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4)
2023(3844)
2022(3091)
2021(2821)
2020(2413)
2019(5336)
2018(4845)
2017(9488)
2016(4661)
2015(5254)
2014(5147)
2013(5181)
2012(4921)
2011(4349)
2010(4907)
2009(5201)
2008(3873)
2007(3327)
2006(3095)
2005(3020)
作者
(12952)
(10558)
(10299)
(9937)
(6479)
(5039)
(4783)
(4206)
(3826)
(3823)
(3596)
(3560)
(3418)
(3366)
(3277)
(3223)
(3110)
(2978)
(2955)
(2766)
(2739)
(2534)
(2456)
(2425)
(2410)
(2329)
(2295)
(2274)
(2149)
(2112)
学科
(25141)
金融(25141)
(21614)
银行(21612)
(21105)
(18135)
经济(18121)
(15279)
中国(14085)
管理(14052)
(13156)
企业(13156)
中国金融(10901)
(8189)
(8160)
方法(6479)
(6318)
财务(6302)
财务管理(6294)
企业财务(6040)
地方(6023)
数学(5691)
数学方法(5645)
业经(5229)
(4971)
(4648)
事业(4411)
体制(4133)
理论(4048)
(4020)
机构
学院(64352)
大学(63764)
(28634)
经济(27994)
中国(25510)
管理(21793)
研究(20887)
理学(17808)
理学院(17646)
管理学(17311)
管理学院(17189)
(16291)
(15572)
银行(15066)
(14197)
(14131)
金融(13929)
(12794)
财经(12608)
中心(12393)
人民(11800)
(11384)
国人(10690)
中国人(10623)
中国人民(10526)
(10253)
科学(10175)
经济学(9995)
(9819)
财经大学(9540)
基金
项目(37847)
科学(29439)
研究(29423)
基金(27429)
(22882)
国家(22640)
科学基金(19609)
社会(19399)
社会科(18568)
社会科学(18566)
(14709)
基金项目(13864)
教育(12872)
(11937)
资助(11866)
编号(11864)
自然(11237)
自然科(10993)
自然科学(10992)
自然科学基金(10805)
成果(10304)
(10228)
重点(8656)
(8503)
(8447)
(8395)
课题(8276)
(8270)
国家社会(8221)
(7955)
期刊
(31366)
经济(31366)
(27340)
金融(27340)
研究(22952)
中国(14526)
(13105)
(8828)
学报(8609)
管理(8589)
大学(7203)
科学(7200)
财经(7034)
学学(6797)
(5895)
教育(5537)
经济研究(5053)
中国金融(4935)
农业(4834)
理论(4730)
技术(4628)
业经(4504)
国际(4397)
实践(4324)
(4324)
(3774)
问题(3754)
农村(3249)
(3249)
财会(3133)
共检索到112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敏  
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迎春  郑春芳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英国表现尤为突出。英国的货币政策并未按其理论传导机制所述对稳定宏观经济发挥明显作用。文章基于IS-LM-BP模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经济预期黯淡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消费与投资需求减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存在较长时滞,以及有限的政府预算导致货币政策缺少财政政策的进一步配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建伟  
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又是有限的,许多应然因素决定了法律作用的有限性。在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法律作用的有限性更多表现为一些消极因素的不当限制使然。这些消极因素减损了法律应当发挥的作用,异化了法律的作用机制,从而放大了公司治理中法律的局限性。我国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破解抑制法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消极因素,使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在基于法治原则控制下的合理基础之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岩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导致近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金融监督、防范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应对问题。本文在国际、区域等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这些应对之策 ,并提出我国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法律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蹇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全球股价、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变动。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如此广泛且迅速地蔓延也正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金融全球化的这一高级阶段。而从危机的开始到进一步发展,都与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推进器这一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脱不了干系。加强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杨丹丹  
位于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的潜在产出测算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巨大挑战,预测的失灵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精确性。基于现有潜在产出测算依托的三大特征——全方位的市场有效论、产出的供给决定论与经济的长期均衡论,本文分析了危机中市场的失灵、逆萨伊定律的存在与有效需求的长期不足如何导致了潜在产出测算的失灵,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的大规模存在、供给面核算的特殊性及制度变迁的频繁性如何造成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潜在产出测算方法的不适用性。最后,针对不满足传统潜在产出测算基础的市场失灵、金融泡沫化与经济停滞时期,本文提出了潜在产出测算的改良与突破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继红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美国国会由此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如何在维系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与避免产生道德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公共资金援助则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整措施和制度安排。全文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对公共资金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继红  
公共资金援助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整措施和制度安排。全文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危机公共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公共资金援助授予条件必须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坚持最小成本原则,政治因素绝不能作为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的借口和理由,同时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资金救助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玲丽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20世纪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大萧条与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有惊人的相似。为了避免全球贸易危机发生,信守更坚实和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是应对金融危机蔓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良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朝印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质疑和约束。在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努力下,资产证券化正在逐步得以恢复。要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安全,对金融效率、金融自由的追求必须符合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逻辑起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从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可以看出,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其中法制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法律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制度性保障。我国目前防范金融危机的法律制度散见于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中,对金融危机防范所表现出来的缺陷和不足已经越来越明显。为此,有必要重构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羊淑青  谭金可  
一度被奉为投资者利益的"守护神"和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资信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推波助澜,引起了人们对其规制立法的重新思考。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国评级行业,借鉴此次危机的教训,规范行业运行,保障我国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势在必行。应该把握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现实,秉持发展与监管并重以及评级公正、客观与独立的理念,梳理与制定相关法律,构建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管模式与收费机制、信息披露与利益冲突规避机制以及法律责任机制等具体的序列化、层次化的制度设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沈利刚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关注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制定有效的审计程序,化解审计风险,成为注册会计师共同面对的焦点。本文提出以下审计时应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及其审计策略,供大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