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0)
- 2023(2223)
- 2022(1976)
- 2021(1955)
- 2020(1679)
- 2019(3889)
- 2018(3849)
- 2017(6975)
- 2016(4188)
- 2015(4887)
- 2014(4948)
- 2013(4937)
- 2012(5044)
- 2011(4444)
- 2010(4618)
- 2009(4424)
- 2008(4711)
- 2007(4425)
- 2006(4093)
- 2005(3799)
- 学科
- 济(17168)
- 经济(17147)
- 管理(11374)
- 业(9547)
- 企(7691)
- 企业(7691)
- 方法(6425)
- 学(5388)
- 数学(5212)
- 数学方法(5049)
- 地方(4901)
- 农(4853)
- 中国(4785)
- 业经(3733)
- 制(3664)
- 财(3455)
- 理论(3242)
- 农业(3076)
- 贸(2898)
- 贸易(2894)
- 易(2747)
- 和(2694)
- 环境(2620)
- 体(2594)
- 教育(2516)
- 融(2446)
- 金融(2446)
- 划(2383)
- 银(2378)
- 银行(2371)
- 机构
- 大学(63251)
- 学院(62013)
- 研究(24382)
- 济(21959)
- 经济(21338)
- 管理(20002)
- 中国(18423)
- 科学(16782)
- 理学(16314)
- 理学院(16049)
- 管理学(15450)
- 管理学院(15338)
- 京(14372)
- 所(13731)
- 农(12662)
- 州(12526)
- 研究所(12352)
- 江(11396)
- 中心(11178)
- 财(10580)
- 业大(10119)
- 农业(9984)
- 范(9920)
- 师范(9806)
- 省(9620)
- 北京(9199)
- 院(8829)
- 财经(8016)
- 师范大学(7889)
- 技术(7562)
- 基金
- 项目(37821)
- 科学(28799)
- 基金(26453)
- 研究(25736)
- 家(23821)
- 国家(23615)
- 科学基金(19273)
- 省(15268)
- 社会(15262)
- 社会科(14230)
- 社会科学(14225)
- 基金项目(13589)
- 自然(13378)
- 自然科(13079)
- 自然科学(13075)
- 自然科学基金(12819)
- 划(12816)
- 教育(12066)
- 资助(11701)
- 编号(10303)
- 成果(9281)
- 重点(8834)
- 发(8165)
- 部(8006)
- 课题(7914)
- 计划(7473)
- 科研(7291)
- 创(7008)
- 科技(6915)
- 大学(6821)
共检索到107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联众
辽宁是全国工业发达地区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建材工业为主,门类齐全,并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重工业基地。但从辽宁省内的工业布局来看,还需进一步统一规划和平衡。本文拟从辽宁工业布局的现状出发,着重谈一谈锦州在辽宁工业布局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战略问题。一、锦州在辽宁工业布局中的地位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说到底就是生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军 马苓泉
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审计局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坚持把"审计质量年"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从严从实抓好审计质量,既促进了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又树立了审计机关依法履职、服务大局的良好形象。观念领跑——转变观念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子金
2015年,辽宁省锦州市财政围绕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及时下达财政资金7921万元(其中维修养护资金1504万元),涉及工程138处,维修养护300处。工程完工后将解决11万人饮水问题,其中农村居民108359人、学校师生5580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周克坚 张淼 王晓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苑笑怡 梅德平
本文基于辽宁省锦州市1065名80后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三线城市80后住房状况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性质、父母提供资助程度、家中是否有小孩、中国人特有的"房子情结"、平均月收入和购房是否有优惠政策是影响80后住房状况的主要因素。根据回归结果,提出政府应加强房地产调控力度、大力推进租赁市场的发展等;房地产开发商应充分考虑三线城市80后住房需求;80后应树立理想消费观念、调整心态、转换购房新理念等建议以提高三线城市80后的住房购买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关键词:
河南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贵盛,罗沈平
本文仅就辽宁省苹果生产布局和商品基地建设问题浅谈几点着法。一、问题的提出苹果是属于温带落叶果树,是当今世界上四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和苹果)之一。辽宁省具有发展苹果的优势条件:(1)自然条件适宜,地处北纬38°44′~43°30′,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2,400~3,0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000℃,年平均气温5~10℃,一月平均气温-6~-16℃。苹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低条件大部分地区都可满足,从生态条件和经济效益上看三分之一以上地区最适宜发展苹果;(2)发展苹果的土地资源潜力大,大连、锦州及朝阳的部分地区宜果荒山200余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县域城镇 体系布局 工业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建一
工业生产是人——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工业布局合理与否,对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深远,特别是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对区域性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规划布局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保护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合理的工业布局既要服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丹莉
本文尝试探讨"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核心内容、深远影响及其真正动因。促成"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细微调整,财政的放权缓解了中央政府的投资压力,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实现了工业再积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和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央地财政关系服务于工业化进程并依工业化不同阶段而适时调整。对于"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认识和解读不应仅局限于财政管理体制的层面,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工业布局产生的长远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宏明
孙中山先生手制的《实业计划》不仅绘制了一幅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壮美蓝图,而且对各类工业建设的地域分布做出了合理的部署。《实业计划》中包含了丰富的工业布局思想,如工业分区发展的思想,工业沿交通线布局的思想,依托资源进行工业布局的思想,全国工业均衡发展的思想,国防与民生合一的思想等等。这些工业布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工业布局 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