(4438)
思想政治(4268)
政治教育(4268)
治教(4268)
德育(4237)
发展(3958)
(3957)
财务(3951)
机构
大学(112675)
学院(103770)
研究(39148)
教育(30768)
管理(30200)
(29784)
经济(28703)
(27064)
师范(26898)
理学(26033)
理学院(25519)
(25342)
管理学(24632)
管理学院(24402)
科学(23971)
师范大学(21855)
中国(21305)
(19618)
研究所(18001)
(17763)
北京(16744)
中心(16494)
(16313)
(15733)
技术(15733)
业大(14609)
(14208)
(14055)
职业(13868)
财经(12683)
基金
项目(67575)
研究(56466)
科学(54341)
基金(44652)
(38397)
国家(37908)
教育(36562)
社会(32094)
科学基金(31601)
社会科(30083)
社会科学(30074)
(28386)
(26216)
编号(25318)
成果(24965)
基金项目(22606)
课题(21907)
自然(19340)
(18950)
自然科(18950)
自然科学(18943)
自然科学基金(18611)
资助(18125)
(17228)
重点(17107)
(16933)
规划(16276)
项目编号(15749)
教育部(15324)
(15092)
期刊
教育(55025)
研究(42313)
中国(33991)
(30262)
经济(30262)
学报(17576)
大学(14640)
科学(14001)
(13298)
(13099)
职业(12713)
技术(12046)
学学(11192)
管理(10569)
农业(9037)
图书(8410)
高等(7797)
技术教育(7599)
职业技术(7599)
职业技术教育(7599)
(6840)
金融(6840)
(6795)
论坛(6795)
成人(6785)
成人教育(6785)
财经(6760)
高等教育(6715)
书馆(6193)
图书馆(6193)
共检索到16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佘丽珍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内容、任务、方式、方法、职能、规律、途径、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红军  陶明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蓉  
近年来,高校学生中患有神经衰弱、焦虑不安、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日益增多,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实施暴力、休学退学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为此,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重视力度。政府和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下拨适当经费,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尤为迫切而重要。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基本路径为: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金杰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学生心理行为所引发的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因此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和构建一种发展模式来不断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基本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事关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秦爱君、林乃磊两位学者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琦  
在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普遍性、多样性、扩展性和道德素质多元化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采用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各类心理活动等方式,但是心理测量中的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存在着信息失真和缺乏科学性、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杰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领域,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内部各学科间要给予直接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要科学有效。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领域,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可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领域,家庭教育一定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生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鸣  李超  陈华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近年来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需求、心理健康知识的特殊性、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向、从业教师的岗位要求四个方面阐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并提出该学科的建立有助于从"学"和"教"的视角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展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雅莎  
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之一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笔者论述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莉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新形势下,高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文章初步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墨  艾素平  
以往的研究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德育与心育的整合进行了一定探讨,但是多从德育与心育课程的横向联系出发,缺乏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和校企结合视角下纵向培养路径的思考。本文从高职教育中德育与心育整合的相关研究出发,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对德育与心育整合的新要求,尝试探索建设校企结合视角下多方联动的德育心育整合的纵向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柳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仙平  陈四光  郭斯萍  余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