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9)
2023(9624)
2022(7932)
2021(7369)
2020(6204)
2019(13487)
2018(13571)
2017(24822)
2016(13600)
2015(15442)
2014(14805)
2013(13718)
2012(12304)
2011(11134)
2010(11387)
2009(10749)
2008(10756)
2007(10235)
2006(9009)
2005(7916)
作者
(35228)
(29628)
(29380)
(27737)
(18723)
(13961)
(13241)
(11198)
(11169)
(10728)
(9983)
(9898)
(9611)
(9271)
(9091)
(8919)
(8572)
(8561)
(8546)
(8466)
(7455)
(7144)
(6917)
(6839)
(6835)
(6612)
(6532)
(6517)
(5888)
(5824)
学科
管理(50182)
(43234)
(43064)
经济(42989)
(38925)
企业(38925)
技术(16248)
中国(15948)
(15314)
(15090)
方法(14214)
业经(13292)
(13080)
技术管理(12102)
数学(11012)
数学方法(10859)
(10352)
理论(9609)
地方(9542)
(9537)
银行(9525)
(9136)
教育(9076)
(8925)
财务(8893)
财务管理(8870)
(8867)
(8692)
金融(8690)
体制(8586)
机构
大学(180038)
学院(178426)
(70020)
管理(69383)
经济(68342)
理学(58505)
理学院(57885)
研究(57294)
管理学(56964)
管理学院(56596)
中国(44265)
(37545)
(37299)
科学(31980)
(29950)
财经(27588)
中心(26898)
(26660)
(24837)
(24310)
师范(24098)
(23648)
北京(23586)
研究所(23447)
(23142)
业大(22769)
(21648)
经济学(21103)
财经大学(20233)
技术(19758)
基金
项目(116075)
科学(92948)
研究(92574)
基金(81590)
(68981)
国家(68316)
科学基金(60300)
社会(58921)
社会科(55705)
社会科学(55694)
(48127)
教育(44452)
基金项目(43352)
(38872)
编号(38135)
自然(36072)
自然科(35270)
自然科学(35263)
自然科学基金(34681)
成果(33066)
资助(30727)
(30622)
(28602)
课题(28346)
创新(27559)
重点(26320)
(25585)
(24898)
项目编号(24067)
国家社会(23846)
期刊
(85397)
经济(85397)
研究(58482)
中国(48848)
教育(32929)
(31298)
管理(31219)
学报(22837)
科学(22252)
(21987)
大学(19367)
技术(18117)
(17758)
金融(17758)
学学(16800)
农业(14425)
财经(14396)
业经(14243)
图书(13105)
经济研究(12657)
(12477)
科技(11369)
(10119)
论坛(10119)
问题(10101)
书馆(9766)
图书馆(9766)
职业(9734)
技术经济(9178)
会计(8418)
共检索到28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冠  
在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理念僵化和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创新型科研团队带头人学术生存样态不佳,从而影响了团队创新功能的有效释放。基于此,创新型科研团队在未来的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类型团队的组织特性,通过建立同行评议的带头人遴选制度完善团队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学术生存样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学  
分析了影响科研诚信发展的四个方面;回顾了各国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坚持科学共同体自律为主,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良好的科研诚信环境的五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青  张云  应飚  
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举措。目前,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缺乏统一学术带头人,团队构成结构单一,忽视团队文化建设等内部要素问题;也在人事聘用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科研绩效评估制度等外部环境上存在不利于团队合作的情况。相应的,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在加强学术带头人培养,构建合理研究梯队,建立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梅  
运用创新治理理论分析日本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创新措施和治理特征,说明日本改革后的新制度以创新治理代替创新管理、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的做法更加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的研发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政府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技术开发研究,还有助于科研机构整合集聚多元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和互动机制可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促使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更好发挥桥接功能,以解决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现象、消除创新激励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建萍  
本文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当作一个子系统,其所属的高校为更高一级的系统。根据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要素进行静态分析,提出要实现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一流的学术大师或学科带头人、不同层次的科研骨干、大批科研辅助人员、先进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充实的科研经费等要素;根据系统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提出要实现科研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并依赖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霞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慕静  王仙雅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尚处于发展的雏形期,大部分团队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和特征着手,挖掘了团队运行中的五大问题:管理机制薄弱、监督机制匮乏、激励机制低效、氛围机制缺失和信任机制堪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种机制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的建设,以确保团队平稳、快速、高效运行。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蒋四华  黄群俊  
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概念、特征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江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凌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地区和各系统层面对智库建设的重视和制度创新,我国智库建设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但智库建设不能仅限于形式传播和数量扩展,还应当聚焦内容建设与质量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智库建设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制度红利,深化决策咨询体制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建华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需要多方协同才能实现。当前高校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将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重因素与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更好地协同起来。基于此,构建了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四维模型,指出要构建能够充分反映社会需求的弹性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同行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并行的发展型考核评价体系,以充分实现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的有效联结,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德林  
创新是一个系统,不是个体行为。在创新系统中,主体与客体是多样的、分层次的。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自然技术创新与社会技术创新。在创新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社会技术创新)的主体。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总结原苏联及我国的改革实践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国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创新问题。技术创新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不取决于创新成本本身,而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与风险。当外部成本与风险过大时,创新收益无法保证,创新主体就会放弃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辛琳琳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应当与科研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创建阶段要明确团队目标和定位,选拔优秀的团队领导,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发展阶段要构建高校科研团队高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团队管理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团队工作环境,科学设计团队组织结构;提高阶段要完善高校科研团队的保障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激励机制,改革考评机制,形成高效、高产的优秀科研团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本杰  
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是明确学科方向,汇聚科研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创新团队建设只有把握关键,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创造出更先进的科研成果,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