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1)
- 2023(4874)
- 2022(4193)
- 2021(4299)
- 2020(3788)
- 2019(8696)
- 2018(8633)
- 2017(16734)
- 2016(9547)
- 2015(11198)
- 2014(11472)
- 2013(11484)
- 2012(10853)
- 2011(9483)
- 2010(10067)
- 2009(9707)
- 2008(10584)
- 2007(10117)
- 2006(9472)
- 2005(9125)
- 学科
- 管理(39114)
- 业(32144)
- 济(31087)
- 经济(31033)
- 企(29897)
- 企业(29897)
- 银(19199)
- 银行(19054)
- 制(18708)
- 行(17634)
- 财(15091)
- 方法(13037)
- 度(11561)
- 制度(11556)
- 融(11310)
- 金融(11310)
- 务(10796)
- 财务(10758)
- 财务管理(10717)
- 业务(10479)
- 中国(10323)
- 企业财务(10139)
- 数学(9843)
- 数学方法(9580)
- 银行制(9127)
- 体(8698)
- 农(8197)
- 业经(8185)
- 理论(7628)
- 体制(7622)
- 机构
- 大学(133336)
- 学院(131784)
- 管理(51242)
- 济(48964)
- 经济(47287)
- 中国(46792)
- 研究(42901)
- 理学(39377)
- 理学院(38930)
- 管理学(38248)
- 管理学院(37971)
- 财(32103)
- 京(31100)
- 科学(25311)
- 江(24758)
- 银(24186)
- 所(23349)
- 银行(23142)
- 中心(22722)
- 财经(22579)
- 行(21502)
- 农(21129)
- 北京(20734)
- 州(20523)
- 经(20233)
- 研究所(19957)
- 省(17574)
- 财经大学(16634)
- 人民(16601)
- 范(16423)
- 基金
- 项目(68600)
- 科学(52213)
- 研究(51010)
- 基金(48216)
- 家(41103)
- 国家(40722)
- 科学基金(34610)
- 社会(29622)
- 社会科(27905)
- 社会科学(27894)
- 省(26086)
- 基金项目(24639)
- 教育(24080)
- 自然(22926)
- 自然科(22371)
- 自然科学(22369)
- 资助(21991)
- 自然科学基金(21967)
- 划(21890)
- 编号(21582)
- 成果(20042)
- 课题(15434)
- 部(15246)
- 重点(15193)
- 性(14329)
- 项目编号(13935)
- 大学(13158)
- 教育部(13111)
- 发(13100)
- 科研(13083)
共检索到24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强
高管人员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法人”的重要环节,需要监管者用持续监管的理念,对高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高管管理应抓好“四个结合”,突出动态考核、“软件”管理、现实表现、非现场监管四个重点。
关键词:
持续监管 高管人员 任职资格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考场 舒杨
在银行业并表监管指引即将推出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与美国业并表监管实践的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政策建议:健全监管体系和机构设置;完善监管法制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对跨国银行的监督;建立金融信息网络,构建监管信息平台。
关键词:
银行业 并表监管 监管框架 监管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丹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问题 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柏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喻强
金融监管治理核心要义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两份关于良好银行监管治理机制标准的研究报告:《监管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和《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监管治理的角色》。这两份报告提出了良好银行监管治理的四个标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问责性、透明性、监管操守。独立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摆脱利益集团的牵制而作出客观和理性的判断;问责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对政府和立法机构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燕
本文全面介绍了英国金融体系概况 ,即以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为核心 ,以零售性银行、商人银行、海外银行、贴现行、房屋互助协会、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单位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英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及伦敦外汇市场等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存的多元化综合体系 ,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在此基础上 ,作者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英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和改革 ,主要是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功能性监管理念和“RATE体系”的具体内容。最后 ,作者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英国金融监管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借...
关键词:
英国 金融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柳
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新特点杨柳如大多数国家一样,美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也是由政府进行监管的。监管机构有联邦一级,也有州一级。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主要有货币监理官(OCC)、联储(FR)、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它们分别成立于1863年,1913年和193...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银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聚集性和很高的财务杠杆,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公司。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关键,这使银行业需要政府监管职能的介入以实现有效治理。在我国,政府或行政直接干预和银行承担无限责任是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缺失的根本原因。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银行监管 权力制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楠 郭春松
非现场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现场监管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和完善 ,已经成为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非现场监管在制度建设、指标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憾。笔者针对非现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以期进一步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现场监管 问题与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瑞
在开放型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交易更加复杂,仅仅依靠单一监管不足以防范风险并确保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目前,我国正逐渐重视并表监管,但对并表监管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并表监管实践的分析,从体制、技术和操作层面,对改进和加强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并表监管 监管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对近百年来形成的金融发展理念、市场规则和监管架构也产生了直接冲击和深刻影响。在经济步入后危机时期,国际上正在酝酿针对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国内经济政策也将逐步向常态转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卫国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被理解成一种平行替代的关系,监管力量的强化意味着市场机制力量的弱化,从而形成银行监管对金融市场压制性特征。随着全球市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将“激励相容”引入银行监管的理念中,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和国家认识到,在非对称信息的环境下,银行监管不再是替代市场,而是强化银行机构微观基础的手段,银行监管并不要在某些范围内取代市场机制,而只是从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在此背景下,《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林光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问题。1.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较为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银行改革的深入进行,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为增加,既有利率风险、货币风险、政策风险及国际收支风险等系统风险,也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非系统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和结算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萌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闫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是指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化、科学化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行为监督和业务管制,以使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与国际银行业的监管相接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银行业风险,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红 尹继志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发布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监管新规对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增强银行风险防范和损失吸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给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带来一定压力。为了将落实银行业监管新规与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商业银行应平稳有序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根据新的信用风险权重调整资产结构,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在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过程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