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97)
- 2023(18021)
- 2022(14749)
- 2021(13358)
- 2020(10775)
- 2019(24024)
- 2018(23344)
- 2017(44389)
- 2016(23899)
- 2015(26169)
- 2014(25672)
- 2013(24837)
- 2012(22690)
- 2011(20680)
- 2010(20861)
- 2009(19555)
- 2008(18668)
- 2007(16608)
- 2006(15149)
- 2005(14033)
- 学科
- 济(96524)
- 经济(96422)
- 管理(66428)
- 业(66130)
- 企(51686)
- 企业(51686)
- 中国(35849)
- 方法(33079)
- 农(30961)
- 融(29011)
- 金融(29009)
- 数学(28422)
- 数学方法(28092)
- 银(27873)
- 银行(27829)
- 行(26962)
- 地方(26702)
- 业经(25007)
- 财(24884)
- 制(21711)
- 贸(21428)
- 贸易(21409)
- 农业(21077)
- 易(20830)
- 学(17710)
- 发(15702)
- 理论(15301)
- 环境(15242)
- 务(15211)
- 技术(15165)
- 机构
- 学院(331275)
- 大学(326051)
- 济(139154)
- 经济(136221)
- 管理(122629)
- 研究(117313)
- 理学(104031)
- 理学院(102880)
- 管理学(101089)
- 管理学院(100496)
- 中国(95751)
- 科学(69987)
- 京(68998)
- 财(65680)
- 农(59371)
- 所(59314)
- 中心(55364)
- 研究所(53459)
- 江(51730)
- 财经(50901)
- 业大(48567)
- 农业(46316)
- 经(46141)
- 范(44139)
- 北京(43667)
- 师范(43617)
- 经济学(42842)
- 州(42138)
- 院(42028)
- 经济学院(38632)
- 基金
- 项目(216397)
- 科学(170616)
- 研究(159131)
- 基金(155859)
- 家(136549)
- 国家(135358)
- 科学基金(115689)
- 社会(102665)
- 社会科(97462)
- 社会科学(97442)
- 省(85912)
- 基金项目(81151)
- 自然(72934)
- 教育(72349)
- 划(71992)
- 自然科(71336)
- 自然科学(71318)
- 自然科学基金(70047)
- 编号(64865)
- 资助(62955)
- 成果(52826)
- 发(51750)
- 重点(49106)
- 部(46472)
- 创(46157)
- 课题(45722)
- 创新(43098)
- 国家社会(42663)
- 发展(41289)
- 科研(40926)
- 期刊
- 济(160502)
- 经济(160502)
- 研究(102315)
- 中国(72226)
- 农(56497)
- 学报(51504)
- 融(50655)
- 金融(50655)
- 财(49089)
- 科学(47329)
- 管理(46787)
- 大学(39048)
- 教育(38134)
- 农业(37449)
- 学学(36902)
- 业经(28452)
- 技术(27577)
- 经济研究(26630)
- 财经(25064)
- 经(21573)
- 问题(20873)
- 业(19297)
- 贸(18045)
- 国际(17316)
- 商业(16125)
- 理论(15535)
- 版(15465)
- 科技(15410)
- 技术经济(15319)
- 世界(15256)
共检索到52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力
电子货币的产生是完全适应客户需求而产生的,因特网的国际化特性使这种完全以需求导向的电子货币更易打破境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加剧了不同国家货币供给机制间的竞争,对各国的宏观调控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试从金融全球化和网络化条件下一国货币供求的变化分析入手,来讨论其变动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其影响。
关键词:
网络金融 货币供求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勇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加入了WTO,按照有关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突出地表现为,外资银行经营的人民币业务量以及中资银行经营的外币业务量的扩大,会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挑战,也必将促使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新变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洪 张晓玫
规范发展的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路径,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如何影响网络借贷发展。首先,本文基于理论视角分析了网络借贷通过监管套利路径和资产价格渠道能够有效弥补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的正规金融信贷不足,网络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效替代。其次,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机会成本渠道影响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货币政策的收紧将增加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最后,货币政策基于风险承担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影响网络借贷市场的违约风险,货币政策的收紧放大了网络借贷市场风险。本文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微观数据和货币政策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普惠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货币政策 网络借贷 违约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上个世纪末,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国际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金融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实践,在解释和指导金融活动时日显窘迫。金融理论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在货币政策、金融危机、货币同盟、汇率制度选择以及投资组合等多个理论层面都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全球化 金融理论 发展和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经过两年的探索,我国正式于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现经常项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国。这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自然地对中央银行提出按照市场化要求适当干预外汇市场。能否以适当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会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平衡运行,货币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银娥 李汶 李鑫
中央银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9年30个省份普惠金融发展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主要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但货币政策的利率和信贷传导渠道相互干扰,可能降低其支持效率。利率传导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作用有限且货币政策效果存在滞后性。货币政策还通过促进经济发展间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基于这一研究结论,建议配合使用传统和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定位帮扶对象;优化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健全相关体系;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创新“供血式”金融支持方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根据本国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在《联邦储备法令》的授权下,创设了包括定期标售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在内的7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及恢复金融市场功能。该文详细介绍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规则及市场功能。
关键词:
美联储 定期标售工具 定期证券借贷工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钟山 王国忠 欧培彬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单一的货币政策影响不断下降。由于目标的多重性使货币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旨在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玺龙
金融全球化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及自主性产生深远影响。按照“三元悖论”的理论观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不能同时实现,此外,金融全球化对货币政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本文首先论述金融全球化的加速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金融全球化对货币政策的一般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分析金融全球化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具体渠道。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货币政策 三元悖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本文从分析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中介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变化入手 ,探求金融开放对金融运行机制的影响 ,论证金融开放会削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提出要适应金融开放的要求 ,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标、手段、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 ,实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分工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 ,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 ,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开放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分工协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春晖
当前金融创新的特点: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融资方式证券化;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日趋增强;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降低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金融工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洋
金融创新已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金融业的运行。在金融创新产生的诸多影响中, 对货币政策及其效力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也因此成为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就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及其效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试图提出创新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加强。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