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7)
2023(5060)
2022(4284)
2021(3669)
2019(6675)
2018(6595)
2017(11990)
2016(6493)
2015(7505)
2014(7575)
2013(7725)
2012(7721)
2011(7420)
2010(7853)
2009(7653)
2008(7430)
2007(7040)
2006(6699)
2005(6330)
2004(5805)
作者
(22757)
(19173)
(18870)
(18199)
(12407)
(9040)
(8665)
(7403)
(7357)
(6956)
(6786)
(6535)
(6334)
(6310)
(6281)
(5897)
(5582)
(5557)
(5542)
(5220)
(5219)
(4730)
(4623)
(4575)
(4450)
(4362)
(4131)
(3958)
(3854)
(3758)
学科
(55201)
经济(55169)
管理(17510)
方法(16169)
地方(14731)
(14547)
数学(13533)
数学方法(13304)
(12898)
地方经济(11682)
(10918)
企业(10918)
中国(10214)
业经(8688)
理论(7260)
经济学(6933)
(6660)
(6549)
(6398)
(6250)
(6232)
金融(6228)
环境(6157)
教育(5915)
(5688)
(5527)
(5266)
(5238)
银行(5221)
(5077)
机构
大学(119963)
学院(116502)
(55942)
经济(54872)
研究(45230)
管理(37024)
中国(33129)
理学(30247)
理学院(29805)
管理学(29086)
管理学院(28850)
科学(27470)
(25396)
(24941)
(24305)
研究所(21815)
财经(19685)
经济学(19309)
(19071)
中心(18600)
(17551)
(17522)
师范(17410)
(17004)
经济学院(16821)
北京(16437)
(15223)
(14980)
业大(14330)
财经大学(14134)
基金
项目(65474)
科学(50893)
基金(47445)
研究(47220)
(41189)
国家(40875)
科学基金(34072)
社会(31411)
社会科(29727)
社会科学(29716)
(24837)
基金项目(23185)
教育(21668)
(20737)
资助(20620)
自然(20389)
自然科(19885)
自然科学(19880)
自然科学基金(19492)
编号(17635)
成果(16351)
重点(15271)
(15035)
(14408)
国家社会(13544)
课题(13381)
(12964)
经济(12831)
教育部(12445)
发展(12432)
期刊
(74071)
经济(74071)
研究(43677)
中国(22430)
学报(20943)
(19632)
科学(17423)
管理(16242)
(15518)
大学(15319)
学学(14273)
教育(12713)
经济研究(12712)
财经(12503)
(10987)
技术(10702)
(10166)
金融(10166)
农业(9912)
问题(9423)
统计(9073)
业经(8270)
技术经济(8230)
(7227)
(6990)
决策(6921)
图书(6796)
世界(6565)
国际(6039)
经济问题(5976)
共检索到194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归属,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一方面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思想的批判,力图弄清他不同意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哪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本人关于"现实中的个人"的论述,并且对照卢瑟福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定义,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坚持从自利的、理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现实中的个人"入手的研究视角,他是一位方法论个人主义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嵩  
本文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关于他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有机整体论方法论归属问题的不同看法。了解学者们的不同观点对于进一步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确定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嵩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把社会看作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是一种有机整体论,并据此直接将其划归方法论整体主义阵营。有机整体论内部是有区别的,其一主张从个人入手;其二主张从整体入手。从马克思对上述两种有机整体论代表人物思想的批判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有机整体论观点符合从个人入手解释社会现象的马克思整体论方法论原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笔者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观念和阶级观念,认为马克思眼中的个人是自利和理性的,并结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他眼中的阶级是阶级成员间关系的总和,是阶级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阶级成员间的关系及阶级关系产生自个人行为选择,个人利益和个人行为是阶级利益和阶级行为的基础,他是从个人入手构建阶级理论的。如果除去西方主流思想孤立的个人观念的教条,把方法论个人主义理解为从个人入手解释经济现象的原则,那么马克思阶级理论,符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本意。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华  
批判实在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主流学说,它倡导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回溯法,回溯法是由批判实在论对皮尔士的溯因推理改造后得来的,回溯法完善了经济学推理方法体系。介绍回溯法的由来、批判实在论倡导回溯法的原因以及用回溯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和回溯法对经济学发展的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费利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理解;第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户晓坤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