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0)
2023(5811)
2022(4701)
2021(4235)
2020(3577)
2019(7724)
2018(7278)
2017(14462)
2016(7161)
2015(8273)
2014(8044)
2013(8201)
2012(7409)
2011(6505)
2010(6967)
2009(6866)
2008(5738)
2007(5409)
2006(4839)
2005(4347)
作者
(19661)
(16087)
(15838)
(15148)
(9903)
(7399)
(7332)
(6215)
(6019)
(5914)
(5320)
(5225)
(5067)
(5037)
(4953)
(4799)
(4727)
(4695)
(4451)
(4412)
(4065)
(3971)
(3690)
(3685)
(3616)
(3573)
(3523)
(3379)
(3267)
(3177)
学科
(32790)
经济(32762)
(26936)
(24592)
金融(24591)
管理(24099)
(23484)
企业(23484)
(21744)
银行(21744)
(21199)
中国(16217)
方法(11338)
中国金融(10899)
地方(10726)
产业(10279)
业经(10194)
(10107)
(9679)
数学(9515)
数学方法(9460)
(8874)
(6904)
财务(6883)
财务管理(6868)
(6602)
企业财务(6570)
技术(5955)
理论(5865)
体制(5822)
机构
学院(101779)
大学(96492)
(47457)
经济(46582)
管理(39778)
理学(33545)
理学院(33293)
管理学(32937)
管理学院(32756)
中国(30960)
研究(30496)
(22906)
(19006)
财经(17786)
中心(16874)
(16058)
(15839)
经济学(15555)
(15531)
银行(15526)
科学(15470)
(15292)
金融(14985)
(14611)
经济学院(14186)
(13991)
(13574)
财经大学(13110)
人民(13004)
研究所(12396)
基金
项目(64943)
科学(51859)
研究(51502)
基金(46224)
(38013)
国家(37679)
社会(34233)
科学基金(33719)
社会科(32877)
社会科学(32872)
(27788)
基金项目(23953)
教育(22141)
编号(21371)
(21215)
自然(18881)
资助(18777)
自然科(18452)
自然科学(18450)
自然科学基金(18149)
成果(16769)
(16133)
(15076)
课题(14725)
重点(14457)
国家社会(14339)
创新(14052)
发展(13964)
项目编号(13862)
(13740)
期刊
(51748)
经济(51748)
研究(31977)
(27310)
金融(27310)
中国(20308)
(18057)
管理(15353)
(12187)
科学(10239)
学报(10117)
技术(9954)
业经(9939)
财经(9103)
经济研究(8999)
大学(8413)
学学(8144)
(7966)
教育(7889)
农业(7190)
问题(6632)
商业(6220)
理论(5825)
技术经济(5290)
实践(5239)
(5239)
(5007)
现代(4973)
(4938)
统计(4927)
共检索到160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艳琳  周丹  
现有金融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均未真正对金融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产业链视角研究金融产业链,首先明确金融产业链的概念、内涵及基本形态,然后选取股票、期货、互联网金融三类金融产品进行具体的金融产业链构建,为基于产业链的金融产业理论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最后,根据目前中国金融产业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金融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玮斌  
国内金融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论文探讨了金融产业链的起源,概念、构成和类型。并在金融产业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金融产业链融资的概念,探研了其目的、方式及其与产业链金融融资的异同。最后结合实例讲解了金融产业链融资产品创新,为以后国内对金融产业链融资的进一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海成  陈能军  张蕾  
文化金融并非"文化+金融",文化金融的主要功能是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价值发现与重构。深圳金融市场活跃,深圳证券市场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发现大中小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平台,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的"文化四板"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持有较多金融牌照的平安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提高了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的协同效应,持有互联网金融全牌照的平安集团和腾讯公司提高了文化金融全产业链平台运营效率。深圳资本市场、金融控股集团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的价值,为文化产品确权、交易、融资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必将形成文化产品价值转换与重构的文化金融全产业链平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占国  
财务公司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对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统筹管理,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授信程度高,在效率和融资成本上都有显著优势产业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作为集团的财务公司,在这个命题里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丽莹  
养老产业链涵盖养老地产及养老用品产业,是涉及到众多养老支持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复杂产业体系。养老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感应度和影响力,并对国民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养老金融在整个养老产业链中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往往可以与养老产业链上其他产业进行混业经营。众多新型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和使用也为养老产业链的调整和延伸带来新的机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亮  张睿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在新的金融服务价值链中重塑自我价值、实现持续发展,是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当金融行业遭遇互联网,两种行业理念相互碰撞、融合:传统银行业植根于国家信用、信息不对称下的中介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严格的风控能力;互联网产业则恰恰相反,其核心价值是开放、平等、分享、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互联网基因注入传统金融领域,以"去中心化"打破了传统领域和行业的垄断,带动了金融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平  安玉娟  张昊  
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条有效途径。产业链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核心企业门槛高、确定难。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链金融的"关键",因此,银行划定的核心企业的门槛较高,如要求企业资产和年收入几十亿元,或必须是全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袁佳  
产业链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在支持产业链现代化中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雷曜  王紫薇  赵敏慧  周佳豪  
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化、全球化转型过程中,其产业链经历了从分散、同质、低端向集群、创新、开放的发展变迁。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浙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进一步暴露出龙头企业集聚力不足、双循环断点缺环犹存、金融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和不足。未来,"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巩固提升浙江产业链强度、黏性和韧性的关键点,以打造覆盖全链、突出重点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深化金融科技赋能和产融结合赋能,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攀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晋东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收集信息难、控制风险难、控制成本难等问题,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原因。改变传统的企业金融视角,从产业链金融视角出发,针对小微企业所处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开发,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三难"问题。同时,产业链金融对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产品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应避免出现行业整体风险,并注重建立产业链建设保障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周浩  陈功  尚路  
作为一种系统化、多元化、产业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产业链金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运用产业链金融为产业注入资本活力,助力产业生态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借鉴和总结了国内外大型能源公司产业链金融实践,为我国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助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茂光  冯涛  
中美“科技战”导致仅依靠市场化企业家创新机制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产业政策施以援手。本文使用手工整理的2007—2021年产业政策新数据,将对产业政策的研究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研究表明,产业政策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而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业政策因过度依赖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阻滞了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形成,使得金融结构在产业政策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产生遮掩效应;政府治理能力越强、市场化程度越高,产业政策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越强。金融结构具有遮掩效应的逻辑机制,启示制定产业政策时注重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将既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提升产业链安全,又能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提升金融安全,一举两得优化国家安全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稳妮  李子成  
发展产业链金融不仅有利于银行贷款风险的管控,而且可以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完善金融监督管理、构建产业链电子交易平台、成立专业的产业链金融部门、开发专业的信息分析模型、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促进产业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青年课题组  叶代鹏  
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变化引致产业链或主动或被动地扩张与调整。随着商业信用的模式多样化发展,在交易中的地位不断巩固,产业链立足于整体商业模式的转型而内生了新金融活动,焦点企业开始提供更多基于产业链信息的金融服务。这种现象为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已有研究提出了产业链价值金融化的概念,从特征事实、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三个维度分析推演其成因,发现较高的行业竞争度、较低的产业链集中度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加速了金融化进程。效应研究部分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论证了产业链金融化程度对产业链经营效益存在双重结构转换过程,金融化膨胀超过适度边界后将反噬企业利润。政策应关注产业链对商业信用运用的动向变化,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探索优化产业链金融化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