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3)
- 2023(13773)
- 2022(11876)
- 2021(11401)
- 2020(9289)
- 2019(21779)
- 2018(21640)
- 2017(41458)
- 2016(22236)
- 2015(25544)
- 2014(25306)
- 2013(25323)
- 2012(23204)
- 2011(21233)
- 2010(21144)
- 2009(19486)
- 2008(18872)
- 2007(16529)
- 2006(14652)
- 2005(12882)
- 学科
- 济(96839)
- 经济(96735)
- 业(64926)
- 管理(56851)
- 农(51032)
- 企(42614)
- 企业(42614)
- 方法(42135)
- 数学(37117)
- 数学方法(36662)
- 农业(33844)
- 中国(26815)
- 业经(24585)
- 财(19795)
- 学(19631)
- 地方(18445)
- 贸(18198)
- 贸易(18188)
- 易(17794)
- 制(17660)
- 发(14964)
- 环境(14106)
- 技术(13820)
- 策(13792)
- 银(13701)
- 银行(13666)
- 和(13579)
- 教育(13394)
- 理论(13239)
- 行(13135)
- 机构
- 大学(323170)
- 学院(322350)
- 济(135762)
- 经济(133123)
- 管理(129146)
- 理学(112574)
- 研究(111628)
- 理学院(111383)
- 管理学(109549)
- 管理学院(108984)
- 中国(85406)
- 京(69211)
- 科学(68294)
- 农(68086)
- 财(56653)
- 所(55760)
- 业大(53262)
- 农业(52071)
- 研究所(51052)
- 中心(50589)
- 财经(46080)
- 江(45222)
- 北京(43927)
- 范(42789)
- 师范(42492)
- 经(42265)
- 经济学(40159)
- 院(39364)
- 州(36536)
- 经济学院(36208)
- 基金
- 项目(222302)
- 科学(175285)
- 研究(164993)
- 基金(162942)
- 家(141770)
- 国家(140547)
- 科学基金(120431)
- 社会(105369)
- 社会科(99494)
- 社会科学(99467)
- 基金项目(86415)
- 省(84453)
- 自然(76746)
- 自然科(74959)
- 自然科学(74944)
- 自然科学基金(73599)
- 教育(73582)
- 划(70950)
- 编号(67683)
- 资助(66974)
- 成果(54890)
- 部(50321)
- 重点(48969)
- 发(47906)
- 创(45419)
- 课题(45367)
- 国家社会(43793)
- 教育部(42840)
- 创新(42399)
- 科研(42068)
- 期刊
- 济(150912)
- 经济(150912)
- 研究(95640)
- 农(70617)
- 中国(61704)
- 学报(52400)
- 科学(49461)
- 农业(48541)
- 管理(42872)
- 大学(40790)
- 财(39154)
- 学学(38506)
- 教育(33419)
- 融(28570)
- 金融(28570)
- 业经(28535)
- 技术(26458)
- 业(22454)
- 经济研究(22227)
- 财经(21861)
- 问题(20888)
- 经(18607)
- 版(17489)
- 世界(16880)
- 图书(16513)
- 技术经济(16284)
- 科技(15691)
- 理论(15312)
- 农业经济(15188)
- 资源(15173)
共检索到471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雪英
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自晚清启动现代化以来,中国农村一直在衰败和危机中挣扎。如何解决农村问题,各派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陈翰笙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他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批判了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认识农村和制订革命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翰笙先生当年所关注的问题早已起了变化。但是,梳理陈翰笙先生对中国农村进行研究的理论起点、问题切入点和科学的研究路径,对我们现在开展农村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会有所启发。
关键词:
陈翰笙 农村 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晓阳
20世纪20—30年代,陈翰笙和卜凯主持的农村经济调查是民国年间最为著名的社会调查。他们同为欧关培养出来的学者,采用了相同的社会科学调查方法,都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认同和赞誉,但对如何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却得出了差异极大的结论和认识。他们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分别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家"和"中国资产阶级农业经济学家"。前者观点成为共产党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石,后者观点成为国民党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基础。本文以两人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其经济思想根源的背景差异和导致调查内容的不同侧重点,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论和不同时代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陈翰笙 卜凯 经济思想 政治和宗教信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平 马春华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依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转向主要依赖劳动力的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后的培训对于农村外出务工者来说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了现有农村外出务工者培训的政策框架和培训体系/模式之后,指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2007实施的“我们在一起”项目在八个项目点的研究,培训对于农村外出务工者是非常有用的;在归纳了该项目八个项目点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之后,提出对于农村外出务工者提供培训应该注意就近培训、就简培训、引导性培训和沟通性培训。
关键词:
农村外出务工者 培训 “我们在一起”项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叔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恒
陈翰笙(1897-2004),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著名社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时代,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反对黑暗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民间外交活动的开展,不辞辛劳,不畏险阻,献出了毕生精力。他早年留学美、德,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24年受蔡元培之邀,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颜敏
"中国农村派"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一支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农村经济学研究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中国农村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合作金融的思想。主张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主权,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等,对促进合作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秋雷
文章系统地整理了1924~1949年中国农村土地经济思想。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发生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将日益严重的农村土地问题放到了当时经济研究的重要位置,其中土地分配与土地利用问题成为该讨论的核心。这一时期对农村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使得农村土地经济思想从传统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性和鲜明的开放性。
关键词:
中国 经济思想 农村 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大才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大来源:中国传统调查研究方法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学者主要运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90年代不少学者开始借鉴成熟的西方田野调查方法,以理论为导向;21世纪初期两种方法论开始融合、整合。这些融合与整合,推进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综合发展,提升了中国农村政治学实证研究的水平,但是,这些融合与整合并不十分理想,要融合与整合两大方法还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
关键词:
农村政治学 实证政治学 方法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世洪 许世卫
【目的】建立一套测评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方法,分析中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方法】研究建立了"综合指数法",该方法的流程是指标体系建立、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指数计算。【结果】全国农村信息化平均水平为99.69,排名前6位的分别为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其中上海农村信息化指数为259.1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0%,是西藏自治区的971%。【讨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明显,东西部农村信息化发展差距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可园 齐卫平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干部权力有过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农村体制变革对干部权力的影响,是"上升还是下降";农村干部是否值得,即农村干部权力对职位承担者来说的价值问题;村民自治推行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农村干部权力与农民权利之间关系问题。海外学者这些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农村干部权力,加强农村干部权力研究,探索如何有效约束农村干部权力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海外学者 农村 干部 权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可园 齐卫平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干部权力有过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农村体制变革对干部权力的影响,是"上升还是下降";农村干部是否值得,即农村干部权力对职位承担者来说的价值问题;村民自治推行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农村干部权力与农民权利之间关系问题。海外学者这些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农村干部权力,加强农村干部权力研究,探索如何有效约束农村干部权力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海外学者 农村 干部 权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劲
农村专业协会泛指为成员从事专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服务的农民自助组织。侧重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以提供产前产后服务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同组合等,都在专业协会这一范畴之内。有些冠以“服务中心”、“服务公司...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少俊
试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杨少俊1996年8月国务院3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下发,把合作金融的建立问题第一次明确地提上了政策高度,决定中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乐新
本文试就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几点看法。 (一)立足于农村,加快发展农业,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业基础,在农业内部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 1.农村劳动力的稳健转移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任何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必须保证粮食自足或基本自给,保证在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所必需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与前提下进行。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实现在转移了劳动力以后,仍能保证有足够的农产品供应,劳动非农化才能从农业中得到足够的原料。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则是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只有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才能把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书名:话语政治: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符号权力运作作者:纪程著定价:39.00元出版日期:2011年6月本书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的分析框架,采用微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建国后的某个县的乡村话语为具体分析对象,通过对乡村话语变迁的分析揭示新中国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对乡村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