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2)
2023(4827)
2022(3947)
2021(3692)
2020(3191)
2019(7074)
2018(6633)
2017(13143)
2016(7015)
2015(7919)
2014(7983)
2013(7782)
2012(7402)
2011(6374)
2010(7014)
2009(7160)
2008(6500)
2007(5982)
2006(5620)
2005(5542)
作者
(19470)
(15899)
(15416)
(15230)
(10089)
(7580)
(7259)
(6208)
(5983)
(5897)
(5430)
(5408)
(5047)
(4995)
(4974)
(4928)
(4678)
(4535)
(4407)
(4402)
(3986)
(3845)
(3740)
(3636)
(3622)
(3570)
(3525)
(3456)
(3192)
(3147)
学科
(26631)
经济(26592)
(25354)
金融(25354)
(25016)
管理(24448)
(23271)
银行(23270)
(22540)
(22113)
企业(22113)
中国(16383)
(14526)
(11846)
(11361)
财务(11332)
财务管理(11309)
中国金融(11035)
企业财务(10836)
方法(8601)
(7935)
地方(7414)
业经(7323)
数学(7223)
数学方法(7057)
(6924)
体制(6065)
(5746)
制度(5743)
农业(5625)
机构
学院(95830)
大学(94406)
(41403)
经济(40328)
中国(35091)
管理(33361)
研究(31839)
理学(26659)
理学院(26397)
管理学(25947)
管理学院(25782)
(25537)
(20238)
(19187)
财经(18847)
银行(18539)
中心(17890)
(17443)
(16842)
(16414)
科学(16198)
(16184)
金融(16090)
(15882)
人民(15745)
国人(14104)
(14046)
中国人(14037)
财经大学(14030)
中国人民(13865)
基金
项目(52547)
研究(41417)
科学(41098)
基金(37642)
(31285)
国家(30953)
科学基金(26840)
社会(26378)
社会科(25048)
社会科学(25041)
(20908)
基金项目(19235)
教育(18728)
编号(17177)
(16824)
资助(16512)
自然(15970)
成果(15733)
自然科(15618)
自然科学(15618)
自然科学基金(15315)
(12400)
课题(12340)
重点(12190)
(11709)
(11536)
(11151)
(11150)
(11081)
项目编号(11020)
期刊
(50916)
经济(50916)
研究(36013)
(31530)
金融(31530)
(22802)
中国(21882)
管理(13874)
(13206)
学报(11668)
科学(10427)
财经(10365)
教育(9918)
大学(9570)
学学(8996)
(8808)
经济研究(8012)
业经(7486)
农业(7447)
技术(7372)
问题(6642)
财会(6583)
会计(6487)
理论(6481)
实践(5678)
(5678)
(5463)
国际(5353)
中国金融(4965)
农村(4807)
共检索到171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德林  
试论市场取向的金融宏观调控朱德林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这是中外经济史一再证明了的。但这两种经济制度,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有很大差别的。计划经济则主要依赖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而市场经济则主要依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具体通过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庆平  
2003年开始的金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所采取的手段都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同时,金融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何正确认识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个中规律,对推动金融改革,确保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央行职能作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宏观调控与金融改革问题的理性思考,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加快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唐文进  谢海林  
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进展有限;通胀压力并未解除,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货币供应量指标偏离"三性"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金融风险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房地产调控高度依赖行政手段;金融宏观调控工具效力受限制。为此,必须调整金融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合理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丰富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加快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卫  
一、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矛盾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方面整体经济以强劲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经济分析和预测课题组的预测:1993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GDP的增长速度将与1992年相当,即保持在13%左右。另一方面,宏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操纵和把握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来,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据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实行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黄百龙  
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软着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对策。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慎修  熊津成  陈宏志  
对金融宏观调控几个问题的探讨张慎修熊津成陈宏志一、关于货币供应量自1993年以来,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逐年降低,M0、M1、M2增幅分别从1992、1993年的30%左右下降到1996年的11.6%、18.9%和25.3%,同期物价涨幅也从199...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泽  万存知  蒋万进  
1993年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经验和存在问题①张新泽万存知蒋万进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目标。经过近三年多的努力,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取得成功。货币政策操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意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