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8)
2023(7412)
2022(6238)
2021(5661)
2020(4446)
2019(10429)
2018(10277)
2017(19857)
2016(10469)
2015(11927)
2014(11995)
2013(12001)
2012(11827)
2011(10909)
2010(11340)
2009(10371)
2008(10339)
2007(9358)
2006(8827)
2005(8533)
作者
(31123)
(25756)
(25473)
(24074)
(16474)
(12302)
(11670)
(9901)
(9864)
(9447)
(8875)
(8717)
(8510)
(8313)
(8172)
(7961)
(7664)
(7513)
(7493)
(7153)
(6727)
(6365)
(6262)
(6005)
(5930)
(5897)
(5860)
(5844)
(5279)
(5058)
学科
(50464)
经济(50411)
(25541)
管理(24936)
(22188)
银行(22043)
(20809)
(18871)
企业(18871)
中国(18298)
(18154)
地方(18013)
(16844)
金融(16844)
(13688)
方法(12748)
业经(12252)
(11622)
制度(11620)
业务(10645)
(10439)
贸易(10422)
数学(10229)
数学方法(10149)
(10011)
地方经济(9979)
(9689)
农业(9605)
(9442)
银行制(9133)
机构
学院(148148)
大学(145967)
(65428)
经济(63876)
研究(58300)
中国(53130)
管理(52424)
理学(41942)
理学院(41406)
管理学(40929)
管理学院(40633)
(33176)
(32622)
科学(32007)
(30031)
中心(27492)
研究所(26571)
(26211)
(25590)
(25533)
银行(24421)
财经(24031)
(22777)
北京(22092)
(21677)
(21596)
(20926)
(20772)
师范(20581)
农业(20080)
基金
项目(86008)
科学(67240)
研究(67231)
基金(59957)
(51222)
国家(50737)
科学基金(42733)
社会(42043)
社会科(39937)
社会科学(39931)
(34187)
基金项目(30902)
教育(30072)
(28644)
编号(27963)
(25207)
自然(24936)
资助(24910)
自然科(24330)
自然科学(24327)
成果(24057)
自然科学基金(23874)
发展(20778)
课题(20761)
(20427)
重点(19782)
(19010)
(17956)
(17769)
国家社会(17150)
期刊
(84537)
经济(84537)
研究(56009)
中国(39343)
(36621)
金融(36621)
(26097)
(23590)
管理(21447)
教育(19834)
学报(19159)
科学(18872)
农业(16292)
大学(15084)
业经(14300)
学学(13964)
经济研究(12974)
技术(12968)
国际(12645)
财经(12215)
问题(11002)
(10626)
(10392)
世界(9097)
(8817)
论坛(8817)
(8658)
理论(8012)
农村(7584)
(7584)
共检索到268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念龄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涌现,对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扩大银行监管国际合作的范围,将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调整监管的方式,将监管的标准量化以便于操作;应积极开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组织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洪武林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增强跨国银行国际监管共识、扩大国际监管范围、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拓展国际监管模式、提高国际监管标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然而,由于监管主体与客体在行政管辖上不一致、各国监管目标和法规差异大、国际监管组织权威性不足、监管规则落后于金融创新等原因,影响了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实际成效。因此,还需要在增强国际组织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完善国际监管规则、鼓励双边和区域合作、反对金融保护主义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梁  赵永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华伟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和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可是影子银行体系在高强度的监管压力下,反而呈现出反弹的发展态势。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对策,引导影子银行体系良性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汤婧  
当前,数字贸易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及流通产业,而是将物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普及于多产业中,我们要以超前的眼光洞察和把握数字经济为全球贸易模式、规则等领域带来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从而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近年来,主要经济体的虚拟银行进入加速发展期。对比美、欧、英及部分亚洲经济体的虚拟银行可发现,其普遍具有持牌经营、专注零售领域、业务结构单一、利率相对较高等特点。目前,各国监管当局主要将虚拟银行视同传统银行进行监管,部分也采取额外措施,加强对其技术稳健性等的关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圣复  
当代国际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金融业的高风险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巨大破坏性 ,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征求意见稿 ,从中可以看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中国加入WTO ,应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晓星  卢菲  谢福座  
本文以银行发展为因变量,银行监管系列措施为自变量,影响银行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为控制变量,构建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模型,利用数十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外部治理和监管部门独立性均能够显著促进银行发展;资本监管和官方监管对银行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银行业务活动的过高限制不利于银行长期发展;政府监管的廉洁高效与金融行业的成熟、开放有利于促进一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目前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审慎性银行监管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勤  范国英  
现代银行监管必须在保持金融稳定与提高金融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监管当局一直对银行机构的监管持审慎态度,市场准入监管比较严格。这种监管政策虽然在理论上限制了银行的竞争和发展,但却是监管当局为解决现有银行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的一个较好政策选择。近年来中国为促进竞争而实行的利率自由化(市场化)政策至少在短期内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效果甚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审慎监管体系。本文对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小额金融机构(MFI)风险控制核心部分规定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考察,包括最低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贷款分类、损失准备计提与坏账冲销,存款准备金与流动性要求,风险集中、内部人借贷与所有权集中,以及纠偏和处罚。国际经验表明,对于接受审慎监管的MFI,应该采用与传统银行严厉程度不同的监管工具;对于接受非审慎监管的MFI,应该发布某些稳健性规则以引导其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适度选择小额金融机构审慎监管工具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自1994年成立以来,影响力逐渐扩大,尤其是其制定的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已经成为保险业监管的全球公认框架,以及评价一国现有监管体系的基准。中国保监会一直非常重视对核心原则的研究借鉴,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到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回顾危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一个直接原因是监管不足,跟不上金融业整体发展。因此,必须更新监管理念、大力改革金融体系、再造全球金融稳定的框架。由于我国在本次危机远离策源地,加之资本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芳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银行业监管经历了从封闭式监管到逐步融入国际化的监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国家力量得到了提升。但我们现在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势必会限制我们在未来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发挥。因此,需要释放监管改革的发展空间,有秩序有步骤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加强更广泛的金融监管合作,建立一个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健全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将是我们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管延友  何亮  汪海东  苏健  
金融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加快了业务交叉与融合,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开始从事向同性质的金融理财业务,这对原有的"分业监管、功能监管"带来挑战。在功能监管框架下,存在多头监管、标准不一、法律界定模糊、产品创设不规范、风险控制不严等问题。为顺应市场需要,有必要在现有的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理念,建立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新框架,实现对金融理财业务的统一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