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3)
2023(4955)
2022(4087)
2021(3929)
2020(3286)
2019(7217)
2018(7183)
2017(12883)
2016(7257)
2015(8391)
2014(8127)
2013(7967)
2012(7825)
2011(7154)
2010(7330)
2009(6868)
2008(7097)
2007(6621)
2006(6021)
2005(5605)
作者
(25366)
(21295)
(21165)
(20117)
(13642)
(10618)
(9455)
(8342)
(8239)
(7689)
(7427)
(7326)
(7082)
(7015)
(6968)
(6599)
(6498)
(6456)
(6250)
(6222)
(5533)
(5453)
(5417)
(5043)
(4890)
(4847)
(4798)
(4670)
(4534)
(4475)
学科
(26097)
经济(26052)
管理(19628)
(17651)
(15021)
企业(15021)
(10971)
方法(10541)
数学(8415)
数学方法(8174)
中国(8146)
(7316)
(7053)
(6174)
业经(5870)
理论(5666)
(4839)
贸易(4834)
地方(4829)
教育(4825)
农业(4778)
(4656)
(4574)
(4511)
(4499)
银行(4467)
(4367)
金融(4362)
(4341)
(4309)
机构
大学(112595)
学院(108968)
研究(44817)
(36830)
经济(35792)
管理(34640)
中国(33461)
科学(32264)
理学(29130)
理学院(28617)
管理学(27621)
管理学院(27453)
(26419)
(25798)
(25509)
研究所(23343)
农业(21397)
中心(20006)
业大(19941)
(18638)
(18557)
(16469)
北京(16449)
(16332)
师范(16127)
(16100)
(14596)
(14295)
财经(14050)
技术(13616)
基金
项目(72419)
科学(55325)
基金(52132)
(49438)
国家(48999)
研究(46384)
科学基金(39326)
自然(28430)
自然科(27791)
自然科学(27778)
社会(27516)
(27423)
自然科学基金(27268)
基金项目(26949)
社会科(25690)
社会科学(25681)
(25110)
资助(21987)
教育(21972)
编号(17846)
重点(17685)
成果(16039)
计划(16002)
(15466)
(15338)
科研(14596)
科技(14588)
(14198)
课题(13517)
创新(13345)
期刊
(45788)
经济(45788)
研究(34962)
学报(27678)
中国(27152)
(23848)
科学(23180)
大学(19847)
学学(18697)
农业(15971)
教育(15766)
管理(14767)
(14517)
(9250)
金融(9250)
(8884)
技术(8408)
业大(7833)
(7539)
财经(7535)
经济研究(7114)
(6530)
农业大学(6428)
图书(6285)
业经(6269)
科技(5750)
问题(5569)
林业(5487)
资源(5337)
(4988)
共检索到177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闫长远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但是在近代东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中中国因屡遭失败而陷入集体迷惘,难得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尤其是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人逐渐走出了迷惘,民族精神得以重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毅  陈世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是各类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开发利用长征精神丰富而现实的德育价值,用长征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破解高职德育工作困境并探索合理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晨浩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推进中国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长征主题、国家象征、文化本质、公园属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的15个省(区、市)陆续出台本省段的建设方案、发展规划和管理条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保护成效明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是一条巨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包含内容丰富,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是西北地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策略。甘肃应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完成长征文化资源普查与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动红色旅游目的地提质升级,联合陕宁共同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解说系统、坚持科技引领和内容创新、培育长征文化的甘肃品牌、深入挖掘体验式参与式活动等方面发力,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明家园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义忠  曾鹿平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任务艰巨,无异于一次新的长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弘扬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长征精神。艰苦卓绝的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是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延安大学是长征胜利的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士福  李文  
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聚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的民族精神。但也因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宗法专制制度的传统、根深蒂固的儒家伦理等等,导致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法治精神的匮乏。培育中华民族的法治精神,其核心要素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法治文化和建设法治政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利诚   丁爵连  
关键词: 妈祖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登才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创造了震撼世界的战争史诗,铸就了举世闻名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红军坚定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精气神",对于今天全党全军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泽应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发展者和创造者,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既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的创造性阐释,不仅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述,而且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和结构体系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与概括。这些总结与概括既根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深处,同时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有着扎根传统、立足现代并朝向未来的建构性特征,并因此极大地发展了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不断完善,精神宝库不断充实,精神传统得以传承,彰显了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的精神价值,整体上锻铸了中华民族迎接并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骨,书写了伟大建党精神,书写了中国人民精神的崭新篇章和辉煌史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博宇   曹继东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爱国主义、坚忍不拔、实事求是、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至关重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媒体平台、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长征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树洁  
全球金融危机使很多西方跨国公司被严重削弱,但却使中国大型国企由此获得了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全球"的空前难得的机遇,今年没成功的中铝与力拓的交易就是一个例子。从表面上看,中铝对力拓的追求,与2005年中石油收购美国大型石油公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悦  张小莉  于玲  熊磊  连程洲  
如果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比喻为一部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波澜壮阔的四川篇章,有着它独特的存在。征战时间最长,前后达20个月;遍及地域最广,途经近70个县,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最恶劣,山高路险,河急涧深。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80年斗转星移,已不见千军万马,战火硝烟。80年岁月沧桑,催人奋进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闪耀着跨越时空的光芒。不同的征程,同样的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长征沿途县市,见证了风雨,也充满着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红梅  
【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长征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李艳芝  李志鸿  
"红军谈到它时,一般都叫‘两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个"福建最远的地方"就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中央红军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次大仗——松毛岭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个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的地方,经过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了光荣的红色圣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党颖  
本文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为主题,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学生特点,就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论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费侃如  吴正光  
红军遗址荟萃长征精神永存———为遵义旅游区定位作者:费侃如吴正光单位:贵州省博物馆(吴,贵阳,550004)文章在介绍遵义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就遵义旅游区的建设提出如下一些构想:1关于会议纪念馆的建设规划:①充实。应抓紧抢救遵义会议参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