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0)
2023(9651)
2022(8071)
2021(7248)
2020(6002)
2019(13454)
2018(13750)
2017(25176)
2016(13899)
2015(15600)
2014(15933)
2013(15120)
2012(14173)
2011(13230)
2010(13627)
2009(13101)
2008(12775)
2007(11630)
2006(10821)
2005(10275)
作者
(39892)
(33621)
(33313)
(32031)
(21301)
(15646)
(15084)
(12887)
(12747)
(12039)
(11714)
(11183)
(11075)
(10903)
(10791)
(10292)
(9910)
(9676)
(9506)
(9444)
(8842)
(8235)
(8154)
(7816)
(7486)
(7481)
(7473)
(7334)
(6746)
(6565)
学科
(73111)
经济(73015)
管理(43359)
(33828)
(29554)
企业(29554)
方法(19941)
(18418)
地方(18342)
中国(17915)
数学(16813)
(16771)
数学方法(16675)
业经(15337)
(14869)
(14471)
(14272)
地方经济(12747)
(11841)
金融(11834)
(11643)
银行(11626)
(11235)
体制(11018)
理论(10526)
环境(10309)
教育(9126)
(9088)
农业(8864)
(8690)
机构
大学(202647)
学院(202365)
(92121)
经济(90178)
研究(75025)
管理(70462)
理学(58596)
理学院(57926)
中国(57167)
管理学(57032)
管理学院(56629)
(46782)
(43064)
科学(41414)
(37933)
财经(35007)
研究所(33573)
(33509)
中心(32805)
(31387)
经济学(29870)
(29753)
北京(27597)
(27110)
(26901)
师范(26837)
经济学院(26256)
(25608)
财经大学(25448)
业大(25202)
基金
项目(122919)
科学(96555)
研究(94527)
基金(87634)
(75252)
国家(74592)
科学基金(63416)
社会(61832)
社会科(58461)
社会科学(58449)
(48416)
基金项目(44939)
教育(44256)
(39855)
编号(38029)
自然(37018)
自然科(36087)
自然科学(36075)
资助(35542)
自然科学基金(35422)
成果(33555)
课题(28609)
重点(28347)
(28329)
(27770)
(27531)
国家社会(25948)
(25305)
(25192)
教育部(24390)
期刊
(118275)
经济(118275)
研究(71886)
中国(49283)
(38487)
管理(30702)
学报(29350)
(28296)
教育(28184)
科学(26648)
大学(23436)
(22293)
金融(22293)
学学(21895)
财经(19677)
经济研究(19645)
技术(19313)
农业(18073)
(17151)
业经(16314)
问题(14526)
(10793)
技术经济(10706)
世界(10332)
改革(10005)
(10005)
国际(9575)
统计(9330)
经济问题(9253)
经济管理(9212)
共检索到33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洪林  
作者认为,邓小平在研究、探索、指导中国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其特点可归纳为:1.善于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2.善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3.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4.善于把握质量互变规律;5.善于把握规律性和目的性。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艳涛  
国外研究者对邓小平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诸多研究,他们分析认为,正是因为摆脱了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采取了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道路,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中国的改革正确处理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才得以在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得巨大成功。认识和分析国外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振华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指导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和世界新的格局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崭新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振磊  吴丰华  
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后改革时代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坛"于2012年5月11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晔  
作者认为,列宁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列宁在体制改革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是"阐明了新经济体制下一系列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解决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有: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只靠革命热情,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工农业生产都应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原则;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正确的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